预防接种服务培训教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向奋斗在防疫第一线的各级防疫人员致敬预防接种培训一、乡镇防保组织的职责•1.根据上级的要求,组织开展或实施预防接种工作,保证预防接种注射安全。•2.提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计划,建立健全疫苗领发登记,做好疫苗管理。•3.开展冷链温度监测,指导村级冷链设备的使用与管理。•4.进行常规接种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5.开展预防接种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活动和对村级人员进行培训。•6.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7.以乡镇为单位负责预防接种服务的乡级单位,同时应承担本章3.3中接种单位的职责。二、接种单位的职责•1.根据责任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需要,按照各项技术规范要求,具体实施预防接种工作。•2.制订第一类疫苗使用计划和第二类疫苗购买计划。做好疫苗管理,保证疫苗冷藏。•3.按照有关规定对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及时发现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并按规定建卡,给予接种或补种。•4.开展接种率常规报告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报告工作。•5.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对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6.开展健康教育和有关咨询活动。•7.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今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在免费救治艾滋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患者的基础上,扩大免费救治病种。为此,中央财政增加支出28亿元。法律依据疾控机构职责:冷链系统正常运转的维护指导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指导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建设和管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监测和调查免疫接种率监测与评价免疫效果监测、调查和处理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九大公共卫生(3)预防接种国务院要求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31号一、预防接种的基本概念1、预防接种:是指利用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以达到预防和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2、计划免疫:是指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分析,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传染病的目的。3、群体性预防接种:是指在特定范围和时间对某种或者某些传染病的特定人群,有组织地集中实施预防接种的活动。4、常规接种:接种单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和当地预防接种工作计划定期为适龄人群提供的预防接种服务。承担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每年至少应提供6次接种服务。5、应急接种:在传染病流行开始或有流行趋势时,为控制疫情蔓延,对易感染人群开展的预防接种活动。6、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7、效价:病毒或抗原与抗体等活性高低的标志,也用作生物制品活性高低的标志。8、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疫苗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冷藏设施、设备。9、免疫程序:是指国家根据各种疫苗的特点和免疫要求,对免疫接种对象和接种时间顺序进行的安排规划。10、国家免疫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11、一般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12、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13、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局限于局部地区,发病率与死亡率下降到可接受的水平。需持续采取各种干预措施,保持疾病下降态势。14、消除:国际消灭疾病特别委员会(ITFDE)是指某病传播范围的缩小,发病数减少,达到规定的指标,但仍需要继续采取措施,否则发病仍会回升,是不稳定的可逆过程。15、消灭:(ITFDE)是指从地球上根绝人类病例,达到任何地方均无该病病例的状态,不再需要采取控制措施,具有持久的效益,是不可逆的过程,如全球消灭天花。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197820022008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5614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疫苗种类预防传染病种类备注1乙肝疫苗1乙型病毒性肝炎原免疫规划疫苗2卡介苗2肺结核原免疫规划疫苗3脊灰疫苗3脊髓灰质炎原免疫规划疫苗4无细胞百白破疫苗4百日咳替换疫苗5白破疫苗5白喉6破伤风6麻疹疫苗7麻疹原免疫规划疫苗7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8风疹新加入疫苗9流行性腮腺炎8乙脑疫苗10流行性乙型脑炎扩大覆盖范围9A群流脑疫苗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扩大覆盖范围10A+C群流脑疫苗新加入疫苗11甲肝疫苗12甲型肝炎新加入疫苗以上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以下为重点人群接种的疫苗12出血热双价纯化疫苗13出血热新加入疫苗13炭疽减毒活疫苗14炭疽新加入疫情控制储备疫苗14钩体灭活疫苗15钩体病新加入疫情控制储备疫苗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与预防疾病注:原有新增特殊儿童免疫程序1疫苗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种部位接种途径接种剂量/剂次备注乙肝疫苗0、1、6月龄3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酵母苗5μg/0.5ml,CHO苗10μg/1ml、20μg/1ml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第1、2剂次间隔≥28天卡介苗出生时1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0.1ml脊灰疫苗2、3、4月龄,4周岁4口服1粒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百白破疫苗3、4、5月龄,18-24月龄4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白破疫苗6周岁1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麻风疫苗(麻疹疫苗)8月龄1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注:1.CHO疫苗用于新生儿母婴阻断的剂量为20μg/ml。2.未收入药典的疫苗,其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见疫苗使用说明书扩大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2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18-24月龄1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2周岁2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A群流脑疫苗6-18月龄2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30μg/0.5ml第1、2剂次间隔3个月A+C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2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100μg/0.5ml2剂次间隔≥3年;第1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12个月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1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1ml乙脑灭活疫苗8月龄(2剂次),2周岁,6周岁4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第1、2剂次间隔7-10天甲肝灭活疫苗18月龄,24-30月龄2上臂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0.5ml2剂次间隔≥6个月特定人群疫苗免疫程序出血热疫苗(双价)16-60周岁3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1ml接种第1剂次后14天接种第2剂次,第3剂次在第1剂次接种后6个月接种炭疽疫苗炭疽疫情发生时,病例或病畜间接接触者及疫点周围高危人群1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上划痕0.05ml(2滴)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触者不能接种钩体疫苗流行地区可能接触疫水的7-60岁高危人群2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成人第1剂0.5ml,第2剂1.0ml7-13岁剂量减半,必要时7岁以下儿童依据年龄、体重酌量注射,不超过成人剂量1/4接种第1剂次后7-10天接种第2剂次二、预防接种服务的管理一)设置条件:1、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3、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制定了冷藏保管制定。4、具有规范的接种场所和其他必备的设施、设备。(一)预防接种机构的管理:5、由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指定为接种单位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上医疗机构,设立预防接种门诊:按月、旬、周、日接种;6、具备条件的村卫生室,受接种单位委托,承担预防接种;7、非接种单位而设产科的医院,必须承担第一针乙肝苗、卡介苗的接种;并让其到接种单位办理接种证和卡;8、非接种单位而具备动物咬(抓)伤处置能力和疫苗贮藏条件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只能承担暴露后狂犬疫苗注射。二)设置程序:接种单位申请→县级CDC现场审核并提出建议→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向接种单位颁发资格证。四)管理要求:1.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协调管理,县级CDC业务指导和管理;2.接种单位必须挂《预防接种单位资格证》,接种人员持“接种人员上岗证”;3.疫苗报损制定,过期疫苗经县级CDC核实、批准后报损;4.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开展接种登记,及时报告接种数据,采取多种形式接种,保证接种率达国家规定要求;5.不擅自开展群体性接种;6.及时处理、报告接种反应;7.掌握责任区内出生儿童、流动儿童信息,及时建卡、建证或补建、补种,配合、指导查验接种证;8.公示疫苗免疫程序、免(收)费疫苗种类及收费标准。内容提要预防接种实施预防接种服务形式和周期预防接种证、卡(簿)的管理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接种门诊具备的条件预防接种实施疫苗的使用预防接种前准备工作接种时的工作接种后的工作免疫接种实施—疫苗使用了解疫苗基本知识,熟悉疫苗性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说明书内容。特别是新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疫苗;按程序、上级布置确定接种对象;按温度要求储运各种疫苗;用前外观检查:标签不清、发霉变质、破裂、异物、摇不撒凝块、沉淀等。免疫接种实施—疫苗使用使用规定基础免疫:12月龄内完成BCG(卡介苗)、HBV(乙肝)、OPV(脊灰)、DPT(百白破)、MV(麻疹);新纳入疫苗按程序规定时限完成;免疫程序中的疫苗,第1针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月龄,不得提前;脊灰疫苗及百白破疫苗各剂(针)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安徽省二○○八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培训︹合肥︺卡介苗BCGBacillusCalmette-Gunerinvaccine减毒活疫苗预防结核病的菌苗,出生后即可接种(最迟在12个月以内接种),称为初种。若小儿3个月以后才初种时,在接种卡介苗前,应先做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时方可接种。不复种接种对象:新生儿和未接种过卡介苗的儿童禁忌症:湿疹、皮肤病患者副反应:局部反应卡介苗接种合并症几种主要生物制品的特点乙肝疫苗新生儿期注射第1次,相隔1个月、6个月再各注射1次,每次10~20ug,3次注射才作为全程免疫。HBsAg阳性的孕妇从产前3个月起每月1次HBsAg阴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出生24小时内打第一针后,机体进入感应阶段,疫苗作为小剂量的特异性抗原进入人体后,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细胞,这期间大约30%~50%的人会出现表面抗体;打第二针后,进入效应阶段,表现为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增强,这一阶段,大约80%~90%的人都会产生表面抗体;注射第三针后,进入加强阶段,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处于最佳状态,大约90%~95%的人可以出现表面抗体,第三针打完2~3周时,抗体滴度达到高峰。几种主要生物制品的特点安徽省二○○八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培训︹合肥︺脊髓灰质炎疫苗PoliomyelitisVaccine减毒活疫苗(OPV)和灭活疫苗(IPV)。由脊灰病毒1,2,3型制成。对象: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减毒活疫苗,2~12个月以内开始服用,每次服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病毒糖丸一粒,间隔时间不短于4周,共服三次,4岁时加强口服三型混合糖丸疫苗。此疫苗必须保存在低温下,冷藏于0℃以下,4~8℃可保存5个月,常温下只能存放2天。凉开水送服或直接含服,勿用热开水或母乳喂服。禁忌:对牛奶及牛奶制品过敏副反应:接种后脊髓灰质炎注意:忌热开水或加入热的食物

1 / 16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