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速公路规范化服务标准体系研究2006年5月,交通部在山东济南召开了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会议在全面总结“十五”养护管理工作成就,分析当前形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的新价值观,确定了“六个一”的工作目标和“四个更”的工作新要求,明确了九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为落实济南会议精神,集中行业力量,加快有关基础性研究工作进程,部公路司对济南会议所确定的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并在第二十次全国公路局长座谈会上提出7个研究专题,高速公路规范化服务标准体系研究为专题之一。该课题的研究,旨在建立和完善我国高速公路管理和服务的相关规范与标准,统一全国高速公路的基本服务内容,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逐步实现人性化服务目标,为社会公众充分享受高速公路的便利创造条件。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至今,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全国干线公路网络初具规模。作为公益性基础设施,高速公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了强有力的公路交通保障。但是,目前全国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高速公路规范化服务标准体系,不同路段、不同管理单位为用户提供的基本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均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速公路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部在《“十一五”公路养护事业发展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要基本形成畅通、安全、和谐、高效的2公路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成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公共服务体系的总目标。为实现总目标,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推进全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登台阶、上水平,急需建立和完善高速公路公共服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实现服务的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参与本次研究工作的单位有: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广东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湖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四川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一、国内高速公路服务标准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现状我国高速公路从无到有,经过近20年的飞速建设,总里程已突破4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在国内完全是一种新生事物,高速公路管理工作历经了探索、实践、再探索、再实践的历史阶段。在近20年的时间内,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发展阶段:(一)“七五”期间——诞生起步阶段。上海沪嘉高速公路和沈大高速公路相继通车,结束了中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由于对其管理史无可鉴,完全处于懵懂状态,管理工作的大多方面是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有些是比照相关行业的管理经验,有些甚至是直接套用普通公路的管理模式。3(二)“八五”期间——建设和管理打基础阶段。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做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要想富,先修路”的思想进一步凸显,国家加大了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力度。这一时期,已有高速公路的省份积极进行探索和总结,结合实际,出台了相关管理规范和标准。辽宁省于1994年率先出台了《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范和标准,为全国高速公路的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各地也开始进行探索研究,结合当地实际总结出台了有关管理规范和标准。各省之间还通过自发组织召开研讨会的形式进行探讨,相互交流和学习,促进了全国高速公路管理事业的发展。(三)“九五”期间——管理登台阶、上水平阶段。这一时期,国内GDP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需求不断增长,我国进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高速公路的建设进入飞速发展期,特别是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公路建设里程和速度举世瞩目。此时各地对高速公路的管理不再只是局限于地方管理水平,而是把目标定位在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甚至与国际标准接轨上来,积极完善管理规范和措施,以科技为先导,纷纷加大通信监控、自动化收费、养护机械设备等现代化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逐步向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迈进。同时开始注重高速公路社会公益属性的发挥,树立管理是为用路人提4供服务的思想,不断强化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四)“十五”期间——管理手段日臻完善,管理理念向“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理念转变阶段。进入“十五”,我国又进入新一轮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发展时期,国家做出了“五纵七横”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2001年,部在南昌召开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适时提出了公路建设和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理念,并相继出台了相关国标,规范建设和管理行为。各地的高速公路管理工作也不再只是单纯地强调管理,而是逐步转变到管理是为用路人服务上来。为此,各地在加大现代化管理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同时,转变观念,统一思想,积极调整工作部署,进一步修改完善管理措施、规范和标准。2004年,中共中央又做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大决定,继而又做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和在全国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部署。交通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于2004年做出了京沈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决定,撤销主线收费站,减少停车交费次数,实现便民、惠民,并相继出台了支持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服务于民的相关规定。这一时期,从国家到地方,高速公路管理理念已全面向为用路人提供优质服务转变。(五)“十一五”期间——管理工作向全方位地提高高速公路公共服务能力转变阶段。这一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5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和开局之年,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发挥路网整体效率”。为贯彻落实国家部署,交通部在《“十一五”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纲要》中,提出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的新价值观,确定了“维护一个安全畅通的公路网络;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公路服务体系;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公路管理体制;培育一个规范有序的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建设一个先进高效的公路管理信息平台;培养一支拼搏奉献的公路管养职工队伍”的主要目标。并在2005年召开的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要构建“更畅通、更安全、更和谐、更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的工作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管理理念。在高速公路的发展过程中,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发展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各地在不断探索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大部分出台了高速公路管理条例,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较为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二是各地区通过互相考察的形式,相互学习交流借鉴,部分管理标准和服务行为规范有相似之处;三是自发组织召开全国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研讨会,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对一些管理手段和服务标准逐步形成共识,在部分6领域相对统一;四是组织人员到国外发达国家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丰富、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管理措施和服务手段;五是交通部也在积极探索,提出“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和“更好地为公共服务”的新理念,先后出台了《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细则》、《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等一系列国家标准,实现了部分领域标准统一。纵观发展历程,高速公路的管理逐步从方便管理向方便用路人转变,但各地区的服务标准不统一,不能充分发挥路网的效能,不能最大限度地为用路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随着广大用路人需求的日益增长,如何为用路人提供更加畅通、更加安全、更加和谐、更加高效的行车环境,已成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二、发达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发展的历史及现状世界上最早修建高速公路的是德国,早在1928年至1932年就建成了从科隆至波恩的第一条高速公路,1933年又建成了从柏林至汉堡的高速公路,1957年通过《长途公路建设法》,1959年至1970年期间制定了三个四年建设计划,开始了公路的大发展。德国的高速公路里程现为1.1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美国于1937年建成了加州高速公路。国会于1956年通过了立法,正式开始全国高速公路网(州际与国防公路系统)7的建设。至1993年,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8.75万公里,为世界上拥有高速公路最多的国家,其中纽约至洛杉矶高速公路全长4156公里,其长度为世界之冠。高速公路连通全国除夏威夷与阿拉斯加以外所有各州5万人以上的城镇,对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1957年颁发了《高速公路干道法》,1963年第一条高速公路—名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日本发展高速公路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到1997年已建成高速公路5677公里,初步形成了以东京为中心,纵贯南北的高速公路网。意大利1924年建成了米兰至瓦雷泽汽车专用公路,稍后又修建了米兰至都灵汽车专用公路,到1991年已拥有高速公路6300公里。其他工业化国家,如英国、法国、俄罗斯等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自己的高速公路网。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近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其中拥有1000公里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17个,除前述国家及我国以外,还有加拿大、法国、英国、西班牙、荷兰、南非、比利时、韩国、墨西哥、奥地利、澳大利亚等。高速公路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世界交通运输的宏观格局,进一步显示出公路运输便捷灵活、速度快、门到门的优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设施及运营情况由于高速公路运输流量较大,为保证运输高速化、重型8化,达到行车安全、舒适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国外高速公路普遍实行车辆分车道专用化行驶。高速公路一般为4车道或6车道。绝大多数国家行车速度规定为80公里/小时、100公里/小时、120公里/小时三等,有的国家干线高速公路达到140公里/小时。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路面结构有统一标准,路面设计规范化、标准化,施工机械化。路面绝大多数是高级路面,路面断面结构标准高,路线几何设计标准高、要求严,特殊工程多,如修建隧道、高架桥、立交等,满足路线平顺畅通。公路沿线交通设施和附属服务设施齐全,采用现代化手段进行交通控制。还设有防护栏、防眩标志、照明、修理、事故处理站等服务设施。交通控制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和信号自动化系统。(二)高速公路技术动态发达国家普遍投入智能交通系统(ITS)建设,即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把车辆和道路综合起来考虑,运用各种高新技术系统解决道路交通问题的思想,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1991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拨款6.6亿美元支持ITS的开发利用,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都争相投巨资研究开发ITS技术。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控制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体系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9用,实用、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管理系统。ITS与高速公路有关的主要项目有:交通管理自动化、驾驶员信息系统、车辆控制系统、车辆自动导航和控制、交通信息实时跟踪与提供等。同时在高速公路其他方面也采用了高科技,如公路测试原始数据采集利用GPS,利用先进完善的监控系统对路网的交通流进行全天候监视与疏导等等。(三)高速公路发展趋势一是国际高速公路网逐步形成。目前相邻国之间合作修建高速公路,促成国际高速公路网的形成,已成为高速公路发展的大趋势。为了更好地发挥高速公路的效益,加强国际之间的公路运输联系,一些发达国家正在把主要的高速公路联结起来,构成国际高速公路网。二是多功能化公路正逐步实现。各国正在着眼于道路的多功能利用,不仅使用路面,还要利用空间,成为信息化的公路,具有运输人和物资的固有的交通功能,还能输送电力等能源及各种信息,加上道路所派生出来的美化环境、提供出游、抗灾避难及作为建造其他建筑物的基础等空间功能。高速公路正在向多功能公路发展。三是卫星检测及控制系统正得到广泛利用。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类检测及监测系统普遍使用,交通控制中心充分利用卫星地面系统转发的交通信息且按新的交通流理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