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力的合成绵阳实验高级中学物理组黄德慧课题2.5力的合成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从力作用的等效性来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3)会用作图法和计算法求共点力的合力。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参与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2)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进行交流讨论,分享探究成果。情感态度价值观1)以真实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实验的设计2)平行四边形关系的发现3)从“代数和”思维到“矢量和”思维的跨越4)渗透“等效替代”的思想,促使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发现和深刻理解教学难点1)从“代数和”思维到“矢量和”思维的跨越2)“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运用。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实验器材,PPT制作学生准备提前预习,准备好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红笔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采用活动探究法,以真实情境导入新课带同学们玩一个游戏,请两位女生通过绳子拉重物,体会拉力的大小,然后图片显示一位小朋友轻松提起重物。通过反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引入新课“531”智慧课堂教案二自主感知三合作探究利用图片进行直观演示。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感知概念。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节里,学生已了解过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因此在下一个环节:合作探究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次科学探究。提问:在实例中,分力与合力在大小和方向上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猜想: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猜想。为了验证猜想,要设计实验探究。设计实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先阅读教材,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这几个问题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参与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在这个环节里,要打破学生对‘合成就是求和’的思维定势,采用“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的教学理念,层层递进。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对探究的各个环节开始清晰起来。学生在前面猜想时,可能涉及到分力大于合力、分力小于合力的结论,在这环节可让学生比较,从而得到“它们数值上无一定关系”的结论。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辅助线从几何入手找关系。问题1、如何利用器材进行实验获得两分力?其中:A、需要记录那些数据B、力的大小怎样测得C、力的方向怎样确定问题2:如何获得合力?学生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并演示他们的实验方案,由其他同学补充和评价,集集体的力量,确定方案。方案确定后,学生分直角、锐角、钝角三组进行合作探究。为了给学生一个平台,去展示自我,将由学生代表展示小组所绘制的力的图示,分享他们绘制成果。问题3:合力与分力有怎样的关系?问题4:对角线与合力是否重合?学生以分力为邻边做出真正的平行四边形,画出分力所夹的对角线,看看合力与对角线是否重合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进行交流讨论,分享探究成果。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四成果展示投影展示各小组所绘制的图示最后综合学生的图示给出教师绘制的图示由学生代表分享该小组总结得到的结论,请其他同学补充评价。学生修订完善,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理解。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五当堂检测练习: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3N、4N,夹角为90°,合力为多大?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作简单的课堂小结。最后,由学生解释新课开始时的课堂互动,和开始时的引入首尾呼应,结束本堂课的教学。通过相关练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板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我坚持“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拓展;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给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给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给一个平台,让学生自己去展示”的教学理论;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后反思学生思维活跃,课堂积极性较高,对于新鲜事物十分感兴趣,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在知识方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在高中又学习了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这些知识都对本节内容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因此,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力的合成是完全能够实现的。但是,由于学生一直习惯于“代数和”运算,思维已成定势,对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造成较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