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练习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初一(上)课内文言文精练1《伤仲永》练习一、常识本文节选自《》,作者,字,号半山,世称,(朝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文坛上积极推进运动,散文雄健峭拔,与韩愈、苏轼等八人并称为“”。答案: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介甫王荆公北宋古文唐宋八大家二、解释加点词语1.世隶.耕隶:2.父异.焉异: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4.邑人奇.之奇:5.稍稍宾客..其父宾客:6.父利.其然也利:7.日扳.仲永扳:8.环谒..于邑人环谒:9.不能称.前时之闻称:10.泯然..众人矣泯然:11.以: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12.于:环谒于.邑人或以.钱币乞之于.舅家见之答案:1.属于2.对……感到诧异3.文采和道理4.对……感到惊奇5.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6.认为……有利7.拉扯,这里有强要的意思8.到处拜访9.符合,相当10.消失的样子11.把用12.到在三、句子翻译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答案:1.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2.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四、内容理解1.引起“邑人奇之”的事是“”(用原文回答),神童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矣”,作者因此产生之情,并以这个故事告诫人们:。答案: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惋惜必须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学习2.仲永的变化是忽视后天教育的必然结果。第二段以时间为序,写出了仲永的才能的过程,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根由,可用文中“”一句来概括。初一(上)课内文言文精练2答案:逐渐衰退不使学3.仲永由“神童”到“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答案:父亲利欲熏心,带他遍访同乡人而不让他学习;邑人的吹捧;自己不主动学习。4.下列关于文题“伤”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为仲永这样一个天才最终沦为一个普通人而感到惋惜。B.为教育不能惠及仲永这样自幼天资聪颖的人而感到伤感。C.为像仲永的父亲这样不重视后天教育的人而感到可悲。D.为那些天资不及仲永又不接受后天教育的人感到哀伤。答案:B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作者为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而哀伤。B.作者为父亲“不使学”而哀伤。C.作者为乡人“宾客其父”这种推波助澜的行为而哀伤。D.作者为方仲永不好好学习还在乡邻面前炫耀自己而哀伤。答案:D6.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临川先生即王安石,文中提到的“先人”指王安石的父亲。B.本文叙事先扬后抑,文题中的“伤”字,体现了作者伤感的感情基调。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刻画了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D.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最后而成为一个普通人,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不使学”。答案:A(“先人”应指王安石的亡父)7.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仲永幼时天资过人,后来却因其父“不使学”反落为平庸无奇之辈。B.作者先后三次和方仲永见面,发现他的文才下降很快,一次不如一次。C.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D.作者详写了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略写了他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答案:B8.对本文有关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方仲永从五岁起表现了超凡的才华,但到十二三岁却并不突出了,到二十岁左右时才能衰竭,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了。B.方仲永刚开始作诗时,不仅才思敏捷,反应极快,而且他的诗在内容和文采上都有令人欣赏的地方。C.仲永的“邑人”都是十分重视人才的,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句可以看出。D.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最后而成为一个普通人,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不使学”。答案:C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