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中政治单元综合检测(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必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单元综合检测(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每小题2分,共12分)1.世界观是人们对人类社会的总的看法。()点拨:F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并非人人都有哲学思想,但人人都有世界观。()点拨:T3.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派别。()点拨:F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4.“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体现的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点拨:F“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体现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5.“存在就是被感知”与“理生万物”体现的是同一哲学思想。()点拨:F“存在就是被感知”体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理生万物”体现的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6.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点拨:F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7.下列选项与“未有这事,先有这理”观点相一致的是()A.我思故我在B.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C.吾心即宇宙D.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解析:选D“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和“世界是上帝创造的”都是客观唯心主义,“我思故我在”是主观唯心主义,“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吾心即宇宙”是主观唯心主义。故选D。8.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A.都承认客观事物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解析:选B“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两者都是客观唯心主义,故选B。9.与下列两幅漫画所反映的哲学史上的“对子”相同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与“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D.“我思故我在”与“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解析:选B本题设问要求选择与漫画反映的哲学史上的“对子”相同的。左边漫画是唯物主义,右边漫画是唯心主义,A项前者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后者也是唯物主义;B项,前者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论;C项,前者是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后者是实践的观点;D项,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实事求是。本题选B项。10.有人说:“那座山在那里,即使你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山还在那里,实实在在存在。”拜恩的吸引力法则认为,“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过去思想的结果。”这两个观点分别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解析:选C认为山实实在在存在,这是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现在的一切,都是过去思想的结果,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答案为C项。11.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认为:“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下列观点与之哲学立场完全相同的是()A.万物都从火产生,也都消灭而复归于火(赫拉克利特)B.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是世界的本质(叔本华)C.“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程颐)D.人归根结底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拉美特利)解析:选A王充的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A项与之相同。B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C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D项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2.“感动中国”人物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A.世界观是一种主观情绪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解析:选CA表述错误;单纯的世界观还不属于哲学,B项说法错误。科学的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故D说法不科学。只有C正确。13.我国古代哲学命题是人类认识史上的思想精华、哲理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集中表现形式。下列哲学命题既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又包含辩证法观点的是()A.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王夫之)B.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C.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王守仁)D.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不外吾心,格物只须反省内求就可以(陆九渊)解析:选B本题考查哲学“两个对子”的相关知识。选项A不选,只体现了辩证法思想;B项“有生于无”是唯心主义,“反者道之动”是辩证法,可选;王守仁的观点是“良知也就是天理,把我心中的良知推延到天地间不同的事物上,就能发现事物中所蕴含的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这与陆九渊的观点相同,故C、D不选。14.“你来,或者不来,我就在这里。”外交部发言人在谈及美国总统奥巴马亚太之行不包括中国时这样说。下列选项与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C.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D.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解析:选D材料强调不管你来不来,我都在这里,即“我”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D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当选;A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排除;B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排除;C属于发展的观点,排除。15.孟子说:“仁义之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下列与该观点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万物是我们的表象B.世界是“理念”的影子C.子非鱼,安知鱼之乐D.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解析:选A孟子的观点理解为:仁、义、礼、智为我所固有,不是由外在熏陶而来。这实际也是儒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性善论”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A是主观唯心主义,符合题意;B是客观唯心主义;C是不可知论;D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故本题答案选A。16.唯物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观点属于唯物论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气者,理之依也②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③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④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A.①→④→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②解析:选A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基本派别。①属朴素唯物主义,②为主观唯心主义,③是辩证唯物主义,④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7.所谓“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甲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乙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丁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以上观点分别属于()A.相对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心主义C.相对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唯心主义D.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解析:选C甲的观点意为这个也是那个,那个也是这个,认为事物之间不应当分彼此,属于相对主义;乙认为人、地、天、道、自然是相互联系的,属于辩证法的观点;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一切都是机械运动,如时间、空间、生物、社会、宇宙等都是机械运动过程;丁把客观精神(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因此,答案是C项。18.庄子认为,要“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畸于人而侔于天”的境界。荀子则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庄子是客观唯心主义,荀子是主观唯心主义B.庄子是主观唯心主义,荀子是朴素唯物主义C.庄子强调要顺应客观规律,荀子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改造自然D.庄子强调要顺从自然规律,荀子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命令自然解析:选C“不以心……境界”说明要尊重客观规律;“制天命而用之”强调人在认识利用自然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所以本题选C项。三、综合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9.(20分)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以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如何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等到这种已经接受了的观点被推翻以后,又会有一种意想不到和完全新的发展,它又成为一个新的哲学观点的源泉。”(1)爱因斯坦这段话阐述了什么基本观点?(10分)(2)谈谈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作用及表现。(10分)解析:第(1)问整体把握爱因斯坦的观点,会发现他谈的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第(2)问设问较为直接,指向明确,直接依据设问对点来答即可。答案:(1)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偏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20.(20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很丰富,其中明代就有两位有名的哲学家。明代后期的王夫之把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推向了高峰,他说:“气者,理之依也。”“气”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理”不能脱离“气”而存在,批判了“理生气”的唯心主义观点。而明代的王守仁是个典型的唯心主义者。一次他同朋友到郊外春游时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守仁的谈论集中到一点就是主张“心外无物”。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只有心理的知觉、感觉,此外是否有真实的存在,那是不可能知道的。(1)结合材料,试从哲学研究的对象中概括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4分)(2)王夫之和王守仁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派别?(6分)(3)休谟的观点反映了哲学上的什么问题?如何认识这一问题?(10分)解析:第(1)问指向明确,依据教材基础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依据设问首先明确哲学派别都有什么,其次判断王夫之和王守仁的观点各属于什么派别,判断时要抓住二人观点中的关键词来判定;第(3)问首先读懂休谟的观点是什么,再运用哲学知识来认识这一观点。答案:(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2)王夫之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观点,王守仁的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3)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我们要坚持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