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的过去未来现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法律合规部陈思言银行理财的过去现在未来————银行理财新规解读四、三、二、一、银行理财概览:从快速增长走向规范之路银行理财发展历程及套利模式理财新规全面规范银行理财业务,防控风险银行理财的未来CONTENTS银行理财概览:从快速增长走向规范之路一、银行理财快速增长银行理财规范发展早在银行理财产品正式诞生之前,多种形式的结构化产品、汇兑产品已经有初步发展,然而彼时的产品仅仅是针对私人银行客户的小范围业务。2004年光大银行发行第一只标准意义上的银行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拉开了我国理财产品发展的序幕。银行理财从2009年起迎来了快速发展,年复合增速超过50%。从增速方面直观看,2009年末至2016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由78.8万亿增长至245.8万亿,年复合增长率16.3%,而同期商业银行理财规模从1.7万亿增长至29.05万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银行理财通过短短7年,在银行表外快速造出了一个“影子银行”。(一)银行理财快速增长图表:银行理财增速远超银行资产规模增速非保本理财保本理财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商业银行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财产进行投资及管理,不纳入表内范围,相关收入计入手续费。银行收入利息收入大于83%非利息收入不足27%商业银行理财银行理财仅为银行贡献小部分收入,为什么银行如此重视理财业务?(见下文)(二)金融强监管下,银行理财走向规范发展之路银行理财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是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由于不受表内监管限制,突破投资范围管制,风险逐步积累。随着一系列规范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政策出台,理财产品资金余额规模从2017年起出现下滑。截至2017年底,存续余额为29.54万亿元,较2016年末仅增长1.69%,大幅低于2016年增速23.63%。在理财长期发展过程中,相关监管有所滞后,凭借2005年发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后续的11份补丁文件实现业务监管。2018年9月28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管理办法》正式发布,理财新规在经历2014年、2016年两轮征求意见后最终成形,理财业务正式走向规范发展阶段。图表:理财增速快速下滑银行理财发展历程及套利模式二、银行理财发展历程银行理财风险滋生的核心问题银行理财对银行的意义第一阶段(一)2004-2009年,刚性兑付及资金池模式初步形成第二阶段2009-2013年,影子银行模式正式形成第三阶段2014-2016年影子银行+同业套利模式下风险的快速积累银行理财发展历程回顾我国银行理财的发展历程,既是一个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缩影,也是一部经济形势变化下金融机构逐利的简史。总的来看,理财的发展是层层递进的,问题也是层层叠加的,整体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图表:理财规模年均增速快速提高第一阶段刚性兑付:理财负债端实质与表内负债无异,而无需接受表内监管。资金池:资金和资产无法一一对应,期限错配蕴藏流动性风险。银监会于2005年发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允许理财业务的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者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意味着“预期收益+超额收益留存”模式的合规化,早期的理财产品是我国利率双轨制下的产物,在利率市场化仍未形成的背景下,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高息揽储,获得市场化的资金,又能够通过承诺固定收益,享受投资收益高于客户预定收益率的部分。然而实质上,刚性兑付的银行理财负债端与银行表内负债无异,而同时无需受表内监管指标管控,风险开始积累。2004-2009年刚性兑付及资金池模式形成理财业务发展初期,银行间市场利率已经市场化,而个人存款利率仍受管制,两者存在明显利差。这一阶段银行理财资产端以债券、现金及银行存款等银行间市场标准化资产为主。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后,不会与投资资产一一对应,而是通过资金池,滚动发售、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在资金池运作模式下,理财产品也可以用表内业务常用的期限错配方式以短投长、赚取期限利差,但由于资金和资产也无法一一对应,无法明确资金具体投向了什么资产,承担了什么风险。不受监管的期限错配蕴藏包括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在内的一系列风险。1.1经济快速发展,收入提升、抵抗通胀、理财意识萌芽。1.2银行理财保本保收益,弥补金融市场发展初期的投资工具缺口,获得快速发展(股票、基金、债券等投资方式匮乏;净值化投资产品难接受)1.理财业务发展环境:收入水平提高,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认可度高2.理财业务模式风险:形成刚性兑付和资金池模式在两大优势作用下,商业银行理财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转变,截止2009年末,银行理财产品资金余额达到1.9万亿元。理财业务顾名思义,“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业务本源应当为接受投资者委托,按照与投资者事先约定的投资方式,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然而早期银行理财在最初模式的构建上,已经出现有别于普遍意义上资产管理产品的特征,即刚性兑付及资金池,风险开始积累。理财初步具有刚性负债及资金池特征AMET银监会自2003年成立以来,不断进行基础制度建设及框架搭建,2007年在经济整体向好的趋势下,适度尝试金融创新。这一阶段的银行理财常被用作盘活信贷资产存量的工具,实现信贷出表。常用的模式为“理财资金投信贷资产”3.套利模式:监管适度创新的背景下,实现信贷出表信贷出表方式ps:信贷资产转让1.1外部环境:四万亿刺激计划后经济过热,2010年宏观调控——在表内信贷管控趋严背景下,表外融资需求强烈,催生大量非标融资需求。1.2银行自身外拓动力:08-13年放宽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得存贷利差不再是稳定的收入来源,银行具有更强的动机通过发展中间、表外业务以提高收益。(券商资管和子公司的大规模开展成为满足庞大融资需求的先锋)1.理财业务发展环境2.理财业务模式风险影子银行游离于监管之外,风险或向表内传导:(1)积极意义:银行理财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链条断裂风险(2)消极影响:影子银行游离于监管之外,风险或传导至表内及金融系统(表内理财vs表外理财)以一层嵌套实现非标投资3.理财业务套利模式2009年起,银行理财正式开启融资功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影子银行。第二阶段:2009-2013年,刚兑及资金池基础上,影子银行模式形成理财成为影子银行却无需受表内监管02表内理财表外理财资产端统一信用风险评价标准,资产质量高非标资产无统一信用风险评价标准,资产质量较低(信用风险)负债端募集期限整体较长、成本较低募集期限短、成本较高(流动性风险)当表外理财面临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向银行表内寻求流动性支持满足刚兑,风险传递到表内理财业务模式风险3.1“理财资金-SPV-底层资产”理财业务套利模式:以一层嵌套实现非标投资3.该阶段中,银行理财通过单一载体的通道业务实现了大量的非标融资。具体模式如下:银行理财通过一层嵌套完成非标投资银行A通过理财资金投资于SPV,即信托、券商资管或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借由信托贷款或委托贷款方式实现对实体经济放款,而银行A的理财计划成为实际出资人。在实际操作中,银行A也可以完全不出现在融资链条中,通过出具兜底承诺函,或者转让收益权的方式,成为实际出资人。通过转让收益权方式通过出具兜底承诺函方式成为实际出资3.2通过财产权信托实现融资:“理财资金-财产权信托”:理财业务套利模式:以一层嵌套实现非标投资3.企业可将相关财产权注入特定目的载体,银行理财通过投资特定目的载体收益权实现实体企业融资。1.银行理财发展环境第三阶段宏观经济形势下行,低利率环境形成2.理财业务模式风险同业理财横空出世,成为“同业鸦片”3.理财业务套利模式多层嵌套结构出现,规避资金投向及监管要求经过了2004到2013年的发展,银行理财已经初步具备规模。然而2014年起,稳增长诉求持续提升,房地产刺激政策后房企表外融资需求快速上升。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理财套利空间形成,规模急剧增长。此外银行理财在银行表内资产质量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充当了避风港。2014-2016年,刚性兑付+影子银行+同业套利1.1.1降息降准后流动性宽松,资金缺乏合意投向1.2银行资产质量压力提升,提高不良出表动力银行理财发展环境银行可用资金,实体(除房地产外)融资需求弱中小银行自主投资力弱,依靠委外市场利率低,固收资产收益下降,但银行负债端刚兑高收益,收益率倒挂,急需资产端寻找可以覆盖成本的产品经济下行,不良增加,资产质量压力侵蚀利润和净资本影响表内扩张能力;提高不良出表动力2.2.1同业理财快速发展,成为银行冲规模、弥补资金缺口及套利的重要工具,成为同业“鸦片”2.2委外及其他通道业务扩大银行投资范围,理财涉入股市、未上市股权等领域,风险难以管控。银行理财成为隐藏不良的重要渠道2.3银行理财成为隐藏不良的重要渠道(理财资金购买不良,不良率失真)理财业务模式风险理财业务套利模式:多层嵌套结构出现,规避资金投向及监管要求3.2013年针对银行理财的8号文出台后,监管开始趋严。而在分业监管的框架下,金融子行业之间存在多种规避监管的方式。一方面是规避资金投向。另一方面,针对业务总量的限制要求。这一阶段中套利模式以实际资金来源与实际资产投向中间的多层嵌套为主,风险的复杂度以及关联度进一步提高。常见套利方式包括:1.“银行理财-其他资管计划/过桥企业-信托计划”:规避银信合作融资类余额不得超过30%的限制。2.“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其他资管计划”:规避底层资产投向限制。3.“银行理财-过桥企业-过桥银行-其他资管计划”:规避商业银行投资受限行业、投资本行信贷资产等规定。套利模式以多层嵌套模式为主1.风险难以掌控(二)一是监管宽松环境下,银行理财拓宽表内投资范围,投向无法穿透,二是银行用理财产品调节监管指标,监管指标失真2.隐藏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模式具备表内业务特征,然而不受表内业务监管,隐藏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3.同业理财的流动性风险银行理财蕴藏的最大风险在于同业理财的流动性风险银行理财风险滋生的核心问题(三)一、银行理财是银行冲规模的重要方式。我国银行业长期存在“规模大于业绩”传统,规模意味着话语权、影响力,而表内理财可以扩张银行表内资产规模,而表外理财提升资产管理规模,是银行扩大规模的重要手段。二、银行理财是调节监管指标的工具。由于理财不受表内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指标约束,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突破表内监管指标,甚至被用作隐藏不良、调节监管指标工具。三、同业理财能够扩展银行资金融通方式,并且在银行理财流动性紧张时,有效弥补流动性缺口。•综上分析,我们认为现在可以解答前文提出的问题:银行理财对于银行业整体而言收入贡献有限,为什么银行如此重视理财业务?除了部分中小银行确实较大程度依赖资管业务收入外,总结来看,主要有四个原因:银行理财对银行的意义四、银行作为金融服务机构,可以通过银行理财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对于零售客户来说,理财为客户提供了方便及可得的投资产品,提高客户粘性,缓解利率市场化下客户流失。对于企业客户来说,银行理财除了提供投资产品外,能够在表内信贷额度不足、信贷管控时期,保证客户融资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维护企业合作关系。理财新规全面规范银行理财业务,防控风险三、整顿刚性兑付,缓解流动性风险(一)产品负债端(二)产品运营端解决穿透问题,统一规范运营非标纳入统一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管控信用风险(三)投资端理财新规监管层面金融去杠杆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银监会在2017年3月份开始的“三三四检查”,主要针对银行表外理财委外导致的债券市场非理性加杠杆行为。人民银行《资管新规》作为本次金融去杠杆政策的总体指导纲领已经正式出台,并在7月20日出台了进一步指导意见,前期未尽事宜做了柔化处理。本次银保监会出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标志着与资管新规配套的重要监管文件落地,意味着本次金融去杠杆的主要政策基本出尽。理财管理办法开启20万亿非保本理财新征程。keywordskeywordskeywords产品负债端:整顿刚性兑付,缓解流动性风险(一)•表内不得开展资管业务,结构性存款等保本理财替代品纳入存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