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实践创新提高-----关于我校“选课走班”教学的反思李兴政“选课走班”是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最大的亮点之一,“选课走班”打破了原来“行政班”教学模式及学生管理形式,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自己,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及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选择空间;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新课改,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意义重大。我校自去年暑假高二年级开始实行“选课走班”,通过一学年的实践探索,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有成功,也有不足,有值得继续发扬的亮点;也有注意改进之处。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选课走班”制教学,现对我校今年“选课走班”教学反思如下:成功之处:一、学校重视,领导支持,教师拥护。对于“选课走班”,学校高度重视,在去年暑假开始之前就专门研讨了有关新课程实施的有关问题,设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由学校分管高中教学的范校长牵头,教务处、教研室、电教室、政教处各部门通力协作、相互协调,及时组织教和学生认真学习由学校教研室编写的肥城市矿区中学选课指导手册及新课改有关文件精神,学习外地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深刻理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努力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树立敢为改革先的信念。学校重视教学设施的改进,强化设施保障,先后投入十几万元增添教学设施设备,购置教学参考资料。为“选课走班”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教学保障。二、思想明确,思路清晰,方法得当选课走班对于我省所有高中学校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一切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实行、在实践中完善。因此,我校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决定遵循“立足实际,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稳步推进,深化完善”的指导思想,实施“分段开展,分层推进”策略,确保选课走班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实施上,我校在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首先在物理、化学、体育三个学科实行走班教学。在本学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完善思路的基础上,第二学段在语文、数学学科实施选课走班,较前一阶段更加理智与顺畅。高二下学期又增加了生物、地理、历史、信息等学科,至此,选课走班制教学在整个年级基本上全面开展。选课走班过程实行“四固定一流动”即学习模块固定,任课教师固定、上课地点固定、上课座次固定,学生根据所选模块不同流动。三、管理改进、注重过程在教育管理上,我校制定了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管理办法,平时集体活动、一日常规管理按行政班管理,选课走班时按教学班管理,各任课老师是教学班的班主任,负责上课时间的班级管理,要求教学班班主任对上课期间每一个学生的上课出勤、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完成情况都要记录,并将记录情况及时汇总反馈给行政班班主任,模块结束时作为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在近一年的走班教学中,教学秩序井然,学生学习投入,教师认真执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静心思考,发现存在如下的问题及不足:一、部分学生选课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的是由于受任课老师的影响,喜欢上某老师的课而选对应的模块,有的是受其他同学选课的影响,看到那个模块选择的学生多或看到其好友选择了那个模块而跟着选择。忽视了自身的兴趣爱好,没有认真分析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造成了选课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导致少数学生在一个模块学习中间又有改变学习模块的想法,造成学习的不稳定。二、由于学生每天经常性地走班变换学习地点,造成刚上课头一两分钟课堂秩序有时比较乱,尤其是课间操及体育课后的走班,学生由于体育活动造成的比较兴奋再加上走班新的教室、新的同桌,往往很难及时内安静下来,影响了正常的上课秩序。三、实行选课走班后,学生上课期间流动性加大,必然造成管理难度加大,在学生管理上我们还存在薄弱环节,由于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行政班班主任与教学班班主任在管理衔接上有时存在交流不够,造成学生在某些时段因管理放松而松散懈怠。针对以上问题,今后“选课走班”应当借鉴及改进的方面:一、进一步加大“选课走班”宣传力度,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理解“选课走班”的意义及目的,认真阅读“选课走班”指导手册,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建议将学生分配到教师实行承包制)全面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首先要明确自己是倾向于社会人文方向还是科学技术方向,在确定好学习方向的前提下再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块,尽量避免选课的盲从性与随意性。二、加强教学班的班级管理,使每一位任课老师切实明确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教务处制定比较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学生课堂考核具体方案,如将每一模块学分认定与学生平时的上课出勤、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作业完成等方面紧密挂钩并将其量化考核到每一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课堂评价,以提高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调控力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学习态度。选课走班作为教育教学的一种新形势也是必要措施,还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努力使之操作性更强,收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