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实践论》、《矛盾论》解读一、写作背景《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毛泽东的两部重要哲学著作,它们构成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在“两论”问世70多年的今天,客观地、公正地评价这两部著作,对于我们深入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事业,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写作背景1、“两论”的成因《实践论》、《矛盾论》是在批判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思想、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其直接原因是为了在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哲学。1937年4月起,毛泽东应抗日军政大学的邀请为干部和学员讲授哲学;至“七·七”事变止,每周二、四上午讲课,三个半月共讲课100多小时。为了讲课,他编写了《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一、写作背景《提纲》共分三章:第一章讲唯物论和唯心论,下分若干小节,内容包括哲学中的两军对战、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区别、唯心论发生与发展的根源、唯物论发生与发展的根源,等等;第二章讲辩证法唯物论,下分若干小节,包括物质论、运动论(发展论)、时空论、意识论、反映论、真理论、实践论等内容;第三章讲唯物辩证法,分述唯物辩证法的三个法则,即矛盾统一法则、质量互变法则、否定之否定法则以及唯物辩证法的一些范畴。《实践论》是该《提纲》的第二章第十一节,是7月份讲的;《矛盾论》则是第三章的第一节,是8月份讲的。“七·七”事变爆发后,毛泽东因忙于其他工作,讲课只好中断,第三章唯物辩证法只讲了“矛盾统一法则”一节。一、写作背景讲课时总政治部宣传部曾派人做了记录,整理后经毛泽东审阅修改印发给大家学习讨论。(参见郭化若)加工整理后的《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节同其他章节相比较,已不再是提纲性的东西,而是完整的论文了。那时除《提纲》油印出版之外,《实践论》、《矛盾论》还单独油印过。毛泽东曾将亲笔署名的油印本送给吴黎平(参见吴黎平,第119页);1937年10月艾思奇到延安后,毛泽东也曾将“两论”送艾思奇一、写作背景关于为讲哲学而写“两论”的原因和情况,1965年1月9日毛泽东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说得非常明白。斯诺说:“在芦沟桥事件发生的前后几个星期,毛在延安的生活比较平静。军队已开赴前线,毛有时间收集资料,准备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几次基础哲学时使用。他准备了一些供年轻学员用的简单和基本的文章,讲座就持续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在党的一再要求下,毛准备了《矛盾论》和《实践论》,以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日常的实际例子结合起来。毛说,他大部分写作在晚上进行,白天睡觉。他花了几个星期写的文章,以讲座的形式讲了两个小时。”(斯诺,第156页)一、写作背景2.“两论”的修改《提纲》及“两论”的油印本流传开来后,许多刊物就拿去刊登了,因此有了各种版本。对此,一些学者作过专门的考察。(刘跃进,第429页)但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两论”从1937年7、8月份问世到1950年、1952年分别正式发表,中间究竟经过几次修改?有的论者认为“中间没有修改过,只是在解放后正式发表《实践论》、《矛盾论》时著者才作了修改”。(龚育之,第293页)有学者则对此持有疑义,觉得其间至少经过两次修改。第一次修改的时间大约是1938—1940年延安哲学小组活动期间;第二次则是1950—1952年《毛泽东选集》出版之前。一、写作背景关于第一次修改情况。1938年8月,延安成立了新哲学学会,开展了哲学的学习和研究活动。1939年春,毛泽东组织了一个六人哲学小组,参加者除毛泽东本人外,还有艾思奇、何思敬、和培元、陈伯达、杨超。这个小组每周开会一次,一直坚持了三个多月。地点都是在毛泽东住的窑洞里,花了不少时间讨论“实践论”、“矛盾论”的问题。(《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会论文选》,第69页)毛泽东后来修改“两论”时,把大家讨论的意见都概括进去了。一、写作背景此外,《艾思奇文集》末尾附录的《艾思奇年谱》中,提到1940年春中央宣传部也成立了一个哲学小组,组长是张闻天,指导员是艾思奇,参加学习的有朱德、李维汉、徐特立、柯柏年、莫文骅、于光远等,每周开会一次,主要是讨论艾思奇拟的研究提纲和毛泽东的“两论”,也提出过一些修改意见。(《艾思奇文集》第2卷,第905页)这些回忆和材料都说明,1939—1940年期间“两论”作过修改。一、写作背景至于“两论”收入《毛泽东选集》之前的修改情况,一些专家已作了详细的比较研究,《实践论》的修改的确不大,基本上保持了1937年油印稿的原貌,但应该指出,这次修改不仅是文字的改动、例证的重新选用,而且也有带实质性的内容的增删和改写。一、写作背景最突出的是《实践论》第4自然段就完全是新增加的;删节最重要的是第22自然段,在论述人的认识受许多条件的限制而常常落后于实际时,删去了原稿中不甚恰当的一长段话,其中有这样的文字:“反动的剥削阶级,他们已无认识任何真理的能力,因而也没有改造宇宙的能力,相反地,他们变成了阻碍认识真理与改造世界的敌人”等等;还有就是第9自然段两处,把原稿中当作批评和嘲笑对象的“知识分子”改为“知识里手”,这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动,却反映出一种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看法的原则性变化。一、写作背景《矛盾论》可以说是作了大量的修改。主要表现在:一是删去了原稿中的第二节“形式论理学的同一律与辩证法的矛盾律”的全部内容。这一删除反映了作者哲学观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因为删去的内容中有“全部形式论理学只有一个中心,就是反动的同一律”这样的提法。这里涉及到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什么是辩证法的同一性、什么是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等基本的哲学问题。这一删除表明,50年代后作者已完全改变了把形式逻辑与辩证法对立起来并加以否定的观点,而认为形式逻辑作为研究思维形式的科学,自有其存在的理由。一、写作背景二是对拟收入《毛泽东选集》的《矛盾论》送审稿中“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一节,谈到矛盾两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时,删去了“也无论在什么时候”这八个字。这也不是纯文字的改动,而是对非科学观点的纠正。因为如果无论什么矛盾,也无论在什么时候,矛盾的诸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话,那就是把不平衡完全绝对化了,事物就变成变动不居、不可捉摸的东西了。一、写作背景三是增补了一些新内容、新观点,如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新陈代谢规律、矛盾同一性原理对于共产党人的方法论意义;改写了“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一节,增写了“结论”的文字;最后加写了批判教条主义的内容,引言中明确提出我们现在的哲学研究应当以扫除教条主义为主要目标,正文中多处地方对教条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一、写作背景尽管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修改《矛盾论》,但毛泽东仍不满意。在1951年3月8日写给陈伯达、田家英的信中还说:“论形式逻辑后面几段,词意不畅,还须修改。其他部分也须作小的修改”。他甚至说:“此件在重看之后,觉得以不加入此次选集为宜,因为太像哲学教科书,放入选集将妨碍《实践论》这篇论文的效力,不知你们感觉如何?”(《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第91页)结果是的确未能入选,后经反复修改才收入1952年3月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为首篇);第二次印刷时,按时间顺序,将《矛盾论》与《实践论》一并收入第1卷(为末篇)。一、写作背景这些情况说明,1952年发表的《矛盾论》已经与1937年的原稿有了很大的区别:它反映的已不是作者1937年时的理论水平,而是1952年时的理论水平;同时也说明,“两论”不仅是毛泽东个人的作品,而且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写作背景3.“两论”的理论来源“两论”的主要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实践论》与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有思想渊源关系。《矛盾论》则同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哲学笔记》的关系更为密切。毛泽东在写作“两论”的过程中阅读过这些著作。(雍涛,第69-70、108页)一、写作背景在研究“两论”的理论来源问题时,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了解,除了直接阅读马恩列斯的原著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中介”,那就是30年代苏联哲学界批判德波林学派之后产生的理论成果,如西洛可夫、米丁等人编著的苏联哲学教科书,还有中国30年代哲学运动中李达、艾思奇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一、写作背景通过对照分析,可以看出《提纲》和“两论”的写作曾利用了苏联哲学教科书中的思想资料,吸收了其中的一些观点和列举的事例,有的段落甚至是教科书中有关文字的改写。(《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145-147、91页)否认或讳言这一点,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写作背景当然,“两论”并非苏联教科书的翻版,它远比苏联教科书明晰、深刻,事实上作出了全新的概括,尤其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的结合。还要说明的一点是,“两论”对列宁哲学原著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苏联哲学教科书这个“中介”来达到的。因为这两篇著作中引用最多的列宁的《哲学笔记》,在当时延安还没有中文译本。《哲学笔记》中《谈谈辩证法问题》、《辩证法的十六要素》和《黑格尔辩证法的纲要》,直到1939年才由艾思奇译出刊载在《解放》杂志第六十、六十一的合刊上。一、写作背景又如,《矛盾论》引用的列宁的“对抗和矛盾断然不同。在社会主义下,对抗消灭了,矛盾存在着”的著名论述,出自《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而列宁的这本评论在当时也没有译成中文。所以,毛泽东在“两论”中引证的列宁的话,许多是从上述教科书中转引来的。毛泽东正是通过这些哲学教科书,才了解到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的许多重要思想的。(许全兴,第177-178页)一、写作背景“两论”的另一重要理论来源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遗产。《实践论》的文本中虽然没有直接征引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著作,但却多次直接使用“知行”这个常用的哲学范畴,继承了从墨子到颜习斋重视“亲知”的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唯心观念。《实践论》正式发表时还特意把“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作副题赫然标出,这就表明了作者试图解决中国哲学史上知行关系问题的深刻意图。一、写作背景《矛盾论》则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周易》、《老子》、《孙子》等著作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相反相成”等辩证法思想,批判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所以,“两论”称得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二、《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实践论》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它用科学的认识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教育全党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为延安整风运动作了理论准备,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二、《实践论》的主要内容该著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社会实践有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其中阶级斗争给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二、《实践论》的主要内容该著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二、《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它强调指出,人的认识过程反复经过这两次飞跃,对于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