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2015-2016物理教科版第一章-8-习题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目标定位1.进一步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基本公式.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会推导和Δx=aT2并能够简单应用.3.进一步理解直线运动的x-t图像和v-t图像.学案8习题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v=v0+vt22tv知识探究自我检测知识探究问题设计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v0+vt2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经过一段时间后末速度为vt,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试证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v0+vt2.2tv2tv2tv答案因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所以有v=v0+vt2①因为=v0+a·t2②vt=v0+at③综合②③两式得:=v0+vt2即v==v0+vt2.2tv2tv2tv要点提炼平均速度公式==.1.意义: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瞬时速度,也等于这段时间.2.适用条件:运动.3.特点:不含有.4.应用:经常应用于纸带上各计数点瞬时速度的计算.v2tvv0+vt2中间时刻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匀变速直线加速度例1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2m/s,4s内位移为20m,求:(1)质点4s末的速度大小;(2)质点2s末的速度大小.解析解法一利用平均速度公式4s内的平均速度v=xt=v0+v42,代入数据解得,4s末的速度v4=8m/s2s末的速度v2=v0+v42=2+82m/s=5m/s.解法二利用两个基本公式由x=v0t+12at2得a=1.5m/s2再由vt=v0+at得质点4s末的速度v4=(2+1.5×4)m/s=8m/s2s末的速度v2=(2+1.5×2)m/s=5m/s答案(1)8m/s(2)5m/s问题设计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从某时刻起T时间内的位移为x1,紧接着第二个T时间内的位移为x2.试证明:x2-x1=aT2.答案证明:设物体的初速度为v0自计时起T时间内的位移二、位移差公式Δx=aT2x1=v0T+12aT2①在第2个T时间内的位移x2=v0·2T+12a(2T)2-x1=v0T+32aT2.②由①②两式得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x2-x1=v0T+32aT2-v0T-12aT2=aT2,即x2-x1=aT2.要点提炼1.意义: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即Δx=x2-x1=aT2.2.适用条件:运动.3.特点:不含有.匀变速直线速度4.应用(1)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Δx=x2-x1=x3-x2=……=xn-xn-1=aT2成立,则a为一,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求加速度利用Δx=aT2,可求得a=恒量ΔxT2.例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计时起连续两个4s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48m和80m,则这个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各是多少?解析解法一根据关系式Δx=aT2,物体的加速度a=ΔxT2=80-4842m/s2=2m/s2.由于前4s内的位移48=v0×4+12a×42,故初速度v0=8m/s.解法二设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v0、a.由公式x=v0t+12at2得:前4s内的位移48=v0×4+12a×42前8s内的位移48+80=v0×8+12a×82解以上两式得v0=8m/s,a=2m/s2解法三物体运动开始后第2s、第6s时的速度分别为:v1=x1T=484m/s=12m/s,v2=x2T=804m/s=20m/s故物体的加速度a=v2-v1Δt=20-124m/s2=2m/s2初速度v0=v1-a·T2=12m/s-2×2m/s=8m/s答案8m/s2m/s21.特点:实际交通工具“刹车”后,可认为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小到零时,车辆就会停止.2.处理方法:此类问题往往会设计“时间陷阱”,所以应首先计算“刹车”时间t刹=,再与题中所给的时间比较,确定物体在所给的时间内是否早已停止,最后再利用相应的运动学公式求解.三、刹车类问题和逆向思维法问题设计-v0a3.逆向思维法:对于刹车类问题以及其他的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也可采用逆向思维法,即把运动倒过来看成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例3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信号灯便立即踩下制动器,此后,汽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求:(1)开始制动后,前2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解析汽车的初速度v0=72km/h=20m/s,末速度vt=0,加速度a=-5m/s2;因为t1=2st,所以汽车2s末没有停止运动故x1=v0t1+12at21=(20×2-12×5×22)m=30m答案30m汽车运动的总时间t=vt-v0a=0-20m/s-5m/s2=4s.(2)开始制动后,前5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解析因为t2=5st,所以汽车5s时早已停止运动故x2=v0t+12at2=(20×4-12×5×42)m=40m注意:也可以用逆向思维法,即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把它看成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此题第(2)问可以用如下解法:x2=12at2=12×5×42m=40m.答案40m图像能直观地反映物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利用图像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明确图像的性质,即要看清是位移图像还是速度图像.(1)x-t图像:图像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物体的速度,图像上一个点对应物体某一时刻的位移.四、运动图像问题(2)v-t图像:图像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物体的加速度,图像上一个点对应物体某一时刻的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该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的大小.例4如图1所示为一电梯向上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得()图1A.电梯在0~4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电梯匀速上升的高度等于16mC.电梯在0~4s内的加速度小于8~16s内的加速度D.电梯上升的总高度等于20m解析由公式v=v0+vt2求出电梯在0~4s内的平均速度为1m/s,故A错误.在4~8s内电梯匀速上升,上升的高度为x=2×4m=8m,故B错误.图像在0~4s内的斜率大于8~16s内斜率的绝对值,则电梯在0~4s内的加速度大于8~16s内的加速度,故C错误.电梯上升的总高度等于梯形的面积大小,x总=4+162×2m=20m,故D正确.答案D例5如图2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相对同一点O运动的x-t图像,则关于两物体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图2A.在0~t1时间内,甲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C.在0~t1时间内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相反D.在t1时刻两物体相遇,且相遇后都静止解析位移图像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则在0~t1时间内,甲、乙都做匀速运动.斜率一正一负,所以方向相反,故A错误,C正确.由题图可知甲物体开始出发的位置不在O点,而乙物体从O开始运动,故B错误.t1时刻两物体处于同一位置,即相遇,相遇后都保持静止状态,故D正确.答案CD课堂要点小结1.平均速度公式:v=vt2=v0+vt2.(1)特点:不含有加速度.(2)应用:求某点的瞬时速度.2.位移差公式:Δx=aT2.(1)特点:不含有速度.课堂要点小结(2)应用:①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②求加速度.3.运动图像x-t图像v-t图像自我检测12341.(v==v0+v2的灵活应用)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已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为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A.vtB.vt2C.2vtD.不能确定2tv1234解析因为战机在起飞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x=vt=0+v2t=v2t,B正确.答案B2.(刹车类问题)一滑块在水平面上以10m/s的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求:(1)滑块在3s时的速度;解析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0=10m/s,a=-2m/s21234滑块停止所用时间t1=Δva=0-10-2s=5s由vt=v0+at得滑块3s时的速度v1=10m/s+(-2)×3m/s=4m/s答案4m/s1234(2)滑块在10s时的速度及10s内的位移.1234解析因为滑块5s时已经停止,所以10s时滑块的速度为0,10s内的位移也就是5s内的位移,由x=vt得x=10+02×5m=25m答案025m3.(运动图像)我国“蛟龙号”深潜器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2012年6月24日以7020m深度创下世界最新纪录(国外最深不超过6500m),这预示着它可以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在某次实验中,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的深度曲线如图3(a)所示、速度图像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234图31234A.h3是本次实验下潜的最大深度B.本次实验中深潜器的最大加速度是0.025m/s2C.在3~4min和6~8min的时间段内深潜器具有向上的加速度D.在6~10min时间段内深潜器的平均速度为0答案AC12344.(对Δx=aT2的理解和应用)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个相同的小球,释放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拍下如图4所示的照片,测得xAB=15cm,xBC=20cm.试问:图41234(1)小球的加速度是多少?解析小球释放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每相邻的两个小球间的时间间隔相等,均为0.1s,可以认为A、B、C、D各点是一个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1234由Δx=aT2可知,小球加速度为a=ΔxT2=xBC-xABT2=0.20-0.150.12m/s2=5m/s2.答案5m/s2(2)拍摄时小球B的速度是多少?解析由题意知B点对应AC段的中间时刻,可知B点的速度等于AC段上的平均速度,即1234答案1.75m/svB=vAC=xAC2T=0.20+0.152×0.1m/s=1.75m/s.(3)拍摄时xCD是多少?解析由于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恒定,所以xCD-xBC=xBC-xAB所以xCD=2xBC-xAB=2×0.20m-0.15m=0.25m.1234答案0.25m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