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说课课件(比赛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2012级2班卿建高中历史必修(Ⅰ)专题五第一课123456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说课设计说课设计•教材地位与作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Ⅰ)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在中国当代外交史上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是本专题学习的基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1“另起炉灶”与“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走向国际舞台23学情分析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对策从教育心理学来说,高一学生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独立思考意识和探究渴望增强,思维活跃,个性鲜明,自学能力提高,具有初步的历史观念。但历史思维能力有限。在八年级下学期已学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对深入探究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周恩来等人的外交智慧等有较浓的兴趣,但多数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把握的上课难度与节奏,提供材料,扩充容量,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更深层次、更全面的学习。教学目标依据:教材内容+学情+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三维目标设计理念:1.渗透课改,以生为本;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一、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知道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过程,概述其在指导建国初期的外交实践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叙述建国初期在新的外交方针指导下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外交成就。二、过程与方法对比分析:新旧中国外交的根本区别,学生学会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问题探究:学生自主归纳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意义及其成就图表展示:引导学生掌握三大外交方针、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内容及意义教学目标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认识新中国为建立国际新秩序做出了重大贡献;进一步认识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国与国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从而加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感悟;感悟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感受他们在外交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三大外交方针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教学重点采用自主探究法和材料分析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探究,了解其内容,同时,明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世界性意义。处理方法重点难点分析教学目标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的影响。教学难点采用材料分析法,深入分析当时国内外环境,学生理解新中国初期的国内外形势是我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处理方法学法教法材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比较分析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史料解读法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年是万隆会议60周年,21日—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印尼出席亚非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用时事新闻方式导入,贴近现实,引发思考【教学过程——讲授新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高中历史必修(Ⅰ)专题五第一课问题探究一新中国初期的国际环境?设计: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新中国初期的国际环境,并了解这些因素对于新中国外交方针制定的影响。【设计意图】:问题引导,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共同纲领》方针含义意义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实质:反对帝国主义)在保障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问题探究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和方针?【设计意图】: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史料和自主阅读教材,归纳总结,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概括教材的能力,同时加深对知识的记忆。(1)“另起炉灶”(2)“一边倒”(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总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二)基本方针:问题探究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实践及其成就?1.同苏联等17国建交(1949-1950)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1955)3.日内瓦会议的召开(走向国际舞台)4.万隆会议的召开(求同存异方针)设计:创设情境,材料分析,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概括这四项内容的主要知识点,并结合重点突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重点突破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设计:引用今年缅甸内战炮弹炸死我国边民的案例情景创设:假设你是外交官,与缅甸政府进行外交斡旋,你该如何处理?【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学习激情,加深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理解,了解它的重大世界意义。还原教材,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完善。重点突破二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提问: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背景是什么?请解释“存异”和“求同”的含义。【设计意图】:问题探究、史料分析,探究“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其中的“异”和“同”,由此进一步感悟周恩来的外交风采与人格魅力,最后归纳出“万隆精神”的内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归纳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做一个总结,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过程和结果,巩固新知,加深印象。•拓展延伸:课后观看影片《周恩来的外交风采》,感悟伟人,领略风采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背景政策成就出现第一次建交热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国际环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①渗透课改,以生为本;②突出主题,联系现实,以新闻时事导入;③在教学中,综合利用探究学习法、史料解读法、情景分析法,教学目的基本达到。对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是今后教学中思考和努力实践的方向。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