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名著选读》主讲熊和平第一章西方古代和中古时期柏拉图:古代希腊哲学家、教育家。他的《理想国》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教育理论著作,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之一,历来倍受重视。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造就哲学家。柏拉图所理想的哲学家的品格,也就是他所要培养的理想的人格——即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教育学说恢宏博大,它几乎涉及到教育领域中的所有重要问题。其中有关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国家应建立统一的学制;教育与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学前教育;妇女教育;身心和谐发展;德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的功能;教材的谨慎选择;对于算术、几何、天文等科学的高度重视;把培养心智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认识普遍、一般,认识规律性的知识,认识事物的本质提高到及其重要的地位上。所有这一些,至今仍然可供我们学习与借鉴。《理想国》中关于教育、教学方法虽然着墨不多,但他提出的几个原则意见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寓教学于游戏,实际锻炼,考试。柏拉图是西方教育是上第一个提出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方法之一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灵魂》、《政治学》等著作之中。他认为:良好的教育要顾及灵魂的各部分,并着重于灵魂的较高较优越的部分;教育必须顾到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有分别地加以对待。灵魂如同一块空无所有的白板,他是感觉的接受器。感觉是灵魂感知外界事物的一种能力,灵魂借助于感觉器官而感知外界事物。感觉在人的认识中虽不可少,但是通过感觉只能认识个别,不能认识事物的普遍、一般。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有一次陷入了与柏拉图相类似的片面性。在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一样,非常强调纯思维活动在培养心智方面占据压倒一切的地位。但是,由于他的哲学与心理学中包括许多现实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因素,对感觉、实践、情感在人的认识和人的心灵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重视,因此,他也看重练习在学习中的作用,看重实践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应“效法自然”的原理,而且把儿童和青少年的胜利作为教育实施的依据之一。由于这一原理的提出与运用,亚里士多德便把教育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昆体良古代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他的名著《雄辩术原理》被后人誉为“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他是夸美纽斯以前西方历史上最杰出的教学法学者。因材施教是昆体良的教学法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理解的因材施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个性不同的学生;二是发现、发展各个人的特长。昆体良是教学中的量力性原则的最早倡导者。量力性要求避免两种情况:一是企图去做不可能做到的事,一是让学生放弃力能胜任的事去做不能胜任的事。昆体良也是最早提出反对体罚的教育家。奥古斯丁奥古斯丁是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宗教哲学对中世纪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表现在《忏悔录》中,它也是基督教教育的理论基础。奥古斯丁的认识论是宗教神秘主义的先验论。他将柏拉图的”回忆说”加以改造,使它符合基督教会所需要的东西。他认为,“在人的记忆中,也就是说,在人的心灵中,有着共性、一般、普遍的知识,有着概念、学术方面的知识,其中包括文学、雄辩术、数学。法则等等。这些知识都不是从感觉进入人的心灵中的。”(奥古斯丁:《忏悔录》,商务印书馆,第196页。)基于这种认识论,在教学上,他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的真理,而不是去认识客观世界。教学活动,即通过符号、言语、数学等,引起学生对其心中已有概念的重新认识。夸美纽斯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他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上的卓越成就蜚声国外。《大教学论》、《母育学校》(1632)、《世界图解》(1650)是他重要的代表作。《大教学论》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教学的范围,它实际上是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教学论部分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它讨论了教学的根本指导原则:自然适应性;各种教学原则、规则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以及各科教学法。自然适应性。他认为,在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活动中存在着普遍的规律,一切好的教育、教学原则、规则、方法都受这种普遍规律支配,必须服从或适应这种普遍规律。《世界图解》是一本有绘图的儿童教科书,一本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第一本有图的教科书,是一本简化的语言入门,为年龄太小、不能学语言入门的小孩所写的。《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幼儿教育专著,也可称作历史上第一部家庭幼儿教育学。它对后来的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蒙台梭利、杜威等都发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夸美纽斯指出,儿童天性好动,游戏是最适合儿童的活动方式。在《母育学校》的最后两章,夸美纽斯谈到了母育学校与小学的衔接问题。夸美纽斯认为,儿童进入公共学校(小学)能力的标志是:(1)该儿童是否真正获得在母育学校所应学会的东西;(2)他对问题是否有注意和辨别、判断的能力;(3)他是否有进一步学习的要求和愿望。第二章西方近代教育名著洛克17世纪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教育漫话》是洛克的教育代表作。全书的主题是论述“绅士教育”。洛克讲的绅士教育是指已夺得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子弟的教育。他所倡导的绅士教育主要在家庭中,通过父母或他们所雇佣的家庭教师去实现。所以,他的绅士教育理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家庭教育理论。在绅士教育中,洛克认为具有强健的体魄是前提条件,而德行是第一位的,教之德育,智育则处在一个较次要的地位。洛克认为,不能强迫儿童学习,不可把学习当作儿童的一种烦恼,反对教师用斥责和惩罚的方法去使学生注意。要启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态应慈祥和蔼,使学生因此容易接受教导,热爱学习。卢梭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爱弥尔——论教育》是他在教育上的重要著作,被认为是继柏拉图的《理想国》之后西方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在教育史上引起了伟大的革命。该书在教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分析了人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关系,论述了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自然进程,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为教育科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卢梭通过《爱弥尔——论教育》抨击了自古以来的传统教育观点,即教师、成人、书本中心化的教育,犹如天文学上的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你,整个欧洲教育思想为之振动,是人们看到了教育的新曙光。后来的康德的《论教育》也吸收了《爱弥尔》中的部分观点,裴斯泰洛齐的运动教育实践与理论也是以卢梭的自然教育为重要根据的。19世纪兴起的进步教育运动以及杜威的使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之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裴斯泰洛齐近代瑞士教育家。《林哈德与葛笃德》是一部小说体裁的教育著作。被公认为被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他前半生所从事的社会改革、教育革新和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艺术表现。在这部著作里,作者着力塑造了一个名叫葛笃德的农村妇女的形象。她教子有方,又深明大义。书中阐述了裴斯泰洛齐建立新教育,兴办理想学校,改造社会的观点。《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是他的另一部著名作品,以书信体形式写成。本书在教育上的主要贡献表现在:试图从“心理化”的角度来阐述他的教学方法。他的成果与前人相比,他研究“教法”的方法是通过实践得出的,而不是形而上学的、纯粹思辨的产物。书中叙述了他的教学心理化理论和智育理论,包括要素教育论,直观性原则和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学心理化。包括教学程序心理化、教学方法心理化、教学内容心理化。裴斯泰洛齐把数目、形状和语言确定为教学的基本要素,而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康德18世纪后半期德国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论教育》:康德在开篇即提出教育对于人的意义:“只有人是需要教育的生物。”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人性可以通过教育不断地改进,并逐渐达到配得上做人的状况。他进一步指出,只有人能教育人,换言之,即只有自身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教育人。康德在《论教育》中就教育的价值、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尤其是对婴幼儿教育阐述得也比较细致。在智力教育方面,康德认为,在知识、能力的培养上,要以学生的年龄为转移,不能把小孩看作大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原则,一切与自然的目的相冲突的人为的办法都是有害的。教育应运用我们的各种感官的办法去锻炼我们的感官能力。康德的教育观基本是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他十分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重视心理功能的训练,至今对现代教育具有不少的启示意义。但康德的教育观也是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和先验论基础之上的,对其后世的裴斯泰洛齐和赫尔巴特具有一定的历史影响。赫尔巴特19世纪德国教育家。《普通教育学》被视为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他认为教育理论体系有两个基础,即伦理学和心理学。教育的目的应该依据伦理学。教育方法的确定必须依据心理学。赫尔巴特指出,在进行教学前,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管理。但是这种管理并非要在儿童心灵中达到任何目的,而仅仅是要创造一种秩序。在教学中,他认为既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应该把实现教育目的与传授文化知识看作同一过程,学校的全部工作都应归结为“教育性教学”。他把教学过程划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4个阶段。从教学角度出发,可以把教学分为单纯提示的教学、分析教学和综合教学三种。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道德教育就是品格教育。福禄培尔19世纪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以幼儿园命名自己开创的学前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公布于世,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人的教育》一书集中阐述了关于儿童的发展和教育的理论。在总论中,他阐述了教育的一般原理,既提出了万物有神论,又强调了人的发展和教育适应自然的观点。《幼儿园教育学》是一本关于幼儿园教育学思想的名著。福禄培尔是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幼儿教育理论体系的人。他认为,儿童具有活动的本能、创造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和宗教的本能,这四种本能是儿童内在的生命力量,是教育的依据。因此,教育就是促进儿童的自我活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艺术能力和崇尚神灵的品质。为促进儿童内在力量的和谐发展,教育必须依据儿童发展的阶段特点进行。将儿童身上所有的内在力量发掘出来。按照福禄培尔的观点,幼儿期是真正教育的开始时期。应该建立一个以“发展幼儿活动本能和自我活动能力”的教育机构。(1)让儿童在自由、自主的活动中发展。(2)让儿童在游戏中得到发展。他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生活的源泉,也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但并非所有的活动和游戏都能达到这一目的,都具有启发儿童创造力的价值,所以要使儿童的游戏有教育的意义,就不能漫无目的,而必须对其内容和材料加以选择,并善加指导。(3)充分利用恩物,让儿童在操作恩物中获得发展。恩物,即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是上帝的恩赐物,是使人认识上帝的大学校。福禄培尔认为,幼儿的读写教学应遵循激发兴趣、因势利导、直观教学、顺序渐进等原则,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在掌握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诱导出新的学习兴趣,使得学习过程持续进行。第斯多惠19世纪德国教育家,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德国教师培养指南》其宗旨从广义上讲是培养和提高国民学校教师的素质。其中的主要观点有:一、论教育的目的和原则二、教学论思想三、论教师的任务与要求他认为,教师应当以教育事业为终身职业。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一是自我教育,二是具有丰富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三是恪尽职守的教学态度。他认为,教师应当教会学生检验真理的方式方法,并把教学本身看成是一种培养智力的手段。他认为,教师应使课堂教学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认为,教师应当学习教育学、教学论和教学法。斯宾塞19世纪英国哲学家、教育思想家。《教育论》一书是他教育理论的完整表述。该书出版后,在英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近代科学知识和科学教育的发展。其中的主要观点有:一、教育思想的两个基础1.实证哲学2.社会进化论二、课程论思想三、教学论思想在外国教育史上,斯宾塞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教育的预备说”。他认为,教育就是教导一个人怎样生活,使他获得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科学知识,为他的完满生活做好预备。从最广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