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和7的认识》说课稿莲花池小学刘婷婷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6和7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教材分析《6和7的认识》是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0—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另外,“6和7的认识”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6和7的加减法”以及进一步学习“20以内其它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因为,务必让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虽然对6、7已有初步的认识:会数、会比较大小、会写等,但在区分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三、教学目标依据《数学课标》要求以及以上两个分析,通过认真地推敲与把握,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24、使学生体会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用数学的乐趣。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教学难点: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始终让学生处于情境的包围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拨一拨、比一比、辨一辨、写一写操作感知等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自主合作地探究学习,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四、教法学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时我打算采用:情境创设法、点拨指导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学习。新课标还指出:在重视教法研究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因此,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五、教学流程: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以发展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利用教材资源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有以下三个:环节一:运用旧知,引出新课上课伊始我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儿歌《一二三四五》,并引出73只小松鼠,不仅复习了1—5,而且顺利引出新课。学生在儿歌游戏中体会数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热情高涨,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环节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数一数初步感知出示教科书第42页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从整体上说说教室里的劳动场面情况,渗透爱班、爱校、爱劳动的思想教育,并让学生说、数、指,抽象出画面中的数,初步建立6和7的数概念。2、摆一摆�操作感知请学生数出6根或7根小棒,摆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开动脑筋,大胆创新,摆出了各种新颖的图案,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3、说一说�灵活运用俗话说,“学以致用”,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用6和7表示的物体,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4、拨一拨�直观感知生动的课件直观而深刻地让学生掌握了自然数的增加过程,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邻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很快明确5添上1是6,6添上1是7,为后面数字的大小比较做铺垫。5、比一比�明确大小关系根据点子图比较5和6,6和7的大小,培养了学生学会能从数的本质去比较数的大小。6、辨一辨�区分基数和序数含义6和7的基数和序数的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采用表扬部分学生的方式,让大家发现,老师同样都说到了数字6,可是所表表扬的学生人数不一样,让学生很好的区分第六和六个的区4别,接着出示《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动画人物,继续巩固学生对基数序数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由于选用了学生都相当喜爱的动画人物,所以大家学习兴趣高,课堂气氛好,在学生异口同声的“我一定会回来的”回答中把整节课推向高潮。环节三:总结全课总之,为了较好的完成这节课的教学,我认真解读教材,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确立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希望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又培养其用数学的能力。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