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规划(第三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员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情分析一、考试内容考试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试,主要内容包括:(1)理论知识: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劳动经济学、劳动法、现代企业管理、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基础知识,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基本专业知识。(2)专业能力: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六大专业知识在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试中所占的比例如下表所示。项目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基础知识30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515第二章招聘与配置1020第三章培训与开发1015第四章绩效管理1015第五章薪酬管理1520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1015合计1001003三、讲解内容1.结合职业标准、培训大纲讲解重难点2.结合历年真题、经典习题剖析常考考点四、指定教材及推荐教辅1.考试教材(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年):(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三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2)《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三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4二、考试题型1.考试模块(1)职业道德、理论考试①考试内容:理论知识(100分)和职业道德(10分)②题型:选择题③题量:125道④答题方式:题卡作答或上机考试⑤成绩折算方法:理论成绩=职业道德成绩+理论知识成绩×90%(2)专业技能考试①考试内容:专业技能(100分)②题型:简答题、计算题、综合题③答题方式:闭卷纸笔作答或上机考试④成绩折算方法:专业技能成绩=专业技能成绩×100%2.评定成绩理论成绩、实操成绩分别达60分,评定成绩为合格,可获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职业资格证书。人力资源规划第一章6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职业标准要求工作内容能力要求相关知识组织信息采集与处理1.能够利用档案记录、调查资料等采集组织信息2.能够整理、汇总和分析组织信息,并撰写调研报告1.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内容2.组织信息管理的原理和要求劳动定额管理1.能够进行工时与产量定额的换算2.能够根据工作要求制定劳动定额1.劳动定额的基本内容2.劳动定额的原理和方法工作岗位调查1.能够运用面谈、书面调查等方式采集岗位信息2.能够运用岗位写实、作业测时、岗位抽样等现场观测方法采集岗位信息1.工作岗位研究的基本概念2.工作岗位调查的基本方法员工与工时统计1.能够对员工的人数及结构进行统计分析2.能够核算员工工时消耗并分析工时利用情况1.员工分类统计的内容2.工作时间统计的内容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与核算1.能够填报人工成本预算2.能够填报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3.能够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费用核算1.人工成本的概念及其构成2.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构成3.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和核算的要求7目录第一节企业组织信息的采集与处理第二节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第三节工作岗位调查第四节企业员工与工时统计第五节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与核算8第一节企业组织信息的采集与处理1、知识要求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内容企业组织信息的特点企业组织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基本原则2、能力要求能够利用档案记录、调查资料等采集组织信息能够整理、汇总和分析组织信息,并撰写调研报告9第一单元企业组织信息的采集10一、人力资源规划概述(重点)(一)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1、广义: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即各项具体的实施计划的统一。人力资源规划(所有HR计划的总称)=战略规划+战术计划(实施计划)112、狭义:指为了实现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的总目标,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并制定正确的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是企业人力资源供求达到平衡,从而实现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过程。12对企业HR的需求进行预测;对企业HR的供给进行预测;采取措施达到企业HR供需平衡。133.人力资源规划的分类按照规划的期限划分:长期规划(T≥5年)短期计划(T≤1年)中期计划(两者之间:1年<T<5年)14【例题1.1.1】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2006年5月二级真题)A.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B.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C.企业人力资源供需预测D.企业人力资源制度规划【答案】C【解析】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2.人力资源规划的类型从规划的期限上看,人力资源规划可区分为长期规划(五年及以上的计划)和短期计划(一年及以内的计划),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期计划。【例题1.1.2】下列属于长期人力资源规划的是()。(2007年11月四级真题)A.二年计划B.三年计划C.四年计划D.五年计划【答案】D【解析】长期规划是指五年及以上的规划。15(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重点)1.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2.组织规划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4.人员规划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人员供需平衡等。5.人力资源费用计划费用计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等。16【例题1.1.3】()事关全局,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2008.5)A.战略规划B.组织规划C.制度规划D.人员规划【答案】A17二、企业组织信息的特点(新加知识点)1、企业信息——指经过加工整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可以被利用又被反作用与生产经营的数据和资料。182、企业信息的特点(1)社会性——来自社会,来源相当广泛(2)流动性——在企业内部及企业外部环境之间流动(3)不规则性——流动过程中具有不规则性(4)连续性——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连续变化(5)新陈代谢性——淘汰滞后,增添新内容(6)浓缩性——去粗取静、去伪存真(7)替代性—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资源,可替代人、财、物19三、企业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基本原则(理解):(1)准确性原则——实事求是、客观真实(2)系统性原则——分类整理、系统完整(3)针对性原则——有的放矢、目的明确(4)及时性原则——迅速采集、及时处理(5)适用性原则——需求不同、类型不同(6)经济性原则——节约成本、提高效用20【能力要求】一、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程序(重点)(一)调研准备阶段1.初步情况分析。初步情况分析是指调研人员对本部门、本企业已掌握的相关信息进行初步分析,了解情况,提出假设的调研主题。要求企业和部门在提供信息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尽可能突出重点,抓住问题的要害。2.非正式调研。非正式调研是指对假设的调研主题展开调查,发现新问题,淘汰旧问题,探求真正的问题所在。3.确定调研目标。调研目标的确定是指在初步情况分析和非正式调研之后,逐步缩小调查范围,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项目的重点。(二)正式调研阶段1.相关信息的来源(1)原始资料。原始资料又称第一手资料,或初级资料,是指调研人员自己采集的资料。(2)二手资料。二手资料又称次级资料,是指经过别人采集、整理和初步分析过的资料。这种资料通过机关、企业等单位或报纸杂志获得,成本低,但很可能失实,或由于时间、地点、条件变化而使资料失去使用价值。212.选择抽样方法,设计调查问卷理想的调查问卷和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法,是调研顺利进行的保证。调查问卷应根据调查内容而设置,要求做到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内容简单、明确,所提的问题不宜太长、太繁,要便于被调查者回答,尽可能让被调查者用“√”或“×”来回答,这样也便于数据的统计、处理和分析。3.实地调查实地调查又称现场调查,是指到现场去调查,以获取第一手资料。【例题1.1.3】(简答题)请简述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程序。(2007年11月四级真题)22二、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方法(重点)(一)档案记录法1.档案记录法的含义档案记录法是指向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或档案管理人员了解组织过去的建设、运行状况以及关于重大事件或决策的档案记录的方法。2.档案记录法信息采集的内容档案记录法可用于采集组织过去的决策机构效果、决策效率、决策效果、执行效率、文件审批效率和文件传递效率。(1)决策机构的效果。指从接到一项要求或一项情报,到开始正式研究的时间。(2)决策效率。指接到相关情报后做出决策的时间。(3)决策效果。指因采取该项决策而给企业带来的收益。(4)执行效率。指在某个问题决定后,从开始执行到取得执行结果的时间。现实中,为了提高不同项目间执行效率的可比性,可按决策执行的复杂程度进行分类,并根据实际数据,订出标准。23(5)文件审批效率。指一项报告或其他文件从转到负责人手中到批复的时间。这也应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重要性和需要调查研究的时间,订出几种标准。对于重大问题应计算延误的损失。(6)文件传递效率。指文件从发出单位至到达接收单位的时间,主要是企业内部文件的传递效率。24(二)调查研究法(重点中的重点)1.询问法(1)询问法的含义询问法是指调查者通过询问的方式向被调查者展开调查的方法。它要求调查者事先拟定出具体的调研提纲,然后根据提纲向被调查者展开询问,采集相关信息。(2)询问法的类型根据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接触方式方法的不同,询问法可以分为:当面调查询问法、电话调查法、会议调查询问法、邮寄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等。①当面调查询问法a.含义:当面调查询问法又称面谈调查询问法,是指调查者当面向被调查者展开询问的方法。通过当面调查询问了解他们的观点,观察他们的反应。b.优点:机动灵活,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调查者可以直接、深入地了解被调查者的真实观点,采集到的资料比较全面、可靠。c.缺点:耗时长;成本高;调查结果易受调查者的主观因素影响,对调查者的素质要求较高;调查范围较窄,采集到的信息不具代表性。d.适用范围:适用于采集内容比较复杂,要求比较细致的信息。25②电话调查法a.含义:电话调查法又称电话询问法,指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对组织人员展开询问的方法。b.优点:成本低,速度快,调查面广、量大,还能设置统一的调查询问表格,采集到的数据便于统计处理。c.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要及时采集的一些简单信息,尤其是在只要了解被调查者对某种情况的看法,如是与非、好与差、正确与错误、要与不要等简单问题的情况下。③会议调查询问法a.含义:会议调查询问法是指调查单位或调查者邀请被调查对象(一般十几个人),在约定的时间、地点集中,以会议的方式展开调查的方法,如座谈会。b.优点:调查者可以直接倾听被调查者的观点;调研双方有互动的机会;与当面调查询问法相比,花费的时间和费用较低,效率较高。c.缺点: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与会人员较多,被调查者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互动过程中,被调查者易受他人影响。会议调查询问法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议组织者的组织能力、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因此调查者会前要有充分准备,拟好调研提纲,才能使调查会收到较好的效果。d.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学者、专家或企业高层人士的调查。26④邮寄调查法a.含义:邮寄调查法又称函件询问法,或函件调查法,是指调查者通过信函邮寄的方式,把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发送给被调查者展开调查的方法。b.优点:成本低;不受行业和区域的限制,调查面广、量大,采集到的信息广泛、全面;不受时间限制,被调查者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深入的思考。c.缺点:邮寄往返麻烦,耗时长,回收率低,有时甚至

1 / 2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