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自动化及仪表第九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九章计算机控制系统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自动化系定义:计算机控制就是利用计算机实现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10.3可编程控制器本章主要内容:10.1概述10.2集散控制系统10.4现场总线控制系统10.5综合自动化系统10.1概述10.1.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数/模转换器数/模转换器多路采样保持器┆数字控制器测量保持器模/数转换器保持器┆执行器执行器┆测量生产过程┆━给定值图9-1计算机控制系统框图组成:被控对象、测量变送、控制器及执行器图9-2计算机控制系统典型结构图数/模转换器采样保持器数字控制器测量变送模/数转换器保持器执行器━给定值多路开关对象被控变量数字计算机连续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相似点:组成相同不同点:模拟控制器数字控制器多路开关、采样保持器、A/D、D/A10.1.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DDCDCSPLCFCSCIMSCIPS图9-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最初:DDC——直接数字控制系统(集中控制系统)20世纪70年代:DCS——集散控制系统(集中管理、分散控制)20世纪60年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0世纪末: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目前及未来: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PS——计算机集成过程系统10.2集散控制系统10.2.0基本概念定义:集散控制系统又称为分散型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System),简称为DCS系统,是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该系统将若干台微机分散应用于过程控制,全部信息通过通信网络由上位管理机监控,实现最优化控制,通过CRT装置、通信总线、键盘、打印机等进行集中操作、显示和报警。10.2.1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主要特征: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经营管理级生产管理级控制管理级过程控制级图9-4DCS的结构层次(1)分级递阶结构这种结构从系统工程出发,考虑功能分散、危险分散、提高可靠性、强化系统应用灵活性、减少设备的复杂性与投资成本,并且便于维修和技术更新等优化选择而得出的。过程控制级:根据上层决策直接控制生产。控制管理级:对生产过程实现集中操作和统一管理。生产管理级:承担最优化任务经营管理级:全面的综合型经营管理和决策每一级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形成金字塔结构。同一级的各决策子系统可同时对下级施加作用,同时又受上级的干预,子系统可通过上级互相交换信息。经营管理级生产管理级控制管理级过程控制级图9-4DCS的结构层次(2)采用微机智能技术DCS采用了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智能技术”,成为计算机应用最完善、最丰富的领域。现场控制单元、过程输入输出接口、数据通信等均采用微处理器,可以实现自适应、自诊断和自检测等“智能”控制过程。(3)丰富的功能软件包DCS具有丰富的功能软件包,它能提供控制运算、过程监视、组态、报表打印和信息检索等功能。(4)采用局部网络通信技术DCS的数据通信采用工业局域网络技术进行通信,传输实时控制信息,进行全系统信息综合管理,并对分散的现场控制单元、人机接口进行控制和操作管理。大多采用光纤传输媒质,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通信协议已开始向标准化前进,如采用IEEE802.3、IEEE802.4等。(5)友善的人机接口(6)高可靠性硬件、软件采用冗余技术10.2.2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第一个集散控制系统——TDC2000:1975年,美国Honeywell三个时期:•初创期(1975~1980)•成熟期(1980~1985)•扩展期(1985年以后)初创期:该时期的DCS系统是一个具有许多微处理机的分级控制系统,它采用分散的控制设备来适应分散的生产过程,通过高速数据通道将系统各个单元联系起来。其通信系统是一初、中级的局部网络,全系统由一个通信指挥器指挥和协调。初创期具有代表性的DCS系统有Spectrum(Foxboro公司)、Network(贝利公司)、Centum(日本横河公司)成熟期:该时期的DCS系统从原来单纯的工业控制向生产管理自动化发展。大规模IC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DCS系统在扩大功能、数据通信以及工业自动化信息管理等方面有所提高,形成第二代DCS系统。成熟期具有代表性的DCS系统有TDC3000(Honeywell公司)、PROVOX(Fisher)、MCS(贝利公司)、YEWPACK-MARKII(日本横河公司)等扩展期:该时期的DCS系统增加了综合信息管理层,把过程控制、监督控制、管理调度有机结合在一起,采用专家系统、MAP标准(一种ISO开放互连OSI结构基础上的加工自动化协议)以及引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扩展期DCS的特点是综合化、开放化和现场级的智能化。综合化包括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纵向方面加强管理功能,包括从原料进厂到生产设计、计划进度、质量检查、成品包装、出厂以及供销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横向方面则形成过程自动化与顺序控制、电机控制相结合的计算机、仪表、电器综合控制系统。开放化是DCS按照国际统一标准组成“开放”的系统网络,便于不同公司生产的DCS产品之间方便地进行通信。现场级的智能化是指现场传感器或变送器智能化,现场仪表可以由现场通信器或系统的工作站进行远程访问、组态、调零、调量程及自动标定。传感器输出的数字信号直接在现场仪表的通信网络上传递。扩展期具有代表性的DCS系统有TDC3000UCN,CENTUM-XL,I/ASeries(Foxboro)。这一时期DCS的基本组成与第二代相比变化不大,但它的LAN采用MAP协议或与MAP兼容的协议,各个节点工作站软、硬件功能均有所加强,现场级智能仪表也有发展。MAP[MobileApplicationPart]是NO.7信令系统的应用层协议。MAP的主要功能是在MSC和HLR、VLR、EIR等网络数据库之间交换与电路无关的数据和指令,从而支持移动用户漫游、频道切换和用户鉴权等网络功能。10.2.3集散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1)DCS的基本构成CRT操作站(操作员接口)管理计算机过程控制单元过程控制单元过程接口单元过程…通信系统过程控制单元(PCU):又称为现场控制单元、现场控制站、基本控制器、多功能控制器等。其组成有:CPU、ROM/RAM、I/O、A/D、D/A等。它可以控制一个或多个回路,具有较强的运算和控制功能,并可以进行连续控制和顺序控制。图9-5DCS的基本结构过程接口单元(PIU):又称为过程输入输出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现场监视站、I/O扩展单元等。它的组成与过程控制单元类似,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据采集设备,负责采集非控制变量数据,并将其数据经过通信系统传递给CRT操作站或上位管理计算机。CRT操作站:是DCS的人-机接口,由CRT、微机、键盘、打印机、存储器、通信控制器等组成。可以显示:生产总貌和系统主要参数、每个回路的详细控制情况、当前的和历史的数据、曲线等。在操作站上可以通过键盘发出操作指令,进行回路组态、调整参数、控制外设。CRT操作站还有自诊断、报警功能。上位管理机:是DCS的主计算机,它通过通信系统与各个工作站联系,综合管理全系统的所有信息,能对整个系统起到优化控制和管理作用。通信系统:是具有高速通信能力的信息总线,可由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构成。早期的集散系统采用专门的通信标准或通信协议,系统兼容和互连性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工厂自动化协议集团(MAP)为不同层次网络制定了相应的标准。(2)DCS的硬件、软件组态DCS的硬件组态:依据:系统规模及控制要求。包括通信系统、人机接口、过程接口和电源系统的选择等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①满足系统的控制要求,性能价格比最佳②系统在未来的定位③操作人员的易操作性、系统的易维护性等DCS的软件组态:是在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的基础上,用软件组态方式将系统提供的功能块连结起来达到过程控制的要求。应用软件组态方式:①直接经DCS操作站组态②通过填写表格组态③利用PC机进行组态应用软件的组态包括:网络组态、文件组态、数据点组态、用户画面、自由格式报表和键定义组态、区域数据库和控制程序的编制等。10.3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Controller,PC)早期主要用于逻辑控制,习惯上称之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简称PLC。10.3.1概述(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①初创阶段:从1969年DEC公司推出第一台PLC(PDP-14)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该阶段产品主要用于逻辑运算、计时、计数。②扩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扩展了数据传送、数据的比较和运算、模拟量的运算等功能。③通信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PLC在通信方面得到了发展,形成了分布式的通信网络系统。缺点是产品互通难。④开放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2)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优点)①高可靠性:PLC的主要特点。它在软、硬件方面采取了一些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②易操作性:操作、维修、编程③灵活性:表现在编程、扩展、操作三个方面④机电一体化:PLC是专门为工业过程控制而设计的控制设备。成为当今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过程控制领域的主要控制设备。(3)PLC的分类按结构形式可将PLC分为两大类:一体化结构、模块化结构一类(一体化结构):CPU、电源、I/O接口、通信接口等都集成在一个机壳内的一体化结构,如下图所示,小型及超小型的PLC系统用此结构电源其他外设通信接口CPUI/O接口电池ROMRAM上位机测量仪表AIDIAODO执行器┇┇┇┇9-6一体化PLC结构示意图另一类(模块化结构):各种模块在结构上是相互独立的,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块,安装在固定的机架或导轨上,构成一个完整的PLC应用系统,如下图所示。大、中型PLC系统一般采用此类结构。增强了数据处理能力和网络通信能力,可构成大规模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复杂程度较高的自动控制,并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替代DCS以实现更广泛的自动化功能。电源模块CPU模块通信接口模块智能I/O模块……I/O模块I/O模块系统总线电源线9-7模块化PLC结构示意图(4)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主要功能①开关逻辑和顺序控制:最主要功能②模拟控制:过程控制点数较少,开关量控制较多时。采用模拟输入输出卡件来实现模拟量的控制运算。③信号联锁:信号联锁是安全生产的保证,高可靠性的PLC在信号联锁系统中发挥了很大作用。④通信:PLC可作为下位机与上位机或同级的PLC进行通信,完成数据处理和信息交换,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信息控制和管理。(5)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方向随着计算机综合技术的发展和工业自动化内涵的不断延伸,PLC的结构和功能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扩充。实现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的结合,以不同厂家的产品构成开放型的控制系统是自动化系统主要的发展理念之一。长期以来PLC走的是专有化的道路,这使得其成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制约因素。目前,绝大多数PLC不属于开放系统,寻求开放型的硬件或软件平台成了当今PLC的主要发展目标。10.3.2PLC基本组成PLC基本组成包括:CPU、通信接口、外设接口、I/O接口等。模块化PLC的应用更广泛,它在系统配置上更灵活,用户可以根据规模和设计要求进行配置,模块与模块之间通过外部总线连接,如下图所示电源模块CPU模块通信接口模块智能I/O模块……I/O模块I/O模块系统总线电源线9-7模块化PLC结构示意图在模块化PLC系统中,一组基本的功能模块可以构成一个机架,CPU模块所在的机架通常称为中央机架,其他机架称为扩展机架。根据安装位置的不同,机架的扩展方式又分为本地连接扩展和远程连接扩展两种。前者要求所有机架都集中安装在一起,机架与机架间的连接距离通常在数米之内;后者一般通过光

1 / 8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