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复习课教案田小龙教学目标知识方面----高考考点(1)家庭消费的内容(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3)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能力方面----理论联系实际(1)联系课本中的实际事例(2)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例(3)联系国内外重大时事觉悟方面----学科内知识渗透树立法律意识和公德观念(1)用生产和消费关系的原理来分析国家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必要性(2)用两分法看待家庭生活消费的内容是否全面(3)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家庭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和人口数量的关系。2(4)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5)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渗透了辨证观点。(6)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依法治国相联系,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教学重点(1)联系实际对家庭消费内容进行准确划分和归类(2)生产和消费的辨证关系(3)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4)消费者权利的主要内容、权利保护的形式和途径教学难点适度消费教学方法归纳法综合分析法示例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3【课程导入】经济常识基础知识部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狭义)3、4课企业问题产业问题5、6课财政税收问题金融问题离不开特定的场所商品服务市场国民收入分配的用途之一公共消费个人消费居民消费【课程讲授】第一部分2007年高考知识点梳理(一)家庭消费的内容1、家庭消费的含义家庭消费又叫居民消费或生活消费,包括公共消费和个4人消费,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吃饭穿衣、文化娱乐等活动,对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消费。家庭消费的作用是个人需要得到了满足,而消费的结果是生产出了人的体力和智力,生产出了劳动力。生产消费:生产资料目的:生产和发展消费方式:吃饭穿衣、文化娱乐等活动生活消费客体:消费资料和服务主体:个人或家庭过程: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结果:生产出了人的体力和智力、生产出了劳动力2、家庭消费的内容(1)家庭消费按内容可以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所谓物质生活消费主要是指吃、穿、住、用、行的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主要是指学习、休闲、娱乐费用、子女的教育费用等各种消费;劳5务消费主要指花钱购买的各种服务。这三种消费的内容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2)按照消费的目的,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是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最起码的物质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则是家庭生活中用于满足人们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所需要的消费;而享受资料消费则是指人们在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消费。3.家庭消费的两种分类方法的区别(1)分类依据不同。把家庭消费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是按照消费的内容划分的;把家庭消费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则是按消费的目的划分的。(2)两种分类方法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物质生活消费中用于满足人们生存所必需的消费部分,属于生存资料消费,其中还有的是用于满足人们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这部分则属于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6生存资料消费,除包括必要的物质生活消费外,还包括有关的劳务消费,而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的满足,不仅需要精神文化消费和劳务消费,也需要物质生活消费。4、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①根本制约因素。家庭消费是由低级向高级层次递进发展的,它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收入比较小的时候,首先只能满足根本的生存需要;经济发展了,收入提高了,发展和享受方面的消费就会逐步增加。.从居民家庭消费的根本上说,是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②其它因素影响。具体影响家庭消费因素有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和人口数量等多方面的因素。家庭消费虽然只是单个家庭行为,但是它决不是个人生活的小事,而是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大事。家庭消费是由生产决定的。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生产创造出消费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种类、质量。一句话,7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消费对生产和其它各个环节也起着重要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5、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含义狭义的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消费品(包括劳务)的数量,反映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实际满足程度。它可以用人均多少粮食、猪肉、食油等实物来表现;也可以用人均消费额多少元等货币来表现。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数量,而且包括消费品的质量。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其中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又称为恩格尔系数。6.正确认识两个“系数”(1)恩格尔系数。衡量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状况的重要指标。因德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恩格尔最先提出而得名。统计学中指家庭用于食品的支出与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值。一般地说,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食品支出的比重越小,表明生活水平越高。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随着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1994年第一8次降至50%以下之后,每年都在逐步下降。2005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7%和45.5%,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趋向合理化,家庭消费水平开始向比较高的层次发展。(2)基尼系数。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重要指标。因由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提出而得名。计算基尼系数有三种方法,一是按家庭总收入计算,二是按家庭人均收入但以家庭为单位计算,三是按家庭人均收入但以个人为单位加权平均计算。计算结果在0与1之间。系数数值越大,表明收入分配的不平均程度越高;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3至0.4之间表示收入差距相对合理,0.4以上表示收入差距偏大。我国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1978年是0.16,到2005年逼近到0.47。7.走出认识误区(1)认为“扩大内需就是要扩大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简析】扩大内需就是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调整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拓宽国内市场,培育消费热点,9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包括扩大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2)认为“消费总是对生产起推动作用”。【简析】正确的消费是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条件。它能带动新产业的形成,能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调节生产。消费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认为“家庭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简析】(1)收人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家庭收人水平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也会相应提高。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收人。(2)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家庭人口数量,也是影响家庭消费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倘若物价持续走高,家庭供养人口增多,即使家庭收人增多,家庭消费水平也不一定会提高。(3)从根本上说,家庭消费水平,受社会经济水平的制约。要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10(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是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造自然,创造适合人们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过程。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需要对物质资料的使用和消耗,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通常所说的消费是指生活消费,即家庭消费或居民消费。(2)生产和消费是再生产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一方面,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家庭消费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质量,都是通过生产创造出来的。另一方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按照这种需要进行生产,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决定条件。②消费为生产创造出的新的劳动力。家庭消费起着生产人的体力、智力的作用,可以产生新的劳动力。消费水11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劳动者的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等,且影响到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消费调节着生产。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只有被用于消费,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如果产品没有被人们消费,或始终卖不出去,生产就要受到影响,而且也造成资源的浪费。消费市场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对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具有极大影响。生产经营者必须密切注意市场行情的变化,生产经营适销对路的产品。④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会使人们产生新的需求。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促进生产的更大发展。总之,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消费水平相应提高。目前,更要注意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适当刺激消费,活跃市场,以推动生产发展。如下图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决12定消费水平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决定生产消费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消费调节着生产消费是生产的动力2.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是使生产过程最终实现的条件,消费能带动新的产业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人们不能人为地抑制消费,不能使消费滞后,而应当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提高消费水平,使消费和生产协调发展。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3首先,要坚持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的原则,即家庭生活消费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要量入为出,不随波逐流,不铺张浪费,不盲目攀比,不搞超前消费、一步到位消费、崇洋消费。其次,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在注重物质消费的同时,注重精神消费。在保持人的生理健康的同时,注重精神消费以增进人的精神健康,使人的生理和心理同步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再次,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要彻底改变愚昧、无知、不文明、不卫生的消费习惯,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最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勤俭节约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消费观念问题,它还是一种社会风气和道德修养。青少年是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时期,奢华的消费习惯,容易养成好吃懒做、贪图享受的坏习惯;过分优裕的生活会使青少年玩物丧志,缺乏进取心,丧失克服困难、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勇气。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可以锤炼青少年的意志,陶冶青少年的情操,对道14德品质的修养,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都有很大的好处。3.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整个社会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一方面,生产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和主导作用;一定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以及它们的结构和方式;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另一方面,分配、交换、消费反过来影响生产,制约生产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总之,四个环节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4.正确认识适度消费①适度消费包含两层意思,即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适度”的“度”,是指家庭消费要以国情为度,与国情相适应;要以家情为度,与家情相适应。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说,家庭消费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此外,家庭消费还受家庭收入水平、人口数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15②所谓超前消费,就是消费行为背离了自己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在明知自己无力消费的情况下硬与别人盲目攀比。它以追求享受为目的,以消费高品牌、高档次的商品为特点,是一种不顾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收入的多少而盲目攀比、不计后果的消费方式。它败坏社会风气,在经济上会造成虚假社会需求,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要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③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消费对生产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适度消费并不意味着人为地去抑制消费。如果有消费能力的情况下不去消费,或借口提倡勤俭节约、反对超前消费和高档消费而有钱不花,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适度消费并不只是反对超前消费一个方面,抑制消费的行为也不属于适度消费。在对待适度消费的问题上,要注意防止走极端和片面化。④信用消费不一定就是超前消费。信用消费就是得到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后,不立即付钱而是承诺将来付钱的做法,也就是“先买货,后付钱”的16一种消费方法。对信用消费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超前消费,如果对自己收入能力的判断符合实际,能够一次还清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