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相关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相关研究2015年11月分享人:郑宇君1公司治理相关论述2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相关论述3英文文献赏析TableofContents内容大纲一、公司治理相关论述公司治理内涵界定模式分析影响因素(一)内涵界定据文献检索所知,“公司治理”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文献中的时间是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在这之前,iWlliamson(威廉姆森)(1975)曾提出了“治理结构”(governancestureutre)概念,可以说与公司治理的概念已相当接近。如果从思想渊源上看,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一书中认为,股份公司中的经理人员,使用别人而不是自己的钱财,不可能期望他们会有像私人公司合伙人那样的警觉性去管理企业……因此,在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或多或少地,疏忽大意和奢侈浪费的事总是会流行。这实际上己触及到了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即代理问题,它源于经理人员与投资者之间潜在的利益不一致性。起源(一)内涵界定到了20世纪初,伴随规模巨大的开放型公司的大量出现,这一问题已相当突出,所以伯利和米恩斯(1937)在《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中直言,管理者权力的增大有损害资本所有者利益的危险。他们担心,由于正在发生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持续分离—这种分离在美国特别明显,可能会使管理者对公司进行掠夺。从那时开始,人们普遍相信经理人与股东之间存在着利益背离这一事实。许多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股东如何有效地控制和监督经理人员行为的问题,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大量地涌现。关于开放型公众持股公司的主要缺点,即产生于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代理问题,Jensen(詹森)和Meekling(麦克林)(1976)在其经典性的论文中,通过讨论公司价值与经理人员股票所有权之间的关系而首次将它纳入了公司价值(corpoartevaluiaton)的分析范畴。他们认为,经理人员有激励去消费薪金外特权享有的东西,有激励去采取有利于自己而损害外部股东利益的投融资政策。尽管存在这种代理问题,但一般的融资理论总还是假定,股东财富的最大化是公司企业的唯一目标,即公司管理总是以所有股东的最大利益为准绳。其暗含的前提是,市场和制度安排会迫使经理人员不致背离价值最大化行为过远。这些约束力包括产品市场的竞争压力、经理人员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公司控制权市场。进一步地,对经理行为的监督可以通过建立董事会的办法来实施(Fama和Jensen,1983)。同样,经理人员的薪金补偿计划安排也可以提供额外的激励,以使潜在的利益背离趋于一致。这样,就有了“一揽子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手段”(Fama,1980),它们相互替代或相互补充,共同用以对管理行为实施限制。发展(一)内涵界定公司治理也译作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机制。国内外学者由于分析和强调问题的角度不同,加之公司治理这一概念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对公司治理所下的定义有较大的差别。费方域(1998)在《企业的产权分析》一书中,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公司治理的不同定义,现将这些定义进行比较、综合和概括,分述如下:1.把公司治理看作一种制度安排2.把公司治理看作是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之间的相互作用3.把公司治理定义为组织结构4.把公司治理看作是一种决策机制国内外学者公司治理概念界定Mayercoiln(1995)把公司治理定义为:“公司赖以代表和服务于它的投资者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包括从公司董事会到执行人员激励计划的一切东西……公司治理的需求随市场经济中现代股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而产生。”钱颖一(1995)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在经济学家看来,公司治理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投资者(股东和贷款人)、经理人、职工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联盟中实现经济利益。公司治理包括:(1)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2)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和职工;(3)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一般而言,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利用这些制度安排的互补性质,并选择一种结构来减低代理人的成本。”概念界定一:把公司治理看作一种制度安排(一)内涵界定(一)内涵界定概念界定二:把公司治理看作是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之间的相互作用Cohcran和Wartick(1998)指出:“公司治理包括在高级管理阶层、股东、董事会和公司其他的有关利益人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构成公司治理的核心是:(1)谁从公司决策/高级管理阶层的行动中受益?(2)谁应该从公司决策/高级管理阶层的行动中受益?当在`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不一致时,一个公司治理问题就会出现。”为了进一步阐明公司治理中包含的问题,他们引述了Buchhofz的论述,将公司治理分为四个要素:管理阶层有有限控制权;董事过分屈从于管理阶层;工人在企业管理上没有发言权;政府注册规定过于宽容。每个要素关注的对象是这些有关利益人集团中的一个,如上,则分别是股东、董事会、工人和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可以分别是股东参与、重构董事会、扩大工人民主和严格政府管理。cochran和Wartick(1998)认为:“理解公司治理中包含的问题,是回答公司治理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一种方式。”概念界定三:把公司治理定义为组织结构(一)内涵界定吴敬琏(1994)指出:“所谓公司治理,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以及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一)内涵界定概念界定四:把公司治理看作是一种决策机制Hart(1995a)提出了公司治理分析框架,认为只要存在以下两个条件,公司治理问题就必然会在一个组织中产生。一是代理问题,具体说是公司组织成员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二是交易费用之大使代理问题不可能通过和约解决。在无代理关系情况下,企业每个人都会被指挥去追求企业利润和市场价值的最大化,或者去追求最小成本。每个人的努力和其他各种成本可以直接得到补偿,因此不需要激励机制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也不需要公司治理结构去解决争端,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争端。如果出现代理问题并且合约不完全,则公司治理结构就至关重要。签订委托代理合约是需要费用的,如果这些交易费用存在,所有当事人将不能签订完全的合约,而只能签订不完全的合约。合约不完全则意味着合约模棱两可,当新的信息出现,合约将被重新谈判,不会引起法律争端。“治理结构被看作是一个决策机制,而这些决策在初始合约中没有明确设定。更准确地说,治理结构分配公司非人力资本的剩余控制权,即资产使用权如果在初始合约中没有详尽设定的话,治理结构决定其如何使用。”(二)模式分析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的实践来看,公司治理可以分为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的股东主权模式和日德为代表的共同治理模式(共同治理在日本指股权与债权共同治理,在德国还要加上雇员的参与)。产生这两大模式差异的基础是其融资结构,在英美国家,公司资产中以股本为主,从而形成以股东治理为主的股东主权模式;而在日德国家的融资结构中,公司资产负债率很高,而且银行往往集股东与债权人为一身,这就产生了股权与债权共同治理的模式。(二)模式分析图表来源:宋增基(2003)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理论与实证研究(三)影响因素一.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决定了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进而决定了整个内部监控机制的构成和运作二.公司董事会:公司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制度得以较好发挥作用的中心课题和重要保障。三.融资结构: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融资结构,公司融资结构是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博弈的结果,是公司治理安排的核心内容。四经理人报酬:报酬在激励约束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立有效的经理人报酬激励机制,是降低代理成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相关论述(一)(二)理论基础研究综述公司治理构成要素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三)完善企业公司治理的建议(一)理论基础公司治理相关理论企业绩效相关理论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相关理论(一)理论基础公司治理相关理论两权分离理论两权分离理论即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理论,是随着股份公司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对股份公司主要特征的描述。在业主制或合伙制这样传统的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是合一的,所以,企业经营管理的动力机制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而在股份公司这种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与控制权是分离的,这时,企业经营管理的动力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较早认识到这一问题的是亚当·斯密,二十世纪初,凡勃伦也论述到两权分离问题,但对这一问题进行充分论证的是贝利和米恩斯1933年合著的《现代公司与私有产权》一书及钱德勒1977年出版的的管理史名著《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亚当·斯密::两权分离型股份公司是低效率的凡勃伦::两权分离使控制权转移到经济工程师手中,他们能致力于的产出提高贝利和米恩斯:到二十年代末,股权分散使“两权分离”成为普遍现象钱德勒:到六十年代中期,股权分散的加剧和管理的专业化使得“两权分离”更加普遍(一)理论基础公司治理相关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股份公司的出现使得公司的产权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两权分离的直接经济后果便是委托一一代理问题。20世纪70年代詹森和麦克林最早定义了委托代理关系,他们认为委托代理关系就是代理人根据委托人的利益进行活动,而委托人应当授予代理人相应权限的契约关系。而伯利和米恩斯对委托人和代理人效用函数冲突的经济学分析则是奠定了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并指出了代理人问题。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背离是指由于经营者的目标与所有者的目标存在异质性,经营者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显然经营者效用函数并不在完全程度上和股东即所有者的效用函数一致,甚至是完全背离的。例如经营者追求的较高的在职消费、为满足薪酬计划采取舞弊手段、监守自盗等。由于经营者与所有者效用函数的差异,经营者即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侵烛股东利益的风险是无法避免的。除此之外,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存在着交易费用,委托人无法获得完整真实的信息,因此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即经营者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股东的利益。因此需要一种机制发挥作用来协调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公司治理机制应运而生来应对代理人问题。然而,委托代理理论有其无法回避的缺陷:委托人的模糊与缺位。其委托人主体资格仅仅限于股东。正如前所述,委托代理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股东至上原则,终极目标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显然,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的公司治理是狭义的公司治理,出发点就是最大限度的解决代理人问题,其主要范畴便是通过一种纵向控制监督约束激励的机制来协调股东、董事会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通过制度安排的手段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强调企业所有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张维迎(曾指出,狭义地讲,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显然狭义的公司治理更加关注的是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对管理者的控制监督,即公司的内部治理:控制架构和薪酬激励。(一)理论基础公司治理相关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相对于委托代理理论排斥了其他人作为委托者的资格,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是对公司治理理论的拓展,是由斯蒂格利茨最早进6y行了系统性的阐述,他认为公司所有者应当是广义上的,即不仅仅是公司的股东还包括一个广泛意义上的利益相关集团,除股东之外还应当包括供应商、顾客、员工、社区等等。与公司经营有着直接利害关系的主体为直接利益相关者例如股东、职工等。而间接利害关系的主体为间接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社区等。也就是说委托者应当是广义上的,这正是弥补了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人的模糊与缺位问题,对委托人的范畴给出了明确和广泛的定义。而这种突破也正是伴随着对股东至上原则的背弃产生的。张五常(1983

1 / 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