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消费偏好与消费者均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消费偏好与消费者均衡一、消费者偏好1、效用理论(1)效用的概念人们之所以消费商品和劳务,是因为人们从消费中能够获得满足和快乐,食物可以充饥、艺术可以使人获得美和享受。经济学上一般将物品和劳务能够满足人欲望或需要的能力,或者是人们从消费物品和劳务中得到的满足称为效用。一种物品给人们带来的满足程度,效用的大小往往是主观的,因人、因时而异。例如:在沙漠中跋涉和身处山泉中的人对水的效用评价大相径庭。在效用大小度量上,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理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一般认为效用是可以用具体数值计量和加总的,其大小可以用1,2,3,……衡量。但是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很难对不同人之间效用大小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许多经济学家提出序数效用论的概念,认为效用之间不可度量,只能根据偏好的程度进行排序,排列出第一、第二……等等。(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TU)指的是消费者从消费物品和劳务中,所获得总的满足程度,一般来说,消费的物品越多,其总效用越大。边际效用(MU)指的是消费者从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在对商品的消费中,随着该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起初人们对该种商品的满足程度不断增加,但达到一定点后,满足程度将出现下降。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大小是和物品的消费量联系在一起的。表4.1以食品为例,给出了与一定消费量相对应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4.1所示,随着消费者对食品的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在减少的,我们可以将表4.1转化为图形的形式(如图4.1所示)。图4.1表明,随着食品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边际效用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边际效用向右下方倾斜,一般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的是在消费者对其它商品消费量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商品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随着这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我们下面用简单的高等数学知识来描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假设商品X的效用函数为:TU=U(X)(4.1)则边际效用函数为:(4.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表示为:(4.3)(4.4)效用函数的一阶导数是大于零的,表示总效用随消费量X增加而变大;而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小于零,就说明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专栏4—1:效用理论及其发展在效用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三次有重要意义的重心转移,即:从质的分析向量的分析转移,从基数效用论向序数效用论的转移,从个量分析向总量分析的转移。1、效用理论从质的分析向量的分析转移经济理论要成为科学,必须首先形成对该领域基本范畴的合理抽象。从17世纪开始,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的经济学家就开始不断地探索效用的质的规定性。人的需要和欲望,历来是许多经济学家思想的发端。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认为: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每个有理性的人都为自身谋求最大幸福是人性的某种规定性。边沁的这一功利原理和自利原理,为西方效用理论奠定了哲学基础。其后,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定义效用:加里安尼在他的著作《商业与管理》中,从物品的稀缺性论述效用,他认为效用随物品的稀缺性而变化,稀缺的物品往往具有最大的效用;萨伊从人的需求来分析效用,指出物品满足人们需要的内在力量叫效用,人力创造的不是物质而是效用;西尼尔则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考察效用,把效用归结为人的主观感受,效用的大小取决于商品供求关系,效用随供给的增加而减少;还有经济学家从时间的角度,从生理规律的角度阐述效用。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发展阶段。经济学家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出发,强调资本积累,主张节制消费。同时由于人的主观感受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因而从人和物的关系来界定效用的质是自然而然的事。至于对效用的量的分析,尽管许多经济学家曾涉及到,也得出了“欲望递减”等有价值的原则,也是支离破碎、含混不清的,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因此,效用理论仅仅在概念上徘徊。但是,从质的分析向量的分析转移是认识发展的必然,数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在这里起了催化剂的作用。牛顿和莱布尼兹所创立的微积分学直接媒介了边际革命的兴起,数学方法作为崭新的方法论进入了经济学领域。杰文斯把经济学看成“痛苦和快乐的微积分学”,边际分析成了经济分析的利器。同时,心理学领域也获得很大发展,并且直接为经济学所借鉴。“维伯—菲希奈法则”为效用递减规律奠定了心理学基础。约·穆勒把欲望、动机等心理因素引入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标志着对人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深度。19世纪70年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的资本主义过渡。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由于未能合理地解决利润与价值规律的关系和平均利润与价值规律的关系两大难题,已远远落后于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并且最终全面崩溃,经济学内部发生了深刻的危机。在这种背景下,效用理论得以迅速发展,其重心向量的分析转移。戈森是边际革命的先驱,他强调经济理论的数学推导,以追求最大效用为出发点,利用数学工具,特别是几何图形研究效用理论,得出了消费过程中效用的变化规律: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即戈森第一定律。在此基础上,他寻求扩大效用总量和达到效用总量最大的途径,归结出了个人消费者均衡原则,即戈森第二定律。事实上,他已提出了边际效用理论的全部重要概念。奥地利学派采用抽象演绎法,从边际效用来探求效用量的规定性。在心理分析的基础上,门格尔和维塞尔采用归算论,得出了和戈森相同的结论,庞巴维克使之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数理学派认为数学方法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只有数学才能给经济理论以充分的论证。他们把导数和极限的概念引入经济学,使维塞尔笼统定义的边际效用得到了明确的界定。杰文斯和瓦尔拉建立了效用理论的数学模型:设效用函数为U=f(x)来探讨效用和商品数量的关系。在边际分析的基础上,数理学派从数学上论证了戈森定律。对效用进行量的分析的结果——边际效用论构成了边际主义的核心内容。它是方法论的创新,从此边际分析成了微观经济分析的重要手段。它也使经济学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效用理论不仅是消费理论的基础,还被用来分析生产、交换、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的其它环节,很快取得了在经济领域内的重要地位,成为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从基数效用论向序数效用论的转移数学方法作为科学思维的工具,用来研究经济规律,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边际效用基础的基数效用论,是以效用的可测量和可比较为前提的。因此,边际效用理论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作为主观范畴的效用是不可能精确计量的。杰文斯自己也承认“边际分析中无限分割的前提对消费者而言是毫无意义的”。边际效用论的主观内容和为这种内容提供客观形式的数学方法之间存在着根本性冲突。这种“内容和形式的矛盾”给边际效用理论以最强大的压力,限制了大规模应用数学方法的可能性,也成了效用理论发展的桎梏。理论本身的危机迫使其重心发生转移。为了避开这个矛盾,帕累托没有直接考察效用,而是从消费者偏好某一种商品的直接经验事实出发,分析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态度,提出消费偏好的概念。回避效用在量上的差异:不必精确测度,却反映了效用的连续性。这样,以消费者行为代替消费者感觉,帕累托为效用理论建立了新的理论依据——序数效用论。帕累托把埃奇沃斯提出的契约曲线加以改造,得到一个新的分析工具:无差异曲线。他认为,通过收集偏好随物价变动而变动的资料,可以分析和研究消费者行为,当获得足够的数据时,就可以画出无差异曲线。他对效用最大化实现条件的数学分析和瓦尔拉的结果相比,虽然形式相似,但内容和基本思想都已改变。在无差异曲线的基础上,希克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提出了偏好尺度的概念。实质上是不计算效用数值,根据偏好次序比较效用的大小,从而以“边际替代率”代替了“边际效用”、以“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替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限制线相结合。希克斯不仅分析了消费者均衡,还详细地讨论了需求、收入、价格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收入—消费曲线”和“价格—消费曲线”的研究,得出了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这一结论,对马歇尔的需求规律进行了补充和发挥。但序数效用论也给经济学带来了一个新的难题:如果效用无法计量,经济学家用什么来说明消费者的选择是由偏好或效用最大化决定的呢?因为大多数经济理论最终都是以一个使其偏好或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为基础的,所以,对于发展和检验理论,显然这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效用作为一种主观心理状态虽然观察不到,但我们可以观察消费者的行为;当消费者选择了某一消费品时,他的“偏好”就被“显示”了。因此,经济学家可以通过消费行为来观测和推断消费者内在的行为规范。这就是所谓的“显示偏好理论”。于是,“根据显示偏好的概念和对偏好的几个假定,能够相当确切地找到无差异曲线。”一般认为,从“显示偏好理论”以后,效用的计量问题就完全解决了。因此,从基数效用论到序数效用论,有着深刻的革新意义。从新福利经济学对旧福利经济学的批判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影响。3、从个量分析向总量分析的转移效用理论以人的理性为前提,研究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经济人”的最优选择。几乎所有的消费者行为模型个量分析的最终结果都可归结为消费者均衡。在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信条下,这种追求最大利润或效用的个人分散活动,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被认为会自动趋于和谐、有序、均衡,最终达到全社会的最大效率。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期,社会发展的现实昭示了这种理论的危机。英国经济学家汉内指出:“英国的社会问题——庞大的财富和大众贫困的对比,非常严重,并且由于世界大战而尖锐起来。”社会经济、政治的危机迫切需要经济学为选择政策方案提供指导,于是,研究大多数人的幸福成了一种研究倾向。福利经济学家以改良主义者的身份出现,考察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实现条件——效用理论的重心向总量分析转移。庇古首先以全社会的经济福利为考察对象,建立了完整的福利经济学理论体系。他在边际效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福利的概念:福利是一个人所能获得的所有满足,经济福利是其中可以用货币计量的部分。同时,他把福利和国民收入联系起来,提出了达到社会效用最大化的政策主张:(1)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增加国民收入总量以增加福利;(2)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状况,实行适度的收入均等化。旧福利经济学是建立在基数效用论和马歇尔局部均衡论的基础上的,新福利经济学对其进行了批判的继承。它以序数效用论和一般均衡分析为理论依据,以无差异曲线为工具,从生产和交换两个方面探讨社会福利最大化问题。帕累托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考察集体效用,提出了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条件。但是围绕福利标准问题,形成了不同的见解:卡尔多和希克斯提出了“补偿原则”论,实质上是坚持效率原则,认为只有国民收入较快增长,个人福利才会普遍提高;伯格森和萨谬尔森提出了“社会福利函数”论,认为不能取消对福利状况的价值判断,其思想本质是坚持公平和效率的统一。理论不断向前发展的结果,就是向现实的无限“逼近”。福利经济学总量分析的目的,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尽管消费者行为理论从来被认为是“微观经济学中最为神秘和抽象的部分。”但是,作为效用理论在宏观领域内的延伸,福利经济学的发展,正是理论向现实的“回归”:和凯恩斯经济学互为补充。可以认为:虽然效用理论的发展从没脱离实际,但是只有福利经济学使它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相关链接4‐1经济学中水和钻石的价格之谜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水和钻石的价格难题,那就是:水应当比钻石更值钱吗?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研究不同物品的相对价格如何决定的问题时,就提出过这个问题:根据常识,一个物品的价格决定于它给消费者的效用。但是,水为消费者所必需,水的有无,生死攸关,效用极大,但水的价格很低。而钻石是非必需品,效用有限,价格却非常高。这是为什么?虽然在200年以前,这个难题就困扰着亚当·斯密,但是现代经济学家已经解释了这个难题,并提出了几个答案。最简单的答案就是: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水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于很低的价格水平,而钻石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很高的价格水平。如图4‐2所示。水的需求曲线和钻石的需求曲线形状基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