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兑权证业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备兑权证业务国金证券市场营销中心2012.05231备兑权证介绍备兑权证的发展备兑权证业务开展目录一、备兑权证介绍1.1、备兑权证概述1.2、备兑权证比较1.4、备兑权证分类1.3、构成要素1.1备兑权证概述•备兑权证也称衍生权证,一般由标的证券发行人以外的机构(通常是券商、投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等)发行的一种权证•简单而言,投资人购买备兑认股权证(备兑认沽权证),可以在未来某一行使日,按某一价格购买(卖出)上市公司股票或一篮子股票、股价指数等•投资人实际买进一种权利•属于广义的认股权证,本质上也是期权的一种•行权时,可以采用实物或现金的方式结算定义特点:高杠杆性、时效性、不对称性、避险性股本权证备兑权证发行人由上市公司发行由券商等金融机构发行(可多个)发行目的融资满足市场需求:避险和理财;增收发行方式附在其他证券之上发行单独发行标的物单一股票可以单一股票,也可股票组合或指数等行权方向只有认购权利既有认购权利,也有认沽权利期限一般1-5年一般6个月-2年行权结果股份总量增加股份总量不变结算方式实物结算,给付股票实物或现金结算备兑权证与股本权证比较1.2备兑权证比较股票期权备兑权证发行人无券商等金融机构标的资产单个股票单个股票、一篮子股票、指数卖空可以不可以(但有认沽权证)期限一般最短1个月,最长9个月6个月-2年行使美式期权大多数为欧式期权结算方式实物(证券)实物或现金备兑权证与股票期权比较1.2备兑权证比较备兑权证的构成要素标的资产行权价格行权比例权利金到期日与存续时间行权期限结算方法我国根据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权证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行权比例指一份权证可以购买或卖出的标的证券数量。1.3备兑权证构成要素不同分类方法:按标的物不同:股票权证(单一、组合)、指数权证、债券权证、外币权证等按权利种类不同:认购权证、认沽权证(或认售权证)按标的股股价与履约执行价格不同:价内型、价平型、价外型按执行价格是否设上下限不同:价差型权证、非价差型权证。•价差型权证设有执行价格上下限,又分为上限型权证和下限型权证,一旦标的股的价格达到执行价格的上下限,视同权证到期,以现金交割履约。•是一种投资人获利有限,发行人风险有限的新型认购权证。按执行价格是否可调整不同:固定型、重设型。•固定型:权证发行时即确定履约价格,存续期内不做调整;•重设型:权证在重设期间内,股价达重设条件即调整履约价格。(重设权证可在市场低迷情况下,增加权证的吸引力)1.4备兑权证分类231备兑权证介绍备兑权证的发展备兑权证业务开展目录二、备兑权证发展2.1、海外发展2.2、国内发展从认股权证的发展历史来看,先有股本权证,后有备兑权证。从国际权证市场情况来看,欧洲市场占主导,其中以德国市场最多,其次为意大利、瑞士和奥地利。澳大利亚的权证市场也据一定的规模。在亚洲地区,以香港、新加坡市场规模较大,台湾权证市场也在迅速发展之中。2.1备兑权证海外发展2000年,世界备兑认股权证市场的前四名分别为德国、瑞士、意大利、和香港。国家(地区)备兑权证数量(只)占权证总数比例德国1680472%澳洲130073%香港34783%台湾——100%2002年期间,各地备兑权证新上市数量,及占新上市权证总数的比例:在权证市场中,备兑权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1备兑权证海外发展目前,国内证券市场环境基本已具备推出备兑权证的条件:国内市场上已出现一大批规模大、经营稳定、走势稳健、形象好的蓝筹股群,为推出备兑权证提供了理想的标的股国内证券市场随着规模扩大和投资者逐渐成熟,为备兑权证推出创造了市场环境在我国率先推出备兑权证产品也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选择,从海外市场的经验来看,发展备兑权证也为将来发展期权市场创造条件。2.2备兑权证在中国231备兑权证介绍备兑权证的发展备兑权证业务开展目录三、备兑权证的开展3.2、备兑权证的意义与风险3.3、发行人的盈利模式3.4、条款设计3.1、备兑权证市场监管备兑权证市场监管:发行人资格条件•备兑认股权证的发行主要是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一般信誉好、实力强。有的市场要求发行人有信用评级,有的则需要由其他机构担保。标的股票条件•不同市场上市的标的物要求不同,如香港市场上的发行标的股主要为市场中的蓝筹股流动性要求•为保证权证和标的股票的流动性,在海外市场,对标的股票持股人数分散有要求,或对备兑权证持有人数分散进行要求,有的还引入做市商制度费用规定•香港买卖备兑权证不需交印花税,只需交纳佣金•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每年20000欧元,期内可无限量发行权证•台湾,股票交易税为0.3%,而权证交易税为0.1%3.1备兑权证市场监管备兑权证对投资人的意义:规避风险,锁定盈利杠杆效应,以小博大3.2备兑权证的意义与风险——对投资人如何规避风险,锁定盈利?案例一:•假设投资者持有S股票,股价由80元上涨至90元,账面已有10%以上盈利。•投资者对该股中长线走势仍然看好,但又担心短线会调整。•此时,投资者可按90元价格卖出正股,并按市价5元价格买入备兑权证。•这样,即使市场下跌,投资者最多损失购买权证的成本,即5元钱;但投资者实现了锁定盈利5元。•如果该股继续上涨,投资者持有的权证则可进一步获取长线上涨的盈利。3.2备兑权证的意义与风险——对投资人如何以小博大,发挥杠杆效应?购买备兑认股权证的价格要大大低于正股价格,在正股价格上涨时却同样可享受收益,风险固定,但收益不限制。案例二:•假设某股票的市场价格为10元,权证价格为2元,行权比例1•如果第二天该股涨停,股价为11元,权证价格涨停价格2+(11-10)*125%=3.25元,那投资正股的收益率为10%,则投资权证的收益率为62.5%。•反之,如果该股第二天是跌停的话,投资权证的损失也大于投资正股的损失。3.2备兑权证的意义与风险——对投资人案例三:•假如某S股票的股价为90元,投资者预期半年后该股会涨到95元,为了赚预期差价,如果在现货市场上购买,必须拿出90元才能买1股S股票,资金回报率是5.2%•如果正好有一只S股的备兑认股权证,购买成本仅为1元,其行使价为92元•在半年后的约定行使时,若股价如果在95元,则投资者会获得95-92=3元的现金交收,投资者用1元就赚了3元,回报率高达300%。若行使期满时S股价低于或等于92元,则投资者不必行使备兑权证,回报率-100%,仅损失1元。3.2备兑权证的意义与风险——对投资人如何以小博大,发挥杠杆效应?对投资人的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3.2备兑权证的意义与风险——对投资人备兑权证对发行人的意义:增加业务收入提高衍生品定价、风险管理等能力3.2备兑权证的意义与风险——对发行人对发行人的风险:面临最大为市场风险,即权证持有人到期行权是权证发行人的风险。•如果在发行备兑权证时,发行人拥有足够的标的证券,则到期时发行人是可以履行结算义务的,风险不大•如果发行人发行备兑权证时,并不拥有相应的标的证券,那发行人通常会采用对冲的方法控制风险,相应对动态风险管理能力有较高要求。3.3备兑权证的意义与风险——对发行人•实际中,发行人并非每个交易日都做足对冲,一般采取定期或亏损一定比例后进行资产调整。•通常,发行人根据股价的历史波动,通过确定标的证券波动率,并进而通过B-S期权定价模型而确定对充值(Delta),来增减其手头的标的股。•对冲值反映当标的股票价格变动1个单位时,权证价格变动的金额,同时也是根据模型计算出来的投资者到期行权的概率。发行人如何规避风险?备兑权证发行人通常采用动态避险操作3.3备兑权证的意义与风险——对发行人•以发行1000万份上证50ETF备兑权证为例•发行人在发行1000万份上证50ETF权证的同时,会购入等同于对冲值百分比的标的证券上证50ETF,并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定期调整。•当对冲值上升时,就要增加买入上证50ETF;当对冲值下降时,就要卖出适当数量的上证50ETF。动态避险的操作3.3备兑权证的意义与风险——对发行人案例四:•假如发行商第一天发行1000万份上证50ETF备兑权证,上证50ETF市价为0.875元,对冲值为0.6。为了避险,发行商应当以0.875元的价格买入600万份的上证50ETF.•第S1天,上证50ETF的市价上涨至0.96元,对冲值变为0.7,发行商为了维持适当的避险需要持有700万份上证50ETF,因此必须以0.96元的价格,增加购买100万份上证50ETF。•第S2天,上证50ETF市价又涨至1.05元,对冲值进一步上升至0.75,发行商再以1.05元的价格增加购买50万份上证50ETF。•第S3天,上证50ETF急跌至0.787元,对冲值也下降至0.55,这时的避险头寸只需要550万份,因此需以0.787元的价格卖出200万份上证50ETF。•……3.3备兑权证的意义与风险——对发行人•在权证到期时,发行人会比较避险成本与发行收益•如果避险成本高于发行收益,发行商便有亏损,如果避险成本小于发行收益,发行商便可获利。•波动率越高,发行商的避险成本也越大。考虑到这一点,发行商倾向以较高的价格发行权证,因此往往标的证券波动率较高的权证,价格也较高。备兑权证发行人如何取得盈利?3.4备兑权证的盈利方式发行备兑权证主要条款设计包括:杠杆比率发行溢价与执行价格期限涨跌幅限制行权价格与比例3.5备兑权证的条款设计感谢聆听期待交流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