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昌由人民银行牵头筹建的上海票据交易所(以下简称票交所)将于12月8日上线,票交所系统一期试点机构共43家,包括35家商业银行、2家财务公司、3家证券公司和3家基金公司。票交所系统上线运行是票据市场发展进程中的大事件,标志着票据市场进入了电子化发展新时代,将深刻影响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经营管理模式。近年来,电子票据业务发展迅速,市场份额迅速提升。2016年上半年,电子票据承兑金额和交易金额(贴现+转贴现)在全部票据承兑和交易金额中的占比分别为41%和52%,其中交易金额占比已经超过了一半。9月初,人民银行发布224号文(即《关于规范和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的通知》)强力推动电票业务发展,商业银行借此机会纷纷加快推广电子票据,按照央行新规的要求,取消对电票贴现环节的贸易背景审查,主动营销企业客户签发电子票据,鼓励和引导企业收受和转让电子票据。未来取消纸票贴现环节贸易背景审查和票据承兑环节贸易背景审查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融资性票据将从灰色地带走向合法化。随着电子票据的快速发展、融资性票据的合法化和票交所纸票电子化运作,低效率、高成本、多风险的纸质票据将逐步退出票据市场,电子票据的市场占比在未来两年内将提升至80%甚至90%以上。拆除票据与其他金融市场藩篱人民银行牵头筹建票交所具有合法权威的地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强化票据对实体经济融资的支持和推进票据市场向公开规范统一的市场发展,尤其是在近期票据市场风险集中暴露、大案要案频发的背景下,更加凸显票交所成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优化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强化票据市场作为连接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桥梁作用。再贴现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对发挥定向调控尤其是支持“三农”、小微企业融资具有相对优势,下一步央行参与票交所交易后,将有助于疏通并扩大再贴现政策传导至实体经济的渠道与平台,灵活快速地实施货币政策。二是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票交所优化了票据流通领域的机制,可以显著提高票据交易流转的效率,有效防范业务风险特别是案件频发的纸票风险。三是票交所将成为票据市场的中心,有助于拓展市场广度和深度。票交所允许证券、基金、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非法人投资产品加入,有利于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结构;进一步丰富票据交易类型,扩大产品创新的范围,拆除了票据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之间的藩篱,彻底打通票据资产和其他资金的流通渠道,未来整个票据市场的资金需求和供给都会显著增加。电子化可打破时间地域限制从商业银行的视角看,票交所对银行票据业务的经营模式、交易模式、盈利模式、风控模式和产品创新都将产生显著的影响。一是对经营模式的影响。前中后台集中和流程一体化将成为未来的票据业务发展趋势。票交所制度下,票据贴现后的主要业务环节全部在票交所系统上操作。由于转贴现环节不再需要人工送票、验票、保管、托收等工作,前中后台集中运作非常必要,为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一体化经营管理创造了条件。商业银行将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等环节集中到一个票据专营部门管理,统筹考虑承兑手续费、保证金、贴现利率和交易价差,有利于提升票据业务的综合回报水平,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此外,纸票电子化发展打破了原来的时间和地域限制,交易效率的大幅提升减少了对业务人员的需求,因此分散下沉式经营的必要性大大降低,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推行专营、集中的票据业务体制,逐步将票据交易的权限向上级行和法人层级集中,以充分发挥集约化经营的成本优势以及总部机构的决策优势和规模优势,提升在票据交易中议价定价能力。二是对交易模式的影响。首先,是交易集中化。随着全部金融机构接入票交所系统,原来的线下交易转到线上,交易主体、监管主体、交易资金、票据信息等交汇于票交所系统,票据市场达到前所未有的集中程度。其次是流程电子化。过渡期后,票据的承兑、保证、质押、贴现、交易(转贴现买卖断和回购)、投资及清算等都将在票交所平台上操作,全流程实现电子化,且部分业务环节由系统自动触发;再次,是交易专业化。交易集中化和流程电子化将改变传统交易过程中的询价、议价、送票、验票、保管、托收等方式,原来的客户经理转为票据市场交易员,在票交所客户端或直连系统进行对话报价、报价修改、成交确认等操作,类似债券交易模式,这将对交易员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新的交易模式要求交易员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趋势,抓住稍纵即逝的交易机会,因此需要建立专业的交易团队和研究团队,构建投研一体的交易机制,研究员着力加强对市场发展趋势的研判,交易员重点强化对交易盘面的分析掌控,加强研究成果与交易策略的融合应用。三是对风控模式的影响。票交所运行后,操作方面尽管面临新的风险因子,但流程电子化、系统自动化将显著减少整体操作风险,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频繁交易引发的市场风险和主体多元化带来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要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风险管理体系,对新环境下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进行有效识别、科学计量、实时监测,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和风险缓释机制。对于交易端的利率风险,可借鉴债券市场较成熟的风控管理思路,比如综合运用杠杆率、止损平仓、偏离度、久期、凸度、风险价值(VaR)等风险计量监测工具,建立资产估值模型和盯市制度,逐步构建完善量化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创新票据利率互换交易,锁定远期的利率波动,缓释利率风险;对于客户端,要对不同的承兑行、承兑企业进行科学定价,并对其信用状况及时监测,逐步建立集中度监测和黑名单制度;创新开展信用互换交易,将信用风险从传统票据交易中分离,转移和防范各类信用主体风险。由于风险管理重点和方法均发生变化,对风险管理岗位人员的精细化、量化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票交所提供的实时全面的数据和信息为风险量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利于票据市场监管透明四是对盈利模式的影响。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传统盈利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持有到期获得利息收入,通常是资金和规模大行;二是快速交易或错配赚取价差收益,比如活跃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三是为他行的票据交易提供服务。票交所运行后,票据业务的盈利模式将会随着经营模式、交易模式、风控模式的改变而变化。从交易端看,将更加依赖交易和投资,主动经营市场风险获利,比如开展错配和杠杆交易等。由于票据市场的资金供给和需求都随着主体多元化发展而增多,成交量对票据利率波动的影响比以往要小,产生时点波动的频率会降低,如果能够准确判断利率上行或下行的大趋势,踏准交易节奏,错配和杠杆交易模式的操作空间会比较大;从客户端看,更加突出对承兑和贴现环节的综合定价,通过经营信用风险获利,比如通过开展授信企业商票保贴,买方付息、协议付息贴现,承兑手续费与企业信用状况、保证金存款挂钩,提高本行承兑票据的回贴率等方式,获得一二级市场间流转的综合收益。五是对产品创新的影响。以往票据市场上的很多产品和交易模式的创新大多是为了消减信贷规模、减少风险资产计提等规避监管的伪创新。票交所成立后,产品创新和交易更加透明化、公开化,更加符合监管要求和市场趋势,有助于缓解创新与监管的矛盾。票交所平台扩大参与者及逐步增加交易品种,提供了很好的创新机会。人民银行牵头筹建票交所,是基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长远谋划,是加强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票交所未来将发展为票据市场的交易中心、创新中心和政研中心,有助于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创新转型和票据市场的透明监管。随着票交所运行成熟,票据市场将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期。(作者为招商银行(600036)票据业务部副总经理)美国购物网站完!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