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银行负债业务管理存款业务经营管理借款管理银行资金来源成本的测算存款业务经营管理存款业务的品种存款规模的影响因素存款产品的开发存款的稳定性分析与管理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业务的品种交易帐户储蓄存款定期存款交易帐户(transactionaccounts)活期存款帐户(demanddepositaccounts)可转让支付指令帐户(negotiableorderofwithdrawalaccounts,简称NOWs)超级可转让支付指令帐户(SuperNOWs)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oneymarketdepositaccounts,简称MMDAs帐户)自动转帐服务帐户(automatictransferserviceaccount,简称ATS)股金提款单帐户(sharedraftaccount,简称SDA)储蓄存款储蓄存款(savingsdeposits)主要是为个人和非盈利机构开设的帐户,分为活期储蓄存款和定期储蓄存款。活期储蓄存款的持有人能够取得利息收入,但不能签发支票,也不能透支。存款人无须出具提款通知,但存款机构有权要求定期存款人提前7天书面告知其提款意向,这样存款人才可提取款项而不损失利息。定期储蓄存款与定期存款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以居民和非盈利机构为服务对象,后者以厂商为服务对象。个人退休帐户(individualretirementaccount,简称IRA)是一种可享受减税政策的储蓄存款帐户。定期存款定期存款(timedeposits)是银行与客户事先约定存款期限并支付利息的存款。存款规模的影响因素存款规模的外部影响因素存款规模的内部影响因素存款规模的外部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周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物价水平金融法规社会保障制度公众的储蓄习惯和偏好市场竞争格局存款规模的内部影响因素存款品种存款定价服务项目与服务质量银行对客户的信贷支持银行信誉与实力网点设置和营业设施营销手段银行公共形象与社区关系存款产品的开发存款利息附加服务存款期限存取方式存款的特色功能存款的可转让性存款帐户的衍生投资功能存款的稳定性分析与管理趋势性因素季节性因素周期性因素临时性因素市场价格因素存款结构分解核心存款非核心存款核心存款核心存款(coredeposits)是那些对利率变化不敏感,同时也不随经济环境和季节、周期变化而变化,相对比较稳定的存款。以积累财富以备远期消费为目的的储蓄存款、追求资金安全的保管性定期存款以及有特定用途的专项存款等品种在约定期限内一般不会提前支取,属于稳定性较强的存款。小额存户对银行忠诚度较高,其存款通常也较为稳定。核心存款在近期内的提取概率很小,银行无需为之保留较多的准备头寸,故而是形成银行中长期和高盈利资产的主要资金来源。非核心存款非核心存款(non-coredeposits)也称易变性存款或波动性存款(volatiledeposits),包括季节性存款和脆弱性存款。脆弱性存款是对利率等外部因素非常敏感的游资,一旦经济环境发生对银行不利的变化就会大量流失。不稳定的存款随时可能被提取,因而需要大量流动性储备作为支付保障,可用度自然下降。为提高存款稳定性,银行应争取增加核心存款的比重和延长波动性存款的占用天数。为此,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客户结构的方式分散来存款资金来源。在存款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存户越少,个别大客户的存款波动对银行总体存款稳定性的影响越大,因而银行应适当发展中小企业客户、重视个人存款业务。同时,银行更需要通过提高服务水准来巩固客户关系。只有以高效优质服务为依托,银行方能与客户长期保持良好密切的关系,建立一个稳固的核心存款基础;反之,劣质服务不但无法吸引新客户,甚至老客户的存款也会转移和流失。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旨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持金融体系稳定的一种制度安排,它要求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为其吸收的存款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投保机构发生危机无力支付存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援助或直接对存款者给予偿付。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创建现代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银行法”,根据该法第12B条款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由其负责实施1934年1月1日生效的临时存款保险计划和7月1日生效的永久性计划,并规定所有联邦储备系统的会员银行都必须参加存款保险,自此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构架。20世纪60、70年代,伴随金融自由化趋势,金融业风险明显加大,加拿大、日本、德国、法国、荷兰、英国、比利时等发达国家纷纷效法美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包括印度、菲律宾、巴拉圭、阿根廷等。20世纪80年代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银行危机的频繁发生使存款保险制度普遍受到关注,这一时期有土耳其、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智利、尼日利亚、巴西、秘鲁等国先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欧盟在1994年提出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作为单一银行市场的共同标准。一些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也在考虑建立这一制度。存款保险机构的性质由政府出资建立: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智利、肯尼亚、尼日利亚、巴拉圭及委内瑞拉等由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组建:日本、荷兰、比利时、哥伦比亚、菲律宾及土耳其等在政府支持和督导下,由银行同业公会建立的民间存款保险机构:德国、法国、英国、瑞士和奥地利、意大利、印度、特立尼达等评价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是这种制度有助于避免“囚徒困境”问题导致的银行挤兑风潮。存款保险制度还能有效地防止单个银行倒闭的局部风险演化为银行系统风险。存款保险制度会导致道德风险,其结果可能是更多的银行破产和更频繁的系统性银行危机。借款管理借款对银行的意义借款的种类借款的管理策略借款对银行的意义银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控制借款规模和期限结构;银行可以精确地安排借入资金的运用及偿还计划;借款突破了银行现有存贷关系的束缚,筹资范围更加广泛,不受银行所在地区资金状况和银行网点分布的限制,从而得以减少对低收益高流动性资产的持有,将释放出来的资金用于贷款和投资。借款的种类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同业拆借转贴现向中央银行借款回购协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商业票据欧洲货币市场借款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是银行发行的,记载了固定金额、期限和利率,并可转让流通的存款凭证,由美国花旗银行首创。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实质上是一种银行本票,它的问世被公认为银行业负债管理革命迈出的第一步。欧洲货币市场借款西方各国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款活动多在欧洲货币市场进行。欧洲货币市场既不受交易货币发行国的管制,也较少受到交易所在国的约束,在税收、利率、存款准备金等方面的负担或限制均较国内宽松,这对于巨额资金需求者是一个理想的筹资场所。长期借款商业银行的长期借款一般采用发行金融债券的形式,即根据资金运用的项目需要,有针对性地发行约期付息、定期还本的债务凭证以筹集长期资金。金融债券信用等级较高、投资风险小,不但收益率一般高于同期存款利率,而且有一定流动性,故而对投资者颇具吸引力。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根据筹措的资金能否计入银行资本,可以分为资本性金融债券和一般性金融债券,其差别主要是前者的求偿还权列在存款人之后,如属于次级债券的资本票据和资本债券。借款的管理策略确定借款的适度规模安排合理的借款结构确定借款的适度规模银行首先要科学地预测流动性需要量和存款量之间的资金缺口,保证借入资金能够合理使用,避免资金闲置,同时也要考虑借入资金的成本,如果成本较高则不宜过多借款。银行借款量须以自身的清偿能力为度,避免为填补资产超负荷扩张形成的营运资金缺口而过量借款。如果利用借款所承担的成本与风险过高,则不应考虑继续利用借款渠道,而应通过调整资产结构的办法来保持流动性,或者通过进一步挖掘存款潜力扩大资金来源由于借款不是一个稳定的筹资渠道,小银行通常对借款持谨慎态度,更多地采用保守型的资产转换策略,也即依靠二线准备维持流动性。大银行由于能够在金融市场上凭借其实力和信誉以较低价格大规模筹集资金,故常采用主动借入资金的进取型策略。更为普遍的选择是在两种策略间综合平衡,确定适度借款规模。安排合理的借款结构各种借款来源的相对成本借款的风险因素所需资金的期限长短法规限制借款规模与银行信用等级银行资金来源成本的测算平均历史成本法边际成本法平均历史成本法资金的平均成本是指银行为筹集单位资金所花费的成本,银行通常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各种资金来源的平均成本。平均历史成本法多用于银行自身的绩效分析。单项资金来源的历史平均成本=在单项资金来源成本的基础上,可求出银行全部资金的加权平均历史成本,其公式如下:可投资资金金额非利息支出利息支出n1iiiWCWAHC不过,资金的加权资金平均历史成本并不适宜作为未来投资决策或资产定价的依据,它的主要问题在于不能反映未来利息成本的变化:当利率上升时,平均历史成本低估了银行发行新债务的实际成本,以历史成本作为定价基准的固定利率资产的收益将不足以弥补成本并实现利润目标。当利率下降时,则相反,平均历史成本高估了新债务的实际成本,以至固定利率贷款可能定价过高而丧失了市场竞争力。实际上,平均历史成本的最佳用途是评价银行过去的经营业绩,对资金成本的历史分析有助于银行在未来更好地控制成本支出边际成本法单项资金来源的边际成本股本的边际成本全部资金的加权平均边际成本单项资金来源的边际成本银行负债的边际成本是通过吸收存款或主动借款获得一单位新增可投资资金所要付出的融资成本。例非盈利性资产的资金比非利息成本率利率本单项债务资金的边际成1全部资金的加权平均边际成本筹资成本和筹资策略筹资成本的构成筹资成本的可控性和可核算性筹资策略的基本准则同业筹资竞争中合作和“双赢”的基础同债权人合作的基础筹资成本的构成筹资成本按形态和性质分为利息成本、非利息成本、流动性成本和利率风险成本四类。流动性成本是指为保持银行资金正常的流动性而付出的代价。流动性成本在现实中表现为两种形态,一是准备金的机会成本;二是再筹资的额外成本。利率风险成本是指为规避或补偿利率风险而付出的代价。利率风险成本也表现为两种形态,一是转让的价格;二是管理和补偿的成本。对筹资者来说,市场上各种可供筹集的资金之间除了利率高低的差别外,还有其他三点差异:一是筹得资金中可用资金比例的高低,二是资金可被占用时间的长短,三是利率对市场敏感性的大小。筹资成本的可控性和可核算性可控性是指对于一家银行来说,筹资成本的各构成要素是否可以通过管理的改进而加以改变;可核算性是指当期确定发生的耗费,是否能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在当期的损益表中被核算。根据筹资成本的可控性,可将筹资成本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可控成本通过加强管理是可以改变的,而不可控成本主要是由市场(即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形成的,因而仅仅通过个别银行自身的努力是不可改变的。在前述筹资成本的四类构成要素中,利息成本属于不可控成本,因为资金具有同质性,流动费用又极低,其价格弹性几乎是无限大,个别银行通常很难控制资金的市场价格。各项非利息成本就其耗费的要素本身而言,多数也是购自于市场,虽然这些要素的价格对于个别银行而言也是不可控的,但这些耗费以相关资金为对象归集后,其单位资金的非利息成本却同各家银行的管理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因而在考察筹资成本时应该被认为是可控的。类似的,在经营实践中,流动性成本同各行头寸管理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利率风险成本同各行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同样应该被认为是一种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在各银行间往往是无差异的,因为它是由个别银行无法左右的原因决定的;而可控成本在各银行间则因管理水平的差异和经营资源构成的差异而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的存在,导致了银行同业间筹资策略选择上的差异。根据筹资成本的可核算性,可将筹资成本分为表内成本和表外成本。这里的“表”是指损益表,当期确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