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课程与教学改革一、课程性质《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专业(本科)课程计划中的专业必修、必考课,也是该专业自考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结构上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当代课程理论与改革”,主要阐述了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及当代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和最新进展。目的是使学习者既能系统了解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实践中的基本运用,又能了解和把握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下篇为“当代教学理论与创新”,主要阐述了教学的基本理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理念的转变、当代教学理论热点问题、基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实施、当代教学评价及其改革等问题。目的是使读者掌握教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能根据当前教学改革的需求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把握当前教学理论的热点问题,并能在教学实践中较好地加以落实。二、设置目的使学生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正确认识和解释各种课程与教学现象,掌握课程与教学的相关技能,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现状,初步学会分析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三、内容分析重点章:第一章、第四章、第六章难点章:第三章、第六章、第七章次重点章:第三章、第七章、第八章一般章:第二章、第五章上篇当代课程理论与改革第一章当代课程基本理论的变革学习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课程、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资源和课程评价的概念,理解影响课程的基本因素、课程目标确定的要求和步骤、课程设计应处理好的基本关系、课程资源的分类及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步骤,重点把握课程的主要流派、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涵义的演变1.课程的词源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这是最早提到“课程”一词的文献。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提到的课程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2.课程的涵义目前已有的课程定义繁多,归纳起来,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课程即教学科目这是较早、影响较深远的一种观点。如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欧洲中世纪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这一定义把教学的范围、序列和进程,甚至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等都作为课程。(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4)课程即学习经验(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这种观点以鲍尔斯和金蒂斯为代表。(6)课程即社会改造广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所有学科和所开展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及其进程。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学生开设的某一门学科。广义的课程观更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的本质,从而更深入地去研究课程。(二)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1.政治因素2.经济因素3.文化因素4.科技发展水平5.学生发展易出填空、选择题目(三)课程理论主要流派较有影响的课程理论流派主要有:赫尔巴特主义课程理论、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发展主义课程理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1.赫尔巴特主义课程理论这是一种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课程理论,常被人称为“传统教育”课程理论,创始人主要是赫尔巴特,实践者和发展者是他的学生齐勒和赖因。这一课程理论的主要内涵包括下列方面。(1)教育的必要目的是培养道德人,教育的选择目的是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和促进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2)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德性,较近的目标是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包括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六种兴趣。(3)建构了规范的“学科”课程,追求古典人文学科与现代学科相结合。(4)提出并实践了科目主题中心整合法。2.儿童中心课程理论这是一种通过批判和超越赫尔巴特主义课程理论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课程理论,它彻底否定各种以学科主题为中心的传统观点,主张以学生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等为价值取向,以儿童社会活动为中心来研制课程,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杜威。(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儿童发展。(2)课程的实质是经验。(3)创造出了新的“社会活动中心”课程模式。(4)引导课程实现了从“学科”到“活动”的历史形态转型。名词解释题目3.发展主义课程理论这一理论是赞可夫提出的,其理论的主题是“教学与发展”。(1)理论直接依据是“最近发展区学说”。维果茨基提出在儿童的发展中存在着两种水平,第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第二种则是指儿童能够做到的,但不能独立地而只能根据模仿来做到的那个区域,它是儿童在以后能够独立完成的,所以应包括在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之中。这一区域,被维果茨基命名为最近发展区。(2)教育教学的根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赞可夫所说的一般发展,基本含义有三:一是指个性发展而不仅仅是智力发展;二是指心理一般发展而不是指身心的一般发展;三是包括动机、情感和意志的发展。(3)教学创造儿童的最近发展区。(4)课程研制的五大基本原理。赞可夫提出五大原理:高难度、高速度、以理论知识为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原理和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理。4.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这一课程理论主要依据是结构主义心理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精英。(2)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儿童。智育上的正确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3)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学科基本结构的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一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二是有利于识记,特别有利于意义识记;三是能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四是可以沟通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4)重视挖掘、运用和培养儿童的直觉思维。(5)提倡发现学习法。发现学习,是人通过独立思考、改造材料、自己掌握原理原则的一种学习方式。其优点主要有:一是有利于掌握知识的体系和学习方法;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创造的态度和探究的思维定势;四是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迁移。(6)提出了螺旋型课程。螺旋型课程是把一门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基本原理,在不同年级重复安排,逐渐扩大范围,循环加深程度。5.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有人将其称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其早期的代表人物有克伯屈、拉格和康茨等;20世纪50年代后,使改造主义以新的面貌出现并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布拉梅尔德。(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学校课程的价值,最终是社会的价值,课程乃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2)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学生中心课程实质上帮助学生“适应”而不是“改造社会”;改造主义强调团体经验是第一位的,团体经验的实质在于改造社会。(3)超越科学技术对课程的主宰。(4)构建社会问题中心的“核心课程”。6.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核心观点:人是具有心理潜能的,潜能的实现具有内在倾向性;需要是潜能的自然表现,潜能是价值的基础,需要表现着价值。课程教育的价值就是实现人的潜能和满足人的需要。(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实现人的潜能和满足人的需要。(2)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人”。(人格健全、和谐发展和获得自由的完人)(3)主张平行与并行课程。(平行:学术性课程、社会体验课程和自我实现课程。并行:知识课程、情感课程和体验整合课程。)(4)组织意义学习。(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二、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概述1.课程目标的内涵最先将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研制理论出发点的是美国现代课程理论先驱博比特和查特斯。博比特在《课程论》一书中最早提出了“课程目标”这一概念。“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提出课程目标应包括“内容”和“行为”两个方面。课程目标是指学校培养目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化。2.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是具体化了的教育目的,是课程目标的上位概念。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和学科化。(二)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课程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而课程目标的确定则对整个课程研制具有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也影响着整个教育目的的达成。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将课程目标取向分为四种:“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1.“普遍性目标”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是最古老的课程目标取向,所体现的是“普遍主义”的价值观。“普遍性目标”取向是指那些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其特点是普遍性、模糊性与广泛性。缺点是模糊、泛化,有一定的随意性。2.“行为目标”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课程目标取向是“行为目标”的世纪。在许多课程文献资料中,课程目标与行为目标几乎成为同等的概念,这主要是受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9年)的影响。泰勒将课程目标分为“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正是因为泰勒为行为目标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人们将泰勒称为“行为目标之父”。所谓行为目标,是指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来陈述课程目标。其特点是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缺点:首先,忽视那些难以被量化、被测评的内容;其次,把学习的过程分解为各个彼此独立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完整的人”个性的培养;最后,预先规定的行为目标很可能不适合面前的实际教学情境。3.“生成性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最早出现于杜威的“教育即生长”这一命题中。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认为,课程必须建立在对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是研究者。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生成性目标是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取向的优点在于促进学生个体的持续成长和个性的不断完善,将教育看成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缺点:首先,对教师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其次,给教师增加了大量额外的工作量;第三,有效性有待提高。4.“表现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是一种最新的课程目标取向。最早提出“表现性目标”取向的是美国课程论专家艾斯纳。本质上是对“解放理性”的追求,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指向人的自由与解放。“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从事某一种教育活动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其优点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关注人的个性差异;缺点是表述过于模糊,在有些学科领域很难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所必需的教学内容。(三)课程目标的确定1.确定课程目标的要求(1)关联性课程目标的确定应与其他目的或目标,如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等融合一致,相互联系,做到并行不悖,才能取得最优化的课程实施效果。(2)确定性只有将课程目标定的明确、清晰、具体,才能使课程实施者对于实现目标的过程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正确的选择课程内容,妥善组织课程实施过程,真正为课程评价提供可检验的依据。(3)可操作性首先,课程目标的设定应以学生现有的水平和能力为出发点,保证学生能在现有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学校资源及可支配的时间内顺利实现;其次,课程目标的确定应考虑对象的可接受程度,课程目标越是能反映社会发展、学科进步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需要,就越符合学习者的接受程度;最后,要保证课程目标的范围适度,课程目标的范围不仅要包括有价值的学习经验,也要涵盖其所对应的学习结果,既重视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培养,也不应忽视其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2.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步骤(1)确定课程目标编制的依据(2)确定课程目标编制的价值取向(3)确定明确的课程目标(4)课程目标的具体表述三、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含义课程设计是指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对课程的研究并拟订出课程学习方案,为决策部门服务。(二)课程设计应处理好的几个基本关系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