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汇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现代教育的特征(全民多现身)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技术的现代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民主化二、社会经济制度(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1、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2、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与手段4、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三、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两个再生产一个创新)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四、教育的文化功能1、传承选择融合创新五、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论述】(1)顺序性:循序渐进;(2)阶段性: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3)不平衡性:抓关键期;(4)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5)互补性:长善救失。六、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简答)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老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能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七、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个性、加速、社会、两时)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最近发展区)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时和即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八、教育目的的层次1、教育目的—国家2、培养目标—学校3、课程目标-学科5、教学目标—教师九、教育目的的功能1、激励2、调控3、选择4、导向5、评价十、中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2:坚持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思想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十一、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十二、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1、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为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2、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其他各育的实施都不能离开知识技能教育;3、体育为各育的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的保证;4、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应用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德体美劳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教育内容。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十三、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校教育的类型日益多元化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十四、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1、优先发展—战略要求2、育人为本—根本要求3、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4、改革创新—强大动力5、提高质量—核心任务十五、终身教育的特点(终民泛活用)1:全民性2:广泛性3:终身性4:实用性与灵活性十六、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和发展潜能的人2: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教育对象十七、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维护儿童社会权利主体地位(无尊意最佳)1:无歧视原则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3: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4: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十八:学生的权利1:人身权(最基本权利)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2:受教育权(学生最主要权利)十九:学生的义务(三个遵守一个努力)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3、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4、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学生最重要的义务)二十:当代学生的特点(论述题)1:身体素质得到改善,生理成熟提前2、注重个人发展,追求自我完善3、平等意识增强,富有宽容精神4、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5、喜欢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学习方式6、心理问题增多7、传播媒介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增多二十一、教师职业的角色(传道授业解惑+研友管范)1:传道者2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研究者管理者朋友22、新课改的教师观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育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开放教师5、教师应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22、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与创造性2、连续性与广延性3、长期性与间接性4、主体性与示范性23、教师威信的建立途径(权利威信、信服威信)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自身良好的认知能力与性格特征3、培养自身良好的风度、仪表以及行为习惯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24、教师的职业素养(身心能知道)身体素养、心理素养、能力素养、道德素养、知识素养一:知识素养1、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本体性知识)2、教师的教育知识素养(条件性知识)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掌握相应的教育学科理论3、文化知识4、实践知识二、能力素养(1)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交往能力5、研究能力6、教学设计能力(三)教师的人格特征【单独考简答题】1、积极乐观的情绪;2、豁达开朗的心胸;3、坚韧不拔的毅力;4、广泛的兴趣(四)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单独考简答或案例分析题。记忆技巧:三爱两人一终身】1、关爱学生;2、爱国守法;3、爱岗敬业;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24、师德教育职前教育中的师德教育1、1、通过大学入学教育课强化教师的专业思想2、设置专门的师德教育课程3、在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中渗透师德的内容4、在教育实习中加入师德教育的内容职后教育中的师德教育:实践、拜师、自我修养25、师生关系的构成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26、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教师方面1、教师对学生的态度2、教师的人格因素3、教师的领导方式4、教师的智慧学生方面学生受师生关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环境方面指学校的人际关系和课堂的组织形式26、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4:发扬教学民主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27、课程类型:(选择+简答)课程内容属性---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分科课程、综合课程课程开发、管理主体不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小本课程课程的任务—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课程的表现形式—显性课程和隐性科学课程的功能—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28、现代学生观(论述+简答)(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做到悦纳错误、多宽容)。(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做到多看优点、多赞美)。(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认识到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做到相信学生、多期望)。(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认识到学生是人,做到尊重学生、讲民主)。29、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30、现代创新观(两个破除一个创新)1:破除知识中心观念2、破除教师权威观念3:培养问题意识31:现代教学观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要重视客观真理4、教学更注重的是人而不只是科学32、课程评价改革【案例分析】甄别、选拔→激励、促进发展。(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2)评价内容综合化。全面素质评价。(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4)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33、教学的基本任务【记忆技巧:双基+德智体美】第一,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第二,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第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第五,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34、一堂好课的标准课的结构备课1、教学目标明确组织教材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三个内容)2:教学内容正确检查复习学年或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3、教学结构合理教授新教材单元(课题)教学计划4、教学方法适当巩固新教材课时计划(教案)(三个计划)5讲究教学艺术布置课外作业6板书有序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3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的本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指导的认识36、教学过程的特点(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37、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执起弓寻找一英里外的狐狸当粮食】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量力性原则;8、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38、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1: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培养人才1:不利于因材施教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和独立性的培养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4、教学效率高,有利于劳逸结合39、教学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的原则诊断、激励、调控、教学、区分与鉴别客观、整体、指导、科学40、班级管理的功能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交教学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学会自治自理(最终目标)41、班集体的特征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明确共同的目标1: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2:选拔和培养班干部3:一个能够共同生活的准则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集体成员之间互相平等、心理相容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班风42、班主任的基本工作内容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1:了解和研究学生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培养和组织班集体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学力量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43、课堂问题行为管理1:运用手段调控课堂行为2:合理奖惩3:进行心理辅导4: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不给学生留违纪时间44、后进生的转化1:关心和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3:一分为二看待后进生,利用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作为推动后进生前进的动力和转化的良好开端4: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5:反复抓、抓反复45、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记忆技巧:知交矛反】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反复而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规律。46、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案例分析。记忆技巧:双导双施五结合】(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4)长善救失原则;(5)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6)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7)知行统一原则(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8)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9)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47、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1:尊重、爱护和信赖学生2: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明确具体,合理正确和严宽适度3: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严格执行48、德育的方法:说服法、陶冶法榜样法、锻炼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德育的途径: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49:记忆的品质持久性敏捷性准备性准确性50:影响遗忘的因素关于遗忘的学说1: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消退说(桑代克)2:材料的意义、数量和性质压抑说(佛洛依德)3:学习程度同化说(奥苏贝尔)4、材料序列对遗忘的影响干扰说51、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一)合理安排复习时间: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二)恰当安排复习内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