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轴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轴线轴线的定义方向轴线关系轴线对话场面分镜头技巧运动轴线越轴轴线的定义轴线:在镜头转换中,制约视角变换范围的界线。是一种由镜头中被拍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或者多个被拍摄对象之间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界线。轴线规则: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画面空间中处于正确的位置,确保运动方向的统一,摄像机要在轴线一侧180度范围之内的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这就是我们在处理镜头调度时必须遵守的轴线规则。轴线的定义越轴:如果在拍摄中出现镜头越过轴线,到另一侧进行拍摄,在后期剪辑中又无法有效避免这种不遵循轴线规则的镜头,当前后镜头剪辑在一起时,就会出现人物动作、方向和关系的偏离,称之为越轴。合理越轴:在影片中,当有时候前后两个镜头出现了轴线上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通过主体自身运动或摄像机的运动自然而然实现的,这就是轴线规则中的合理越轴。方向轴线方向轴线:当被摄对象静止不动时,通过其目光看向某一物体的视线之间形成的虚拟线就是方向轴线。以拍摄人物为例,被摄人物的直视线就是轴线,由他到所看对象连接起来的线也是轴线。在拍摄时,对于该角色与所看对象之间,要按照轴线规律,在方向轴线的同一侧进行拍摄,连接起来就不会改变他们的视线。否则就会产生越轴。关系轴线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的镜头中,角色之间又会产生交流,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种新的轴线,即关系轴线。关系轴线的确定重点在于要掌握好段落拍摄场景中被摄对象的位置关系。这种位置关系的形成基础是画面中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这种视线方向有可能是多个角色之间相互形成的,也有可能是单个角色与他所关注的事物之间形成的。不管具体情况如何,我们只要明确地掌握好角色的视线方向并结合角色的相互关系,就可以确定关系轴线的方向。三角形原理与总视角三角形原理:在两人对话中,我们确定好了一条关系轴线,并且也根据需要选择好了其中一侧的180度的位置放置所有的摄像机,那么我们至少可以找到3个基本角度,分别是几个顶端位置,将3个机位相互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关系,3个不同顶端的机位的组合形成了最基础的镜头组接模式。三角形原理与总视角总视角:把为了保持空间关系的统一完整所规定的全景拍摄角度称为总视角。在选择视角时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并尽量发挥其表现优势首先要充分体现场景设计的特点,每个场景在前期都有特定的气氛设定,而选择的总视角应本着追求这一情节段落情境的目的充分利用好场景的空间关系,如《霍顿与无名氏》中,无名镇的镇长和科学家在试验室中对话,总视角从吧台一边先交代了全景,然后相关有趣的情节都在吧台两边发生。三角形原理与总视角其次是多考虑光线的因素,不同的光影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气氛,对于其中某一段的联系几个镜头来说,其情境可能有别于其他段落,但光影条件却必须与前后的段落一致,所以在选择总视角的时候应该善加利用。如在《埃及王子》中,法老在大殿上教训两个儿子,全景总视角从侧面获得,巧妙地利用逆光的效果。三角形原理与总视角再就是充分考虑角色表演与场景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由导演的场面调度需要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在某段情节中,导演希望先给观众展现什么内容,角色从哪里出来,然后遇到什么人等,这些都需要在确定总视角的时候有着周全的准备。此外,我们的故事中也常常会有内外景的表现,如在第一个镜头中角色从室内打开了门,下一个镜头则从室外拍摄,交代角色从屋子里出来,这样的室内外转换就必须涉及同一个场景两个总视角的转换。三角形原理中的拍摄机位1.外反拍:摄像机处于关系轴线的同一侧,向里对着主体,称为外反拍角度。通常表现为前景是谈话一方的肩膀,画面的主体是另一方谈话者,这样的镜头也称为过肩镜头。外反拍角度为客观角度,代表创作者和观众的视角。三角形原理中的拍摄机位2.内反拍:两台摄像机都处于关系轴线同一侧,机位方向基本相背,分别向外对着各自主体进行拍摄,称为内反拍角度。三角形原理中的拍摄机位3.平行镜头:两台摄像机的视轴互相平行,分别拍摄各自主体,如果主体是面向摄像机,那么就是正面拍摄,如果主体是侧面对着摄像机,那么就是侧面拍摄,这样拍摄得到的镜头称为平行镜头。三角形原理中的拍摄机位4.骑轴镜头:两个摄像机处在轴线上,背对背或正面相对分别拍摄各自主体。背对背拍摄时,摄像机模拟的是对方的视线,属于主观镜头;正面相对拍摄时,摄像机处于拍摄主体外侧,属于客观镜头。骑轴内反拍骑轴外反拍三角形原理中的拍摄机位在《僵尸新娘》中,艾米丽与维克特从人间回来后的片段,拍摄方式采用骑轴内反拍,比较清楚地表现出两者的脸部表情和内心情感。在《超人特工队》中,超人鲍勃与老板谈话的片段,多次运用骑轴外反拍拍摄,一方面表现出两者的紧张关系和所处地位,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表现两者的面部表情。三角形原理中的拍摄机位5.组合的视角:将前面所提到的拍摄视觉综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包括了7个机位的大三角形,其中除了个别平行镜头只能拍摄到单人外,其他都可以表现出双人。三角形原理中的拍摄机位6.直角关系:当画面中的两个角色不再是面对面站立,而是呈L型角度站立时,三角形底边的两端的摄影机也随之变化,相互的拍摄视线方向互成直角关系。三角形原理中的拍摄机位7.延拍摄视轴方向的景别变化:在上述镜头中,大部分可以拍摄到双人画面,但如果有突出其中某一个角色的需要的话,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镜头的景别关系,具体可以推进机位或者采用镜头光学的变化,而摄影机推近的方向应沿着原先的拍摄视轴方向。双人对话的具体应用1.演员肩并肩:在有些情况下,两个角色排成一条直线,最常见的就是两个人坐在一辆行驶的车子前座上。此时两个角色之间的对话会采取肩并肩的位置。两个演员排成一条线,就有一种共同的方向感—全向前看。这时用轴线拍摄可以很好地表现他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且清晰地展现两个角色的位置关系。如《超人特工队》中的镜头。双人对话的具体应用2.演员一前一后当两人同乘一匹马,同骑一辆自行车或摩托车,乘独木舟时,他们被迫处于一种固定的姿势来进行对话,前面的人经常转过头来用眼角看后面的那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从单一的摄影机位置用一个双人镜头来表现。然后,在同轴位置上向前移动摄影机,就可以拍摄这两个人的单独镜头。最终的剪接往往是双人镜头和单独镜头的交替使用。如《天空之城》中的镜头。双人对话的具体应用3.在电话里交谈两个演员在打电话,只能单独拍摄,然后交替地剪辑来表现他们对话的过程。这种情况看起来和关系轴线没有太多的联系,但是实际上,许多导演都会让演员面朝相对的方向。也就是说,我们假设这是两个人在同一空间的对话,然后按照轴线的方法去表现对话。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造成正常谈话的感觉,加强对话双方的交流感。三人对话1.将三人对话处理成双人对话当一个演员站在一侧,而另外两个演员站在另一侧,这三个人之间的交流只有一条轴线时,参与谈话的人数增加了,但是存在于人物之间的轴线没有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三人对话场面和双人对话的表现方法是一致的。三人对话常规的拍摄三人对话的方法:先用一个交代镜头交代全体,即总角镜头。用内反拍角度重点表现其中一的某一个演员,这个单独的演员往往是此次谈话的主角。用内反拍角度拍摄另外两个人。用外反拍角度拍摄一个演员,此时可以使用过肩镜头,用以和上次拍摄这个演员的画面进行区别。回到总角镜头,表现对话的结果或者人物的运动。三人对话2.多条轴线的处理方法当三个人物呈三角形排列会形成多条轴线。处理多条轴线时可以采用内/外反拍的方法,先利用一个外围镜头表现出三个人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将摄像机放在三个人的中心位置依次拍摄三个人的单人镜头,这样就能够清晰地表现对话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四人或多人的对话场面1.多人对话的分区四个人或是更多的人同时进行对话的情况是罕见的,其中有意无意地总为一个为首的,他作为一个主持人,将观众的注意力从这个人转到另一个人身上,因而对话总是分区进行的。在这样一组人中,如果让一些人站着,另一些人坐着,整个构图呈三角形、方形或圆形,这样做可以突出一群人中的任何一个。在舞台上这种技巧通常称为隐藏的平衡。一群坐着的人是由一个站立的形象来平衡的。如果有些人比另一些更靠近摄像机,那就加强了景深的幻觉。在表现一组人时,为了突出其中的重点,布光的格局起着重要的作用。四人或多人的对话场面2.多人对话具体应用(1)使用共同的视轴,将多人对话当成双人对话来表现。导演为了避免轴线操作过于复杂,往往通过人物的调度刻意形成这样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对话分为全体人物和中心人物。如果全体人物以及中心人物两者都必须从视觉上表现出来,那么应当至少设想有两个基本主镜头,一是人群的全景,一是主要演员的近景,我们可以将两个具有共同视轴的镜头进行交替剪辑。12四人或多人的对话场面(2)围桌而坐的人:利用内/外反拍的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处理剧本中这类场景难以处理得情况。和三人对话一样,我们需要一个外围镜头来表现场景中所有的谈话参与者。然后可以将摄影机放置于人们的中间,分别给想要表现的角色单独镜头。ab123四人或多人的对话场面(3)一个演讲者面对一大群人:群众的多寡在这里其实无关紧要,因为他们和那个中心人物之间形成一条轴线。当一个人面对群众的时候,他和群众可能形成两种形体关系;或者在群众的对面,或者在群众中间。在第一种情况下,群众呈弧形地面对演讲者,此时,完全可以采用双人对话场面中的三角形原理来进行拍摄这两个群体。四人或多人的对话场面当演讲者处于群众之中的时候,往往用俯拍角度从人群外侧拍摄全景镜头,表现演讲者和群众的位置关系。然后在同一视轴推进摄像机,利用平拍角度表现演讲者,之后以演讲者为轴线,表现他周围的群众。注意,在这种情况模拟演员的主观视线,使用摇镜头来依次表现环绕在他周围的群众。对话场面分镜头技巧一、一场戏如何开始利用空镜头展开对话:影片开始时为对话场景的空镜头,演员走到场景中,然后停下来进行交谈。让主人公依次入画的方法可以需要时间,对于想要加快节奏的影片可以采用一个折中的方法,即影片开始时一个演员已经出现在画面中,然后其他演员进入画面,在他身旁停下来跟他交谈。为了自然地将观众的视线引向戏剧中心,还可以摇摄或跟拍其中一个演员或两个演员,直到他们停下来。对话场面分镜头技巧现代电影为了制造视觉享受,经常在影片的某个段落之前制作非常华丽的镜头,从一个没有人物的地方开始运动,直到镜头结束才将镜头推向谈话的主体。由于不受现实时空的限制,这样的方式在动画电影中非常常见。这种镜头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交代出故事发生的时代及环境。对话场面分镜头技巧二、反应镜头表现对话场面必须要在对话中插入反应镜头。当对话进行的时候,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需要知道听众对谈话的反馈。所以,一个在聆听的演员,其沉默的反应常常要比讲话者的脸部更有表现力。如果一个演员面对一群人发表长篇谈话,我们同样不能单靠那个演员的个人镜头有效地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必须在他继续说话中不时插入聆听的群众镜头,这样演员的谈话节奏会被大大加强,同时谈话的互动性也能够得到充分展现。对话场面分镜头技巧三、间歇:静态的长对话在视觉上难以持久,长对话需要若干连续的注意高峰。此时我们需要对话的视觉间歇。视觉上的间歇指的是:表现与这场戏有关,但又不影响高潮的内容的某些东西。其实,不仅仅局限于对话场面,在很多戏剧性场面中,我们都需要这种顿歇。四、时间的压缩:有些情景中,为了正确表达所发生的事需要保持长时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往往使影片节奏慢了下来。面对这种情况有一个解决办法:压缩对话场面的时间过程,尤其是中间部分的时间。我们可以挑选出一些片段表现演员以不同姿态和不同地点出现。运动轴线一、单个被拍摄对象的运动遵循关系轴线的形成原理,寻找一条方向性的虚拟直线,并在直线的其中一侧,寻找一个好的总视角。在镜头画面中,虽然视角和构图都有所区别,但始终保持着画面中朝向的一致性。采用简化的方法,忽略掉中间过程的细节情况,直接将被拍摄对象的运动方向的起点和终点连接起来并想象为一条直线,而摄像机始终在直线的某一侧进行拍摄就可以保证方向的一致性了。运动轴线二、多主体运动的追随与分离的运动追随运动的运动轴线:所谓追随运动,指在画面中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主体按照同一个

1 / 7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