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一、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外国文学》(一)是汉语言文学的必修基础理论课。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和文学成就,以提高其整体文化水平。通过外国文学史和重要作家作品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文学思潮、流派的基本内容和演变情况;掌握外国文学主要作家的生平创作道路、主要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成就极其意义;具有一定的鉴赏和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一)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外国文学史》学科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二)牢固掌握《外国文学史》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外国文学史》的基本理论,掌握《外国文学史》的基本原理和学科方法,了解《外国文学史》学科的发展前沿。(三)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外国文学史》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外国文学史》问题的能力;学习掌握从《外国文学史》的发展实践中探索文学一般规律和理论概括的思维方法。三、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外国文学(一)即欧美文学,具体章序如下: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二章中世纪文学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第六章十九世纪初期文学第七章十九世纪中期文学第八章十九世纪后期文学第九章20世纪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第十章20世纪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及其他重要作家外国文学的教学,除了应当遵循一般的原则之外,尤其应当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提高阅读、欣赏、分析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四、课程教学条件(一)师资授课教师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主讲教师必须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者研究生学历,并具有外国文学学习的指导能力。师生比1:45,合班开课:两个班合班为宜。要求有两名及以上《外国文学史》课程的主讲教师。(二)教材《外国文学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三)图书资料《外国文学史》课程相关的作家、作品、评论、思潮、著作等。五、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赏析法、提问法、作业法等教学方法。手段才用传统与现代多媒体等多种手段。环境要求理论知识课在普通教师上课,讨论课在小教室进行,如在多媒体教室上课需配备:电子计算机、投影仪、扩音机、光碟、桌椅等六、考核方式本课程按教学计划的规定为一学期,计划学时64学时,安排在第3学期64学时(16×4),采取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阅读作品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环节,要求在听课前按教学进度阅读作品,做好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本课程的考核方法为考试形式,平时成绩占30分(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小论文、考勤等),期末卷面成绩占70分。七、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古代文学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一般性地了解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的概况,重点掌握荷马史诗,希腊戏剧。第一节古代希腊罗马文学概述(1课时)古希腊历史概况。古代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史的开端。古代希腊文学的分期:1、氏族公社瓦解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文学。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希腊神话的内容、意义和特色。2、奴隶制城邦国家形成时期的文学。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动物故事。3、“古典时期”的文学。主要成就是戏剧和文艺理论。4、“希腊化”时期的文学。主要称呼、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古代罗马历史简况。古代罗马文学的分期:1、共和国兴盛时期:戏剧的繁荣(普劳图斯、态伦斯)。2、共和国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西塞罗、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3、帝国时期:罗马文学走向衰落。古代罗马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的意义。第二节荷马史诗(2课时)荷马与“荷马问题”。史诗的成书过程。史诗的内容。史诗对“荷马时代”希腊社会生活的反映。史诗的人物形象和思想。英雄们为部落集体而战,同时已显露出早期部落贵族的个人意识。史诗中热爱生活、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史诗的艺术特色:结构技巧,人物个性化,宏伟而崇高的风格。史诗的永久性魅力。荷马史诗是欧洲史诗的典范。第三节古希腊戏剧(2课时)古希腊悲剧起源于民间祭祀酒神仪式的歌舞。古希腊悲剧的发展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悲剧演出的形式和基本主题。严肃而不悲的特点。最主要的内容是展示崇高的英雄主义。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及其代表作。埃斯库罗斯《被俘的普罗米修斯》的抗暴主题。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观念,剧本的结构艺术。欧里庇得斯《美狄亚》对奴隶主民主制危机时期雅典社会矛盾的反映。古希腊喜剧的起源与发展。喜剧的基本内容与结构形式。“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和他的代表做《阿卡奈人》。第二章中世纪文学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一般性地了解中世纪欧洲文学概况,英雄史诗作为次重点掌握,重点掌握但丁的《神曲》。第一节概述(1课时)中世纪初期的欧洲文学。基督教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和它对文学的影响。教会文学的基本内容。反映氏族社会末期情况的英雄传说和英雄史诗。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中世纪中期的欧洲文学。主要国家高度封建化后的英雄史诗及民间谣曲:《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尼卜龙根之歌》、《伊戈尔远征记》、《罗宾汉谣曲》。骑士文学。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骑士叙事诗的三大系统:古代系、不列颠系和拜占庭系。骑士叙事诗对后来欧洲文学的影响。市民文学和市民戏剧。市民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市民文学的内容与讽刺手法,韵文故事与讽刺叙事诗。《列那狐传奇》。故事诗《玫瑰传奇》。笑剧《巴特兰律师》。第二节但丁(2课时)生平与创作。《新生》的思想内容。但丁的爱国政治理想,反对教皇干预政治,主张祖国统一。《神曲》由三部分构成——《地狱》、《炼狱》、《天堂》。《神曲》对中世纪黑暗势力的批判。《神曲》思想上的两重性:中世纪的神学观念和新思想的萌芽并存。《神曲》思想上的两重性与时代的关系。《神曲》的艺术特点。《神曲》是中古文化的哲学与艺术的综合和欧洲近代文学的“序曲”。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一般性地了解概述部分的内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文学、塞万提斯作为次重点掌握,莎士比亚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学期学习的重点。第一节概述(1课时)文艺复兴的性质和时间界定。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人文主义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人文主义文学是该时期文学的主流,各国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简况。意大利是新文学的发源地。欧洲人文主义文学最早的代表彼得拉克和薄迦丘。彼得拉克的抒情诗。薄迦丘的《十日谈》;思想内容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西班牙小说和戏剧的繁荣。流浪汉小说和《小癞子》。维迦和他的《羊泉村》。法国文学:拉伯雷和他的《巨人传》。英国文学:15——16世纪英国历史概况。人文主义文学的繁荣。乔叟、托马斯·莫尔、“大学才子派”、莎士比亚。第二节塞万提斯(2课时)生平与创作。早期的戏剧、诗歌、田园牧场小说。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创作过程。小说中所反映的西班牙社会。堂吉诃德性格中的矛盾,堂吉诃德的矛盾是塞万提斯世界观的矛盾以及人文主义理想与西班牙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反映。桑丘·潘沙和堂吉诃德两个形象相互映衬的作用。《堂吉诃德》的艺术特点。小说是对骑士小说的讽刺性模仿。《堂吉诃德》在欧洲文学史上的意义。第三节莎士比亚(2课时)生平与创作道路。创作的分期。第一时期(以历史剧、喜剧和诗歌为主):从《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看历史剧的基本思想倾向:歌颂国家统一与贤君。谴责暴君与封建叛乱。喜剧(《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的基本主题:爱情与友谊。十四行诗的主要内容。悲剧《罗米欧与朱丽叶》。喜剧中的浪漫气氛。喜剧中的理想人物。第二时期(以悲剧为主):悲剧的主要内容是人文主义理想和丑恶现实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第三时期(传奇剧):传奇剧中人文主义信念与“人性感化”方式,《暴风雨》中的“恕道精神”。普洛斯彼罗的形象与莎士比亚晚年的思想矛盾。《哈姆雷特》:题材的来源。悲剧的思想内容。哈姆雷特形象分析。忧郁与行动延宕问题。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斗争的实质。哈姆雷特形象的典型意义。其他人物形象。《哈姆雷特》的艺术特点及莎士比亚的艺术成就。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第四章17世纪文学教学目的和要求概述部分要求一般了解,其中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是本章的次重点,重点掌握莫里哀及其代表做。第一节概述(1课时)17世纪欧洲历史概况。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意、西、德文学呈衰落之势。英国文学取得重要成就。法国文学呈繁荣形势。英国文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英国文学,清教思想对英国文学的影响。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的思想意义。法国文学: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政治基础。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重要作家极其代表作。高乃依(《熙德》)、拉辛(《费德尔》、《安得罗马克》)、莫里哀。第三节莫里哀(2课时)生平与创作。重要著作(《太太学堂》、《唐璜》、《愤世嫉俗》、《达尔杜弗》、《吝啬鬼》等)的进步思想。《达尔杜弗》。反动教会势力在当时法国政治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剧本的思想意义。达尔杜弗的形象。桃丽娜的形象。奥尔贡的形象。《达尔杜弗》的艺术特点。《达尔杜弗》与古典主义。莫里哀在欧洲戏剧史上的意义。第五章18世纪文学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一般性地掌握18世纪欧洲文学概述部分。其中“狂飙突进”、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和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本章的次重点,重点是歌德的《浮士德》。第一节概述(1课时)18世纪欧洲历史概述。启蒙运动。启蒙主义者的社会政治观点和文艺理论。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启蒙文学的政论性、民主性、教育性和现实主义原则。英国文学:18世纪英国文学最主要成就是现实主义小说。笛福、斯威夫特、理查生、费尔丁。《汤姆·琼斯》是英国18世纪小说的最高成就。斯泰恩和哥尔德斯密斯的感伤主义小说。法国文学:18世纪法国文学和启蒙运动联系密切。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和他们的主要作品。《波斯人信札》、《老实人》、《天真汉》、《拉摹的侄儿》、《修女》、《新爱洛漪斯》等作品的思想内容。博马舍的喜剧。德国文学:18世纪德过历史概况。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莱辛的剧本《爱米丽雅·迦洛蒂》。“狂飙突进”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狂飙突进”运动的主要作家。席勒的《阴谋与爱情》和其他重要作品。第五节歌德(2课时)生平和创作道路。早期诗歌、戏剧和小说中反封建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普罗米修斯》、《铁手骑士葛兹》、《少年维特的烦恼》)。《少年维特的烦恼》对德国鄙陋现实的批判。主人公维特形象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浮士德》的构思与开始创作。歌德在魏玛。思想上的妥协在创作上的反映,从“狂飙突进”到追求和谐古典美(《埃格蒙特》、《伊菲格尼亚》、《塔索》)。歌德对法国大革命的矛盾思想。与席勒合作的十年和创作上的巨大收获。晚年的歌德。《浮士德》的最后完成。《浮士德》。情节、结构与体裁特点。浮士德形象。浮士德形象的深刻思想内涵。浮士德探索中的思想矛盾。靡菲斯特的形象。浮士德与靡菲斯特的辨证关系。玛甘泪的形象。自然人性的具体化。悲剧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点。恩格斯论歌德。歌德在欧洲文学史上的意义。第六章19世纪文学教学目的和要求:对概述部分要求一般了解,其中“湖畔派”和雪莱是本章的次重点,重点是拜伦、雨果、普希金。第一节概述(1课时)19世纪前30年欧洲历史概况。浪漫主义成为文学主流。浪漫主义产生的根源。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德国文学:早期浪漫派和后期浪漫派,他们的保守倾向。霍夫曼和他的《小查克斯》。海涅早期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英国文学:19世纪初期英国的社会阶级矛盾。“湖畔派”派诗人。他们的保守倾向。华兹华斯的诗歌成就。诗歌新倾向的代表拜伦。雪莱的抒情诗和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他对未来美好社会的预言。济兹诗歌的成就。历史小说奠基人司各特和他对欧洲一些作家的影响。奥斯丁现实主义小说的成就和意义。法国文学:夏多布里昂带有异国情调的浪漫主义小说。他创造的患“世纪病”的浪漫主义失望者形象。斯塔尔夫人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宣扬。维尼和拉马丁诗歌中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