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国的小学美术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小学美术教学的特殊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考虑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本文从分析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入手,提炼小学美术教学的原则,进而提出三种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方法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国的小学美术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课程的综合性与多样性不足、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等缺点,导致小学美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再加上美术教育的特殊性,比如教学灵活性较大、作品的评定标准不一等特点,使得美术教育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其他教学。因此,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扮演一个引导、鼓励、教化学生的角色,为学生多创设情境,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而不能完全取代学生,一味的教学而不考虑到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只有有效的利用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和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才能较好的达到理想的效果。一、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一)教学内容的广泛化生活化小学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艺术美术、建筑四大主要门类,课程涉及绘画、书法、雕塑、设计、建筑、篆刻、手工制作以及美术史、美术欣赏等课程。新的《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改变了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学生能够在课程内容中了解美术学科的丰富内涵及其全部领域,使学生关注生活的视野得到很好的开拓、想象空间得到极大的拓展。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作为一名小学的美术老师,如何在课堂上展现这么庞杂的教学内同和教学目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是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此外,让小学生更多的关注美术教育在日常生活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洞察力和鉴赏能力也是美术教学的重点。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在更大程度上不断地趋近于广泛化和生活化。(二)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这就说明了我国的美术教育应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点。我国的素质教育还是集中在课堂上,美术教育业不例外。学校的美术教育不单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本理念和技法,还应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向他们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等,不断的拓展学生全面的人生素质教育。我们都知道素质教育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更加精准的审美眼光和更独特的视觉形象,也能够帮助我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拥有更高的审美意识。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开发以及对这个社会的适应能力有有赖于自身对事物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三)重视审美教育从素质教育的层面来说,小学美术教育担负了很多任务,但最直接最重要的的目的还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德国哲学家席勒说过:通过审美教养可以使人类的精神获得解放。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使学生通过美学教育提高自身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思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全面素质的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经历了从注重美术教育的智育化、德育化的倾转变为重新强调美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正式提出了综合学科的概念。美术学科与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门类相互呼应,重新纳入艺术领域的大环境中。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冲中,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在更大、更丰富的艺术环境中体验审美欣赏和创造的愉悦。二、小学美术教学的原则在小学美术的课堂上,不管我们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各有利弊。但是无论哪种教学方式,从本质上说都是有一定的规律,遵循一定的原则的。如果能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遵循这些原则,那么小学美术的教学形式就会更加灵活多样,教学活动就会更容易成功。(一)互动性原则小学生由于年纪比较小,都还比较活泼好动。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这一点,进行合理的引导,从压制学生的个性转变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言的热情。因此,在课堂的设计中药多加入互动的模块,既有利于活跃课堂的气氛,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及教学质量。(二)激励性原则小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目标除了向学生讲述知识和技能,为以后长期的学习打下基础,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在美术教学课堂上,老师既要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美术基础和美术技能,更要不断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老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老师应该树立时刻激励学生的意识,在指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基础上,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掌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及其成果有信心,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向;帮助学生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潜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三)启发性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从古至今都是教育教学中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小学美术的教学也不例外。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作为老师要多倾听学生的意见,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武断的否定学生的想法。要不断的创设问题情境,其他学生主动思维。特别是在讲评作业时,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这样的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学生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学生的思维才能越来越发散。三、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一)创新教育,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关心每名学生,促进每名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深刻反映了教育的本质特征。因此,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育模式,以学生为本,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一般由好、中、差程度不一的五六个人为一组,各组间的整体水平要相当。分好组后,教师要引导每个小组的成员有效地“合作”。即让学生轻松地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且能够在相互探讨、争论中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空间,从而培养他们与人交往、合作共事的能力。在合作式教学模式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敢于冲出传统美术观念的框框,大胆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创作中的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提高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有效地激活了师生的创作激情,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参考文献:[1]陈昌婷.浅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才智.2009(02)[2]王芬.小学美术教育特点及其教育方法[J].知识经济.2011(04)[3]章桔露.试谈美术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4)[4]王岩.美术教学方法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05)[5]王婷.优化小学美术教育致力于学生未来的发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2)[6]李珍,范杰华.浅谈美术教学活动对学生素质的培养[J].才智.2008(16)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