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之唐代人物画唐代人物画发展的历史背景•唐(618-907)•唐朝人物画的发展,和统治者在文化政策上措施和倡导是密不可分的。唐太宗贞观十七年下诏:“自古皇王,褒崇勋徳,既勒名于钟鼎,又图形于丹青。是以甘露良佐,麟阁注其美;建武功臣,云台纪其迹”,明确的提出用绘画表彰功勋的要求。因此,唐代美术首先在题材上明显地透露出时代特征,反应和歌颂整治统一和国家强盛,表彰功德勋臣,或者直接用来反应贵族多方面的生活。•民族大融合三屈式造型,是古代印度佛教造型中的典型样式,随着佛教的东传,外域形式和中国风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的优雅和谐与婀娜多姿审美风尚和时代风貌•审美风尚又称时尚。那是在某个时期为社会上多数人追求的审美趣味,它也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从人体美、服饰、建筑、艺术作品一直到社交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时尚体现了一个时期社会上多数人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并且形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精神气氛。唐代审美风貌•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代是个疆域辽阔、国威强盛、气势恢宏、较少禁忌的开放时代。那不羁的自由精神,对唐人的理想、志趣、立身准则、行为方式、审美追求,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盛唐时期,更是名副其实的青春盛世,展示了一个雄辉博大、五彩缤纷的意向世界。唐代人物画概况•唐代是人物画发展的高峰。•从流传下来的《步辇图》、《送子天王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等传世珍品看,在人物传神、线描技法和工笔重彩的技巧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代表画家初唐——阎立本、尉迟乙僧盛唐——吴道子、张萱晚唐——周昉一、初唐——阎立本概述•阎立本(?~673年),初唐高官出身(工部尚书、宰相)的宫廷画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其“有应务之才,兼能书画,朝廷号为丹青神化”。他工于写真,尤擅故事画,取材多为贵族、官宦以及宫廷历史事件代表作品《凌烟阁功臣图》《秦府十八学士图》《昭陵列像图》《步辇图》《职贡图》《历代帝王图》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政治功能•唐代的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开篇谈到绘画的功能:“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阎立本步辇图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的历史故事。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甘也。甘部曰。美也。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引伸之凡好皆謂之美。从羊大。羊大則肥美。無鄙切。十五部。羊在六畜主給膳也。周禮。膳用六牲。始養之曰六畜。將用之曰六牲。馬牛羊豕犬雞也。膳之言善也。羊者,祥也。故美从羊。此說从羊之意。美與善同意。美?義羑皆同意“美”的内涵以大为“美”•中国人很喜欢“大”这个字,总把“大”放在很高的位置,把“大”作为对于一个事物最高的评价。•形容山河的有大地、大河、大江、大山;形容吃喝的有大鱼、大肉、大酒、大快朵颐;形容形容人的有大人、大人物、大家伙、大坏蛋、大孬蛋;形容形势的有大好、一片大好、大大超过预期、大大超过去年;形容运动的有大整风、大学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大唱革命样板戏。•还有的形容深入到生活里和工作里去,开会的时候无论多大规模,都叫大会,结果都是大大的鼓舞了人心,大大提高了信心;无论什么工作,一旦结束都叫大获全胜;假若一个事情做得不尽人意,就可以说虽然还有些细节没有达到目的,但是大部分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还有的“大,”使我们思维定式里已经形成了的,就是几代人也改变不了。比如地大物博,我们的领土没有俄罗斯大,我们已经说顺口了,是再也改不过来了。我读书的时候,中文系毕业的老师教一二三四声,用的例子是“中国很大、资源满地,”其实我么的资源按照人口众多来平均,就是满地还是严重缺乏的。•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用“大”来形容自己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呢?可能与中国的美学有着很大的关系,从历史上,我们的祖先就是以大为美的。美字的本身,就是一个羊一个大。羊小的时候,是不美的,一旦长大了,就美了。这样的审美观,很符合中国人的实用主义思想。汉字里的太,是一个大字加上一点,汉字里的天,是一个大字加上一横。对于那些人们崇拜的事物,都要以大字为基础。太阳和天空都是人类崇拜的事物,就和大联系在一起。•因此,“大”就成为我们审美观里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你要做好一个中国人,就要学会充分利用一大字,把大发挥的淋漓尽致,可以把不大的成绩说为大,但千万不要把大的成绩说为小。可以把小的数字说为大,但千万不要把大的数字说为小。掌握一个大字,用活一个大字,发挥一个大字,你就是一个生活得很不错的中国人。假若你背离了这个原则,你的生活和仕途都会受到挫折和失利。宋体(正文)铁线描•古代人物衣纹画法之一。•形如铁丝。中锋用笔,圆劲有力•主要用来表现硬质衣料。[唐](传)阎立本《古帝王图》历代帝王图阎立本阎立本绘画的艺术特色气韵生动---人物的气韵神态表现到位经营位置---以大为美的人物构图骨法用笔---铁线描的表现用线遒劲坚实应物象形---人物形象及职业特色进行较好表现随类赋彩---工笔重色,用笔沉着清俊,形象富有个性。初唐--尉迟乙僧来自于阗国(今新疆和田)贵族,久居长安,与阎立本齐名。师从其父,工画佛教人物、花鸟,采用阴影法,使所画人物有凹凸立体感,将于阗技法融入中原画技,被称为“身若出壁”,“堆起绢叔”,人称“小尉迟”。与阎立本并称。著名画家吴道子均受其影响。艺术成就•尉迟乙僧所画人物,生动传神,身若出壁。画《降魔变》,人物姿态,千怪万状,被称为奇踪。在表现手法上,他将西域和中亚艺术的表现形式,与中原地区传统的绘画技法相结合,使唐代的绘画艺术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其人物画“小则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大则洒落有气概”。又长于色彩晕染,沉着浓重,而具有立体感,被称为凹凸画法。唐人窦蒙评他:“澄思用笔,虽与中华道殊,然气正迹高,可与顾(恺之)陆(探微)为友,”说明他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二、盛唐人物•盛唐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气质有两个显著特点,它们也表现于绘画中。•(一)男子性情豪放不羁,自信,放达。吴道子笔下的人物都拥有这种气质。•(二)女性以健硕、甚至丰肥为美。在张萱的画中,唐代仕女们面颊丰腴、曲眉细目,姿态慵懒。概述“画圣”吴道子(约686~760前后):吴道子一生的绘画创作主要是壁画,作壁画三百余壁,所作人物、鬼神、鸟兽、台阁等也冠绝一世,后人奉其为“画圣”,民间画工称其为“祖师”。盛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释迦降生图》)画面内容佛教始祖释迦牟尼诞生后,他父亲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唐](传)吴道子《天王送子图》(局部,宋摹本)吴道子的画风是“疏体”,有别于前代大师顾恺之、陆探微的“密体”。风格与技法:疏体密体密体(顾恺之)疏体(吴道子)与书法的关系篆书用笔隶书用笔艺术效果用线如春蚕吐丝,周密均衡简练概括,有节奏上的变化影响工笔写意莼菜条描•就是兰叶描,形容线条流畅且有粗细变化的一种中国画笔法,与之相对照的是铁线描,意为像钢丝一样粗细均匀的一种笔法“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唐)吴道子:“天衣飞扬,满壁风动”•(北齐)曹仲达:“其体稠叠,衣服紧窄”朝元仙仗图(北宋)武宗元“吴带当风”:武宗元学吴道子,擅以富于变化的“兰叶描”画出迎风飘举的衣服,表现出宗教人物的仙风道骨人物画的风格与服饰之间的关系1.衣服质料与绘画线条用笔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在盛唐以前,质地较硬,铁线描就是应此而生。2.绘画风格的变化也是与服饰时尚流行相吻合的。吴带当风——盛唐人物的宽袍大袖衣服。吴道子艺术特色:•其画风“落笔雄劲”。其线描富有运动感、节奏感和粗细变化,被后人称为“莼菜条”描。所勾衣纹流畅飘洒,被称为“吴带当风”。独创“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的淡彩画法,被称为“吴装新格。”•“吴带当风”:吴道子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他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他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张萱•张萱是盛唐著名的人物画家。他生长在繁华的京都长安,后在宫中担任“史馆画直”即宫廷画师。由于长期生活在宫廷中,目睹耳闻,十分熟悉皇室贵族的奢侈豪华生活。致他的创作人物画多半是描写宫廷妇女的闲散生活。代表作品《虢gou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等。绘画与诗歌:虢国夫人游春图•《丽人行》唐杜甫: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张萱《捣练图》(宋摹本)[唐]张萱《捣练图》(局部,宋摹本)晚唐时期——周昉•概述•周昉的宫廷仕女人物不像盛唐张萱的那么欢快愉悦,她们大都沉缅于一种百无聊赖、空虚寂寞的情绪中。周昉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把隐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微妙情感生动而传神地表达出来。《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周昉,长安人,出生在中晚唐时期贵族家庭,擅长画贵族人物肖像画和宗教壁画,尤擅画仕女画。绘画特点:“衣裳简劲,彩色柔丽,丰厚为体。”绘画特点:“衣裳简劲,彩色柔丽,丰厚为体。”簪花仕女图周昉辽宁省博物馆琴弦描•中国古代人物衣纹画法之一。•线条挺拔,形如琴弦。•“用正锋,腕中无怒降,要心手相应,如琴弦乱不断。”•用于表现丝绢衣料质感。继承了六朝顾恺之和陆探微的清纯细腻风格,其作品色彩柔丽,线条简练劲美。周昉出身官宦之家,故他的画自然而然就有一种贵族气质。仕女画中的宫女•三千宫女燕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杜甫《后宫词》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薛逢的《宫词》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挥扇仕女图周昉小结•在借鉴其它门类艺术(主要是书法)的基础上,唐代人物画风格技法更加丰富,宫廷内外的画家相互促进,在宗教和世俗题材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经典之作。•人物画既注意反映现实生活,也着意于刻划人物的精神气质。而仕女画像诗歌文学一样可以传达篇外之情,其发展尤其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