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CD.古人之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世之奇伟……非常之,常在于险远.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也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观观谬谬2.对下列加粗词意义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于人可讥②而在己有悔③无物以之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师为为相相[C]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各不相同,③④也各不相同3.下列句中的加粗词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A.有碑仆道仆:倒褒之庐冢也庐冢:也作庐墓。B.其文漫灭文:碑上残存的文字有穴窈然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碑文)C.有怠而欲出者怠:穷困咎其欲出者咎:责怪(懈怠)D.夫夷以近夷:铲平火尚足以明也明:明亮(平坦)(照明)4.下列句中的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BD]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命名)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说明)C.不名一文(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D.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5.选出与“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中的“道”字用法相同的AB.华山之奉阴违.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夫游之乐也一肌一容,尽态妍阳阳极极一项是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B]A.何可胜道也哉(说)B.策之不以其道C.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路旁)D.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从郦山向下,取道芷阳小路逃走.6.下列各句中的“然”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B]A.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而)B.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的样子)C.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然:表转折,连词,但是.)D.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然:表转折,连词,但是.)7.下列句中加粗词与例句中加粗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之,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做悲的宾语[B]A.余之力尚足以入结构助词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C.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之”是代词,指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即传闻.D.入之愈深,其进愈难D代词8.下列各句加粗的词,与“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中的“舍”字,在用法上不同的一句是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C]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动词:命名的意思B.朝服衣冠名词做动词,义为穿戴C.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游客动词活用名词,到达的人D.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王:名词作动词,称霸,称王9.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不属于意动用法的一句是意动用法是指某些词用作动词充当谓语时其动作属于主观上的感觉、看待或评价。[D]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主谓之间的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形容词活用为意动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拜……为师,以……为师意动用法.C.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用作动词,有赞赏的意味D.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10.诵读时,句中停顿不当的一句是[B]A.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B.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二、常识填空11.本文选自《王安石集________》,作者_王安石_______,字介甫________,号__半山______,封荆国公,世称_王荆公_______。谥“文”,又称__王文公______北宋___政治_____家、__思想______家。12.“余第安国平父”中的“父”,通“__甫______”,是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渔父”中的“父”,是对___对老年人的尊称_____。三、翻译1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译: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1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译: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拓展测试1.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D)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2.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D)A.距其院东五里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3.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B)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褒禅山亦谓之华山C.此余之所得也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C)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5.选出对加粗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D)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浮图,梵语(古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庐冢,也叫做“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古时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学者:此文“学者”与《师说》中古之“学者”的意义相同,同现代汉语中的“学者”也相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说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6.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观看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少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说出真相7.“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一句,联系前文,根据“深思慎取”的精神,作者论述有遗漏的词句吗?如有,试完整地补出来。___________“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这一段提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相互辩证唯物主义思想。B.“其孰能讥之乎”是一个反问句,与前面内容联系看,还是说明“尽吾志”的重要性。C.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D.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也是需要有坚定的志向。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__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C)“胜”应读“shēng”。A.今言“华(huā)”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B.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yǎo)然。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shèng)道也哉。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D)“至”是动词活用作名词,其他是名词活用作动词。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3.选出下列各句中“以”是介词的一项(B)A项中“以”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C项中“以”是表修辞关系的连词;D项中“以”是表因果关系的连词。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4.下列句中“观”字词性不同的一项是(D)D项中“观”当动词讲,意思是“观察”,其他三项中的“观”都是名词。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B.大王见臣列观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C)A项中“所以”表原因,B项中“非常”是“不同寻常”的意思。D项中“至于”是“到……”的意思。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B)“侧”是名词作状语,“明”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幽暗昏惑”是形容词用作名词。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C.火尚足以明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7.选出句中“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A项中者在句中起停顿作用,其余B、C、D项中三者都译为“……的人”。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8.下列句子的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B)应这样停顿: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B.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