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评价的问题和技巧教学评价一直扮演着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指挥和向导的角色。《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并强调“重视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内在激励作用。”因此,现在的美术课堂上,少了教师采用简单化的否定性评价,少了教师的严厉批评声,而多了对学生的表扬、赞赏、肯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然而,美术课堂又呈现了另一种令人担忧的“浮华的热闹”、“散乱的活跃”,教师的赞美之词响亮煽情却未免让人觉得空洞、不值一品,犹如口号式的各种评价语在课堂上此起彼伏、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可言的廉价小奖品在课堂中漫天飞舞,难免让人觉得“空洞无物”、“言不由衷”,我们不能否认这些方法刚开始运用时的效应,但久而久之,如此评价,形式浮躁,语言单调,游离于文本内涵及师生精神世界之外,犹如蜻蜒点水,浮光掠影,学生的心湖不会荡起温暖的涟漪,学生的心田更不会萌生自信的嫩芽。难怪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受到如此评价时,也就习以为常,甚至漠然了。那么,美术课堂评价的不合理的现象有哪些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美术课堂评价的不合理理象,主要有如下几点:现象1:评价缺乏真实性《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而为了体现“激励”这一原则,一向吝啬表扬,苛求学生的教师又显得特别大方,课堂上表扬声不绝于耳,几乎听不到任何中肯的批评,其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有的夸大事实,如“你画得比老师画得还好!”、“我们都要向你学习!”,有的以偏概全,突出了正确、合理的一面,对其中不合理的因素听之任之,如“画得太好了”、“说得完全正确!你太聪明了!”;有的甚至对学生的错误观点不加引导。还称赞其见解独到……这些过于夸张甚至失实的“表扬”,带来的可能是学生思想上的模糊与片面,可能是学生对表扬的“失去了感觉”,甚至可能是滋生了学生的浮躁情绪,而并末给学生的成长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可以说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激励。一位美术教师上《色彩的明度渐变》这课时,在第一次试画后的作品评价中对作品进行了点评,表扬了其中几张,有一张作品构图饱满,色彩也调配得比较合适,但颜色与颜色间的过度略显模糊.显然是用水过多,但教师只对作品的优点进行了评价,面对于缺点却没能及时指出.因此,在第二次练习时,这位学生依然没能克服前次作业的不足。我想,如果教师当时能在表扬其优点的同时,中肯地指出缺点,那么,学生将不会重复前一次的错误。真正的激励应该是对事实的肯定,对精神的唤醒,对行动的鼓舞。真实的评价应坚持向学生传递真实的信息,以鼓励为主,但并不摒弃批评,而是讲究批评的艺术,不使学生丧失美术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只有真实的评价,才能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才能真正令学生信服。现象2:评价缺乏情感性美术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一个充满个性、活泼、灵动的独特个体,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一个教育家曾说过,“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一个没有真情的教师,一次没有情感的评价,怎能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期望,从而去充满热情地学习?一位美术教师在上《会说话的手》这课时,先带扭大家玩了手形游戏,用手变出小鸟、小狗、小鹿、兔子等动物.这时,一位男孩子举手说道:“手指不仅可以玩游戏,还可以传递信息,如一至十的数字、OK等手势,还有中国人拜年时做的恭喜的手势和佛教信徒做的合十手势.”说着,他还淘气地做了个“V(胜利)”的手势.在场的听课教师无不为小男孩的精彩发言而暗暗喝彩。都认为教师会抓住这一契机,很好地表扬这位学生,并即兴带领大家来做一做相关手势。但这位教师并没有这么做,只是轻描谈写地评价道:“你说得很好!”接着就继续下面的教学活动了.小男孩看了看教师,有些失望地坐下,眼神中充满了黯然的表情。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享受美术学习的乐趣?《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人文性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美术课以绘画为载体,承载人的情与意,是学生、教师二者感情碰撞的空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很好!”、·画得真棒!”、“你有进步了!”等冷冰冰的评价又如何能唤起学生的真情,去引发师生间情感的共鸣呢?因此,美术学科也呼唤着教师评价的真情投入。现象3:评价缺乏沟通性美术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作为交往的一个渠道,作为对话的一种方式,评价呼唤着平等和沟通。通常要使评价者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就应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之间的相互协商、理解和沟通。但在实际教学中,“好!”、“不好!”、“对!”、“不对!”等评价仿佛就是教师给学生下的最终定论,无论学生理解与否,接受与否,都要全盘收下,尽管有时这种接受只是停留在表面。一位美术教师在上《生活离不开电话》时,作业要求是让学生画一部生活中或未来的电话。当教师巡视到一个小男孩身边时,皱起了眉头,轻声说道:“你怎么用白色的油画棒画呀!不知道白色的笔画在白纸上看不清楚吗?还不快换只黑笔。”周围的学生听到了教师的评价,都发出了嬉笑声。小男孩咬着嘴唇,望着教师解释道:“老师,我……”“别辩解了!还不快画!”说完,教师又继续巡视起来.小男孩则在一旁委屈地捏着自己的画.课后,我听见小男孩和他的同桌讨论道:“我画的是未来的隐形电话,隐形电话是肉眼看不见的,如果用黑笔画了,那就不是隐形的了。”听了这段话,我不禁由衷地赞赏起他的想法。如果教师能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理解,与学生进行沟通,倾听一下他们的意见,那么学生的艺术个性将会得到更好地发展。《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改变评价“裁判者”、“控制者”的形象,努力成为一个交换意见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不要急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应给学生发表言论和尝试练习的机会,释放学生的个性,倾听学生的心声。现象4:评价缺乏生动性美术是最具情感性、创造性、艺术性的课程。生动有趣,充满诗意的美术课堂评价,犹如一曲山歌,一股清泉、一杯香茗,令人欣喜,令人激动,令人回味,它唤醒了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点燃了学生热爱艺术的火种;而冷漠、贫乏、枯燥的课堂评价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磨灭学生的艺术个性。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我发现一个现象,低年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普遍是:额头上或手心里贴一面小红旗或一朵小红花。中年级是;教师说;“嘿!你真棒!”全班学生齐声附和说:“嘿!你真棒!”高年级则是:教师进行常规性的表扬,然后大家齐声鼓掌。学生对这样的评价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学生,凑热闹式地跟着教师齐声呼喊或热情鼓掌。学生长期在这种死板划一,毫无生动可言的评价的轰炸下,渐渐变得漠然,感受不到被表扬、被赞美的欣喜和乐趣,同时也渐渐失去了对学习本该有的积极性。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舒缓的轻松的过程,是一个感受幸幅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启迪智慧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的过程,是一个焕发生命活力的过程.因此,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需要以艺术化的态度去关爱学生的成长发展,用充满诗意的评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营造课堂教学的美学韵味。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评价是合理的评价呢?如何把握评价的技巧呢?这里有几个案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案例1:在上《下雨了》这课时,我课前做了很多雨点的头饰让学生来戴,并进行情境表演。但是有个学生说这个头饰是厨师帽。当时我看了他一眼,并没有评价,后来很多学生也喊道:“厨师帽,厨师帽,……”这时,我微笑着评价道:“你们看清楚哟!这个可是可爱的小雨点哦!它的头是尖尖的,身子是圆圆的,它可不是厨师帽,谁愿意来当可爱的小雨点?”一句简单而充满机智的评价语,不仅从小雨点和厨师帽的形状上加以区别,同时,也让学生喜欢上了这个头饰。察例2:在一节美术课上老师提出问题,一个小女孩举起了手,但她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小,就算是她周围的同学也要非常努力地去听才能听清楚。这时,教师说道:“你说得非常好,但在教室那一个角落的同学好像没有听到你的精彩回答,你能再大声说一说吗?”小女孩第二次回答的时候,声音就响亮多了,整个教室都听得非常清楚。虽然女孩的回答并不如教师所说的那样精彩,但在教师这样的鼓励之下,学生大胆地说出了不是很确信、不是很成熟的想法。当时我们都被这充满智慧的课堂评价语所感染。语言是智慧的花朵,智慧是语言的红舞鞋。教师智慧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影响很大,不但能化解教学过程中的尴尬,还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得到情感上的满足。所以我们说合理的评价要充满智慧。案例3:记得上《想象中的飞机》这课时,我问学生:“你准备设计一架什么样的飞机?这架飞机该如何驾驶?能否上台给大家讲解表演?”这时,一位学生举手说道;“我想设计一架多功能的家用飞机,它专供三口之家使用,有一个驾驶舱三个驾驶位,一家三口可以共同体会开飞机的乐趣.”他边说还边形象地做起驾驶飞机的动作。他生动的讲解和表演博得了同学们一阵热烈的掌声,我随即幽默地说道;“哇!你不仅有丰富的想象力,还有很强的表演天赋!真是口才赛过崔永元,演技超过章子怡啊!”这时,全班学生都哈哈大笑起来,被表扬的这位学生更是兴奋.最后,在完成作业时,他的积极性特别高,完成的作品也特别富有创意。幽默作为一种课堂语言艺术,不仅能搏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在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特别是童趣式的幽默,更能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巧妙地在评价中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可以融洽师生间的关系,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还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热情的个性。所以合理的评价要多些幽默。案例4:在上《秋天来了》这课时,我以“秋天的礼物”作为整堂课的评价手段。课堂上只要善于倾听或是积极发言、补充的,画得有创意、构图饱满、用色恰当的,都能获得一件秋天的礼物——一片红色的枫叶、一朵黄色的菊花、一枝金色的麦穗、一个诱人的苹果……这种生动的富有情趣的评价带给学生美好的遐想,既激发了他们表达与交流的欲望,又给他们一种艺术的享受,还再一次凸现了秋天景物的特点,可谓生动有效。情趣的评价不但在情感上拉近了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距离,而且由于情趣评价本身也充分体现了美学的特点,因此,也就成为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互动平台。所以合理的评价要充满情趣。案例5:丁丁的绘画水平较弱,但他是个很认真的孩子。一次,在上《桌椅板凳》这课时,我让大家以线描的方式表现教室里的课桌椅,丁丁很努力地在作业纸上绘制着自己的作品,第一张没画好,他又画了第二张,……。直到第四张,他终于画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在作业展示时,我第一个点评的就是丁丁的作品。很多同学都以为我要批评这张画,偷偷地在下面笑起来,我看见丁丁红着小脸低下了头。等学生笑过后,我真诚地评价道:“我要表扬这张作业,因为这张作业让我很感动,我从中看到了一个孩子的努力和坚持不懈!他让我想起了爱因斯坦《三只小板凳》的故事,这位同学有自己最满意的作业,爱因斯坦有自己最满意的小板凳,他们的可贵之处就是拥有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此时教室里安静极了,丁丁抬起头看着我,眼里充满了感激。我大声地点着他的名,并带头鼓起了掌,请他介绍能画出最满意作业的经验。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大家说道:“我的构图一直不好,不是偏大就是偏小,我先后画了四遍,这一张还算适中,我最满意了。”此时,教室里又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万般评价总关情!教师多一份宽容,多一点等待,发自内心、真诚恰当的课堂评价能使后进生努力跟上去,能让优等生迈开大步引领大家,更能使全班充满自信地投入学习,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和谐。所以合理的评价要充满真诚。教育是艺术,之所以称它是艺术就在于它能激励受教育者,能唤醒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教师运用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使之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