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一)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实验手段研究心理学,标志着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二)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三)华生——行为主义代表(四)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五)奈瑟尔——美国《认知心理学》于1967年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独立。2、个体心理发展规律1、连续性与阶段性2、方向性与顺序性3、差异性4、不均衡性3、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1婴儿期(0~1.5岁)信任与不信任2儿童期(1.5~3)自主与怀疑和羞怯3学龄初期(3~5)主动性与内疚性4学龄期(6~12)勤奋与自卑5青春期(12~18)同一角色与混乱的角色6成年早期(18~25岁)亲近与孤立7成年期(25~65岁)创造力与停滞感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完美感与悲观失望感4、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1、最近发展区2、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3、学习的最佳期限5、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诞生及初创时期(20世纪初~上世纪20年代)1903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阐述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称为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6、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帮助教师建构科学的教育观念(2)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3)有助于开展品德教育工作(4)有助于结合教学实际开展科研工作7、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一)认知特征上,认知和思维敏锐,追求效率化(二)情绪特征上,情感强烈,积极乐观(三)人格特征上,个性张扬,渴望关注(四)信仰追求上,崇尚平等自由,思想活跃(五)人际交往上,人际关系良好,网络关系拓展(六)恋爱与性观念,渴望、正视爱情,性态度开放8、心理健康标准:王登峰、张伯源(1992)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完善和谐7、智力正常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9、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1)人际关系方面:缺乏经验、能力和勇气,导致回避、焦虑和恐惧。(2)学习方面:1、内容陈旧,脱离实际;2、学习价值指向自我,理想、信仰缺失;3、学习投入实用、功利;4、学习自主性能力不足;5、学习方法应付考试。(3)危机心理问题生活富裕——缺乏挫折经验;文化、价值多元——冲突焦虑;网络虚拟——人际交往减少,苦闷;独生子女——关注自我,自我中心;破裂家庭——人格偏差。(4)恋爱与性问题缺乏经验——紧张、恐惧、羞涩、不适当行为恋爱受挫——痛苦、迷惘、消沉甚至轻生1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原则:全体性、主体性、差异性、预防调治发展相结合11、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一)形成过程: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信念(二)促进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的主要条件1、正确认识2、树立榜样3、积极实践12、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1、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2、解决问题的高效率3、善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有很强-2-的洞察力13、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认同教师角色,热爱教育工作。2具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3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够平衡自我与环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4、具有教育独创性。5、在工作和生活中能真实感受内心情绪体验,并恰当控制和表达情绪14、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角色冲突、职业倦怠、人际适应不良。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情绪衰竭(无气力)、去个性化(缺乏同情心)、个人成就感降低(自信心下降)。15、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一)社会层面(二)学校层面1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2提供进修机会,提高业务能力(三)个人层面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了解并悦纳自己3、悦纳、善待学生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提高情绪调控力,保持平和心态6、学会休闲和放松16、什么是学习(一)学习的对象是知识经验(二)学习的过程是经历、体验和感悟(三)学习的结果是行为的改变(四)学习结果实现的条件是反复练习和经验(五)学习的质量是追求行为的持久改变二、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代表人物:苛勒、托尔曼、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等理论观点:摒弃人与动物等同,关注人类复杂认知;否认“刺激—反应”联结,注重中间过程否定学习的被动反应,强调主动形成认知结构。(一)学习的发生过程(二)影响学习因素(三)提倡的学习方式(四)倡导的教学模式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科尔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维果茨基(一)学习的发生过程主动性、建构性、累积性、目标性、诊断性、反思性。(二)影响学习的因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三)提倡的学习方式(四)教学模式与设计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一)学习的发生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自由的,是自由的有意义学习。1、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2、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3、是对学习者有用的、有价值的经验的学习4、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二)影响学习的因素1、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2、重视心理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三)提倡的学习方式(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观18、学习迁移的概念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19、学习迁移的实质1.形式训练说2.共同要素说3.经验泛化说4.关系转换说5.认知结构迁移说20、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一)学习材料的共同因素(二)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三)教材的组织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四)定势的作用21、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一)合理编排、组织教学内容,促进迁移(二)教授学习方法,促进迁移(三)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促进迁移(四)形成、巩固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迁移22、学习动机的含义1、含义:学习动机就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3-2、学习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23、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1、学习需要2、学习期待与诱因24、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多元性、间接性、社会性、职业性25、学习动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成败归因理论当人们进行某种活动成功或失败时,都有对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探究的愿望。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归因的影响主要表现:1.归因导致人们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待发生变化,如果人们把成就行为归因于努力或运气这些不稳定归因,那么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待与这一次成就行为的实际结果的可能不一致;如果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或任务难度这些稳定因素,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待与这一次成就行为的实际结果的可能一致。2.归因将导致人们出现不同的情感反应。3.归因将会导致人们产生不同的责任意识。协助学生正向的归因(一)1提高低自信心学生的成功期望,除了说服他们肯努力,则可达到目标外;仍需精确地呈现给学生自看到他们如何才能成功。2协助学生练习,达到短期目标,及提供他们如何使用策略帮助他们达成目标的讯息。3教导学生如何去“集中注意力于策略,而非结果上面,使他们较有可能会拥有其结果”,对于自己的行为负责。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他把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26、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一)激发学习兴趣1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学习兴趣2利用教师期望效应,激发学习兴趣(二)增强教学吸引力1、创设问题情境2、引导学生构建理论模式3、发挥教师的感染激励作用(三)进行归因训练27、知识的分类(一)根据知识描述的内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二)根据知识能否清晰表述和有效转移——显性知识、隐性知识28、知识的表征(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符号、概念、命题(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条件——行动”产生式29、知识掌握的实质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接受及占有,也就是通过一系列心智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二、有关知识掌握的理论冯忠良知识掌握理论——领会、巩固、应用三阶段理论30、知识的理解(一)知识的直观(二)知识的概括(三)促进知识理解的教学策略1、激发学习动机2、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教学形式3、恰当运用正例和反例4、提供丰富的变式5、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科学比较31、影响知识识记的主要因素1、材料的数量和性质2、识记的目的性和主动性3、加深对材料的理解度4、对所学材料的合理组织5、尽可能多的运用多重编码6、提高学习者的觉醒状态7、树立识记的信心32、合理复习,防止遗忘1、复习时机得当2、复习方法合理3、复习次数适宜33、知识间转化的模式(一)知识转化的模式1、潜移默化—社会化,隐性向隐性-4-转化;2、外部明示—外在化,隐性向显性转化;3、汇总组合—组合化,显性与显性的组合;4、内部升华—内隐化,显性向隐性转化。34、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机制(一)策略性知识的概念化(二)策略性知识的条件化(三)策略性知识的结构化(四)策略性知识的自动化35、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教学策略(1)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准确感知和深入理解(2)将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3)促使学生形成系统性、结构化、层次清晰的命题网络和产生式系统36、技能的概念及其特征(一)技能的概念技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自动化的智力活动方式和肢体活动方式的复杂系统。(二)技能的特征1、与知识经验相联系2、通过练习而形成3、是一种自动化的、完善化的、复杂的动作系统37、技能学习的类型动作技能学习、智慧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38、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学习(1)提高学习者的期望和动机(2)动作示范和有效指导相结合(3)练习和反馈相结合39、智慧技能形成阶段冯忠良智慧技能三阶段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40、认知策略学习的实质认知策略主要由认知方法、认知监控、元认知构成。认知策略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的学习。41、典型的认知策略(一)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二)程序性知识的认知策略42、促进认知策略形成的教学策略(一)在进行认知策略教学的同时教授认知策略1、引导学习者分析学习情境,提出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和制定学习计划。2、引导学习者自觉地监控学习过程、维持或修正学习行为。3、学习后评价计划和效果,为下次学习做准备。(二)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三)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四)按程序性知识学习规律教授认知策略。43、常用的问题解决策略:1、手段——目的分析2、逆向搜索3、爬山法4、类比迁移5、生成——检验策略6、简化策略44、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一)有关的知识经验(二)个体的智力与动机(三)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四)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五)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45、一般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三)提供多种练习机会1、避免低水平的、简单的提问或重复的机械练习2、提供结构不良问题,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46、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47、道德与品德的关系1、区别(1)概念不同:道德—社-5-会现象,是社会规范、尺度、准则;品德—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体内在观念、意向等心理特征。(2)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德——社会需要,稳定、和谐、平衡、发展;品德——个人需要,归属于社会,要与社会和谐、一致。(3)反映内容不同:道德——社会意识的反映,反映社会对成员的要求;品德——个体意识的反映,反映个体与社会的关系。(4)表现方式不同:道德——以规范、公德、舆论等方式表现,对整个社会进行控制调节;品德——以个人理想、信念、心理倾向、稳定行为表现,对个人进行控制调节。2、联系:品德是在道德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社会道德的发展不仅受到社会需要驱动,而且受到社会原有品德基础的制约。二、品德的构成道德认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