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课文习题群英会蒋干中计(一)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全文共10段,可以分作几个部分,是如何结构情节的?(三部分:1—3/4—8/9—10)答:开端1—3段周瑜决定除蔡、张。发展4—6段周瑜设下反间计,群英会上迷敌人。高潮7—8段周瑜假装泄秘密,蒋干上钩盗密信。结尾9段周瑜中计杀蔡、张。尾声10段周瑜闻讯庆计成。2、全文的主线是什么?设计、用计、中计是情节的主线。3、周瑜用了什么方法除去蔡瑁和张允的?答:使的是借刀杀人反间计。诱骗蒋干盗书,离间蔡、张与曹操的关系,借曹操之手除掉蔡张二人。(二)阅读1—3段回答问题。1.概括第1自然段内容吗?周瑜毁书斩使。2、“使者呈上书看时,封面上判云:‘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瑜大怒,更不开看,将书扯碎,掷于地上,喝斩来使。”对周瑜发怒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周谕见书信的封面上写的是“付”,对自己不尊敬,因而生气了。B.周谕自命不凡,见曹操在书信上称大丞相,因而大怒。C.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周瑜深恶痛绝,因而大怒。D.曹操以丞相之名,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激怒周瑜。答:分析题一要结合上下文,二要结合人物性格特点,三不可脱离阅读材料。A项分析曲解身处统帅地位周瑜的性格,B项也将两国之争变为个人争名夺利。C项D项的选择要看原文,“汉大丞相”关键在“汉”字,表明曹操以汉相身份对待周瑜,而“付”又很傲慢,才激怒周瑜,故当选择D项。3.周瑜之所以违反两国交兵的惯例,采取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原因是什么?答:①曹操来信,封面措辞自负傲慢,带有对东吴轻蔑侮辱的感情色彩,周瑜十分恼火,以此抗议示威。②因为自己有训练有素的水军,不怕“不习水战”的曹军,有恃无恐。4.毁书斩使后周瑜又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部署军队,迎战曹操。5.从这段看,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骄矜自傲、富有胆识、深谋远虑。6.第2段写什么?三江口曹操折兵,挽败局重用蔡张。7.曹操为什么吃败仗?答:一方面由于“青徐之兵,不习水战”;另一方面对降将蔡瑁、张允存有疑心,他们有水军都督之名,却无真正的兵权;加上周瑜善于调兵遣兵。8.周瑜得胜后做些什么?他通过探看曹军水寨发现什么?答:得胜后犒军、报捷、“亲往探看曹军水寨”。看到曹军操练水军井井有条、声势浩大(结合书上具体描写),悟出要破曹军,先要除掉“深得水军之妙”的蔡、张。9、课文第3段两次写到周瑜的“惊”,周瑜“心惊”、“大惊”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深层原因又是什么?答:直接原因是看到蔡张二人“深得水军之妙”深层原因是担心曹操克服了水战处于劣势的弱点,从而使自己的优势丧失。10.周瑜“暗窥水寨”后,最大的心病是什么?这一细节在整个节选部分起什么作用?答:破曹军,先要除掉“深得水军之妙”的蔡、张;这一细节在整个节选部分交代了矛盾的焦点,周瑜破曹的必要前提。11.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带着鼓乐,随行将数员,各带强弓硬弩,一齐上船迤逦前进。至操寨边,瑜命下了碇石,楼船上鼓乐齐奏。对这一段描写分析正确的几项是(AD)A.写出周瑜深知兵法,亲临敌寨,是个智勇双全的人物B.周瑜少年得志,骄矜自信,表现他豪放不羁的特点。C.周瑜以此探看敌军虚实,并向曹军炫耀己方的优势。D.临敌时却以鼓乐相迷惑,写出周瑜从容沉着的风度。E.周瑜暗探曹军水寨,实际上已对破曹之策胸有成竹。12、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三江口选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2分)答:这两个情节与本文中心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毁书斩使才有三江口之战;由于曹操三江口战败,才有蔡、张训练水军之举;由于这两人整治水军得法才引来周瑜的探寨并下定除此二人的决心。这一部分是周瑜“设计”的背景。13.解释加线词语更不开看(表示动作与预期结果相反,可解作“却”)封面上判云(写到,批到)便宜用事(有利时机)比及(等到)14.给加线词语注音:便(biàn)宜用事中(zhòng)箭着(zhuó)炮拈(niān)弓搭箭(三)阅读4—6段回答问题。1、蒋干如何在曹操面前推荐自己的?从中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干到江左,必要成功。”从中可见他是一个胸无城府、盲目自信、狂妄自大。2、周瑜听说蒋干来反应如何?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答:笑谓诸将“说客至矣”与众将附耳低语,如此如此;说明他是一个才思敏捷,智谋超人的人。3、“昂然而来”刻画了蒋干怎样的形象?答:刻画了蒋干自视甚高却胸无城府的书呆子形象4.对“干曰:‘公瑾别来无恙?”’一句对人物性格刻画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A.周瑜拜迎之,蒋干急忙问候,表现了蒋干的热情。B.蒋干对周谨直呼“公瑾”,表现了他的傲慢。C.二人分别已久,蒋干表示问候,表现了他对老友的关心。D.蒋干见周瑜亲自迎接急忙表示问候,写出他有些受宠若惊。5.蒋干“昂然而来”,“愕然”以对,表现了他(C)A.先是盲目自信,后是害怕撒谎。B.先是自鸣得意,后是萎靡不振。C.先是盲目自信,后是被动尴尬。D.先是自命不凡,后是自愧不如。6.“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表现了蒋干(C)A.真实目的被揭穿后恼羞成怒。B.对周瑜不讲情面的直接抗议。C.来意被挑明后慌乱掩饰的尴尬。D.知道劝降不成后以守为攻的机智。周瑜一见蒋干如何先声夺人?蒋干反应如何?答:一见面点出蒋干“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蒋干自以为必会成功,却被一眼洞察,惊愕得不知如何应付,只好心虚气短地说假话掩饰。7.对“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王顾左右而言他,故意转换话题,以缓和紧张的气氛。B.自谦之词,既不损害朋友的交情,又显示了儒将的风度。c.虽是故交,但各为其主,运用外交辞令,以守为攻,既得体,又震慑了对方。D.以师旷作比,风趣幽默,表现了自己的高尚情趣。8、群英会上,周瑜又如何制止蒋干游说?蒋干又如何反应?答:当众宣布“此吾同窗契友也……不是曹家说客”;令太史慈作监酒“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以堵蒋干之嘴。蒋干“惊愕,不敢多言”。9、周瑜与蒋干一见面,即主动进攻,打下了蒋干的气焰,动摇了蒋干的自信心。又以什么暗示蒋干的劝降不可能成功?蒋干反应如何?)答:①出迎时和大张筵席时,显示兵将实力。②筵席之后“引干到帐后”看“堆如山积”的粮草。使蒋干说出“兵精粮足,名不虚传!”③对蒋干的一席“言志”,表示自己对孙权的忠诚和东吴人心的团结。蒋干吓得“面如土色”,再也不敢提劝降之事了。10、周瑜除正面制止蒋干说降外,又怎样设置圈套,让蒋干一步步走近放着密信的桌子的?答:①表面上亲热、拉近乎。“笑而挽其臂”、“今日见了故人”、“瑜携干手”、“瑜执干手”、“瑜复携干入帐”。使蒋干觉得周瑜还是没有忘记“同窗契友”,直至“抵足而眠”。②装醉装睡。“大笑畅饮”、“佯醉大笑”、“佯作大醉之状……和衣卧倒,呕吐狼籍”、“鼻息如雷”。使蒋干盗信有隙可趁。11.分析周瑜“笑”的原因(6分)①……笑谓诸将曰(料定蒋干来意,为蒋干送上门来助其离间计的实现而高兴)②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自己已经知道蒋干的来意,使他开口不得,欲盖弥彰而得意地笑)③瑜笑而挽其臂(对蒋干表示亲切,以便让他上钩中计)④大笑畅饮(显示自己在东吴的地位,对蒋干前来充当说客进行嘲弄,同时迷惑蒋干,使之放松警惕)⑤佯醉大笑曰(志得意满之笑,显示自己在东吴的显赫地位,并对蒋干进行揶揄和嘲讽)⑥言罢大笑(自己坚定忠于东吴,讥笑蒋干不自量力竟来劝降,同时封住了蒋干的嘴,使蒋干中计的条件已具备,是自负的一笑)12.蒋干神态变化所反映的性格特征(4分):①昂然而来(自视甚高,盲目自信);②愕然(竟一语被周瑜言中,不知所措的惊慌与尴尬)③蒋干惊愕(周瑜如此坚决,又惊又急)④蒋干面如土色(一下吓倒,胆小愚蠢)(四)阅读7—8段回答问题。1、为什么蒋干对密信深信不疑,忙将它“暗藏于衣内”,后来又能使曹操一时信以为真?说说那封假密信的精妙之处。答:密信措辞设计周到备至,富有迷惑性:①“某等降曹,非图士禄,迫于势耳。”——周瑜深知曹操为人狡诈多疑,这句符合曹操怀疑蔡张投降动机不纯的心理,加之三江口失败,容易使曹操理解为投降非出真心。②“已赚北军困于寨中”——蔡、张训练水军的确是“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本意是保护不习水战的曹操嫡系部队,周瑜信中切中曹营情况,颠倒黑白,容易让曹操中计。③“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切中曹操的顾虑,容易使对方激动。④“早晚人到,便有关报”为当晚假探子报讯埋下伏笔。2.周瑜的反间计,在7、8段包括三个组成部分:①密信,②梦话,③假密报。而密信是主要的,是基础,后两者与密信内容相互印证,使蒋干对密信深信不疑。3.周瑜是如何设反间计的?答:迎蒋干时气势上压倒对方,同时单刀直入,先声夺人,逼蒋干矢口否认说降之事,接着顺水推舟,宴蒋干时定军令堵住蒋干之嘴,带他参观自己的军队时震慑对方,接着留住蒋干,引诱他偷看密信,最后以说梦话及探子密报让他信以为真,赶紧向曹操报信,完成反间计。(五)阅读9—10段回答问题。1、解释下列词语:乞退左右(请你让左右退下)雅量高致(城府很深,捉摸不透)2、曹操见信为什么不向蔡张二人核实信上内容的真伪,却说“我欲使汝二人进兵”?答:因为曹操为人狡诈,想试探二人的反应,是否如信中所说在等待时机。3、曹操见到二人首级方知中计,可为什么用“二人怠慢军法,吾故斩之”的话来搪塞众将的询问?这又说明什么?答:曹操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说明他文过饰非。4.曹操杀蔡、张二人后,课文第10段为什么还要选入“细作探知”一段作尾声?答:选与前文周瑜说“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遥相呼应,充分反映出周瑜对剪除蔡张二人的重视,从而进一步体现他巧妙用反间计对整个战役的重要意义,使情节才完整。(1)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周瑜是怎样的一位军事家?答:他勇敢善战(三江口初捷的布置指挥),足智多谋,反间计是在他夜探曹军后定下的,实施过程步步紧逼,精密周到。他又是年轻潇洒,豪放自信(酒席上舞剑作歌,接待蒋干时的内紧外松,几次大笑)。(2)蒋干是曹操的蹩脚参谋,他的性格特征又是怎样呢?答:他愚蠢而又自作聪明。他自以为“周郎同窗交契”,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降周瑜,并说了“必要成功”的大话。来江东时“昂然”之态说明他盲目的自信。在周瑜施计中根本无开口的余地,反而步步走进圈套,还自以为得计。(3)作者用哪些手法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答:①在事件的叙述中作者用白描手法简略交代。②以人物自己言行神态表情表现。③细节描写(如周瑜佯醉呕吐;周瑜假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窃听等)。④气氛烘托(如对曹军水陆军营的气氛描写,蒋干盗信时的紧张气氛设置等)。⑤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两人性格更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