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读《做思考的教师》有感最近我有幸拜读了杨守菊老师的《做思考的教师》一书,本书共分为四部分,每部分精选多篇文章,每篇文章通过一个小故事、一个教学事件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阐述作者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对自身专业成长的思考。读完以后,感触颇多,受益多多。对比自己,差距太多。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让自己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决定从一下几方面改进。一、做研究型的教师常言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教学环节是否到位,这都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乃至学生的发展。每一位想要在教学工作中有所成就的教师,都必须研究学科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这一点我深有感触。由于多种原因,虽然参教多年,但真正研究学科教学少之又少。多亏研修给我们搭建平台,让我们学习研究课例。课例研究不是一个人的能操作完成的,她需要多个人共同合作,形成研究共同体。在共同研究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过程中,各位教师各显其能,激发教师探究的愿望和智慧,使教师在合作探究中共同提高教研能力和授课水平。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在没通过课例研究之前,我是提醒一下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三角形的面积推导方法让学生去试一试。学生虽然也进行了动手操作,也和快掌握了梯形面积达解决方法。但整堂课毫无生机,更谈不上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但通过课例研究后,我在上这节课时,我不在提醒学生怎样,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梯形面积的方法,学生们的表现让我吃惊,什么割补法、平移法……等等都突出了孩子们的智慧,可以说百花齐放。一节课下来,孩子们一直处在兴奋中。两节同样内容的课,一节平平淡淡,甚至可以说有点枯燥。一节却是有声有色,兴趣盎然。两节课的效果可想而知,有可能在教学成绩上没什么差别,但在学生能力培养和兴趣培养方面却有着天壤之别。二、做终身学习型教师。当今社会和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变化太快,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辅助手段不断涌现,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我们老师必须认真学习,并且终身学习。所有的教师都希望学生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课堂。在课堂上都渴望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但位数不少的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至于言语无味甚至照本宣科。教师偶有发问,学生却少有甚至无人回应,教师只得自问自答,很是尴尬。究其原因多半是由于知识陈旧,老调重弹,缺乏新意,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虽然身在课堂,思维却游离于课堂之外,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师又怎能让学生喜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做学习型的教师,才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紧握成功的钥匙,掌握发展的主动,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打造自己的美丽课堂。三、做反思型教师。反思是一种自我对照、自我扬弃、自我确认和自我追求,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确保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才能使教学进入更优化的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能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逐步成长学会教学。作为教学变革与创新的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不断地努力学习进取,大胆实践,做一名有爱心讲奉献的教师,做一名反思型教师,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做一名家长放心、学生喜爱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