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阶段的思索与践行【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阶段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成果展示交流阶段,以《大家来看限塑令》为例,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展示,进行深层的交流。教师要不断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活动的自主探究之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取得成功,进而把自主探究当作一种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为其今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自主探究一个个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获得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成果展示汇报既是对自己在开展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活动产品和收获的集中展示与体现,也是师生、生生开展学习、交流的重要机会,同时也是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基于以上的思考和认识,我们认为成果展示阶段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近几年中,我们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自己的实践探索,总结了此类型的课可以设计这样的流程:回顾活动主题→汇报小课题,说说选择的原因→组内交流,确定展示形式→分组汇报,多向互动→总结提高,生成主题。我们觉得在成果展示交流阶段,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展示,深层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积累了一些活动主题的课例。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以《大家来看限塑令》为例来谈谈我们的践行。一、前期指导要细致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对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控。及时关注学生活动开展的情况,并做好相关的指导,毕竟学生在开展活动时困难重重。如果不及时地了解与帮助,活动很可能中途夭折。教师要俯下身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眼光看待问题,细致考虑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当学生需要的时候,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教师应当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和合作者,观察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认识和困难,并给予相应的参与、合作和鼓励。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让学生在磨练中成长。在《大家来看限塑令》这一活动主题,在大主题分解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了适合的小课题,并分组进行了探究。小主题分别是:(1)有毒、无毒塑料袋的区分;(2)塑料袋的危害(分成两个小组);(3)世界各国限塑的做法;(4)关于菜场塑料袋的调查与研究;(5)塑料袋与环保袋的较量。应该说第一小组“有毒、无毒塑料袋如何区分”这一问题,查找资料十分容易。学生也很快找到了资料。资料找到了,如何进行汇报呢?如果只是把收集到的资料读一读,那就失去了研究探索的意义了,也毫无趣味。于是,我们试图对他们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指导回放〗师:你们小组真不错,这么快就找到了资料。(学生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么你们准备如何把资料呈现给其他同学呢?生1:我们可以把资料大声地朗读给同学听。师: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学生沉默了)我们在展示交流的时候可以增强一些趣味性,互动性。你们看区分塑料袋有这么多方法,比如说沉浮法,我们可以动手演示啊!生2:是啊,我们可以准备一个透明的器具,里面装上水,采用演示的方法。师:那其他区分塑料袋是否有毒的方法可以怎么样呢?生3:观察法,我们可以准备好各种颜色的塑料袋,然后一边说一边演示,让其他同学猜一猜。……通过这样简单的交流,这一小组的学生很快找到了适合的展示方式,他们小组采用一人说一人演示的方式进行汇报,他们还让其他的小组的同学准备好塑料袋,还说课堂上还有互动的环节。老师的点拨指导显得极为重要,在学生的关键处、困难点进行稍加指点,学生的潜力会开发出来的。教师前期的指导是上好成果展示交流课的基础。(二)展示形式要多样活动的成果展示是重要的一环。成果展示主要是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现场展示,让别人了解他们在主题活动中所获得知识和碰到的困惑。成功的展示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循环。多样化的展示是学生所期待的,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活动的魅力。成果展示的形式可以是静态的,如一些观察日记、一幅漫画、一张自编的小报等;展示的形式也可以是动态的,如边说边演示、小品表演、辩论等形式。在选择采用何种方式展示时,我们要充分考虑主题的类型特点,学生的个性特点,材料的特点,采用最优化的展示形式。〖展示回放〗在《大家来看限塑令》这一活动主题,“有毒、无毒塑料袋的区分”小组在汇报时采用一人说一人演示的方式,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倾听与观看,收获不小。学生都纷纷拿出自己的塑料袋,细心摆弄一番。“塑料袋的危害”这一主题有12人喜欢探究,于是又把他们分为两个小组。一组着重从环境污染的角度研究,一组着重从危害健康的角度研究。根据主题不同类型的特点,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小组不仅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还从实地拍了不少的照片进行展示;而塑料袋对健康的影响小组除了收集相关的资料外,还从网上查阅了一些视频资料,在成果展示时还播放了代表性的视频,使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世界各国限塑的做法”这一小组则采用了PPT演示的方式。“塑料袋与布袋的较量”小组则采用小品表演的方式。学生汇报的形式多样,有解说,有演示,有表演,有视频。应该说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增强了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启发与教育。特别是塑料袋与布袋的较量采用小品的方式进行汇报,学生非常喜欢。小品表演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全班同学不仅为他们精彩的表演喝彩,更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感受到塑料袋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以及该小组的同学通过资料收集后,进行再创造,不仅培养了合作探究能力,又提高了语文素养,真是一举多得。其实,汇报也有一个小插曲。在六(3)班试教时,每个小组在汇报时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把搜集到的资料读一读的方式,没有对资料进行再加工。整堂课下来课堂氛围比较沉闷。我想问题出现在第一课时上。因为在第一课时的时候,我没有对学生提出如何汇报的要求。于是在六(1)班执教第一课时时设计了成果预期形式,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汇报,而且对每个小组进行一定的指导。因此,在本节课中学生汇报的形式能够多样化。在多样化的汇报中,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还增加了趣味性,提升了参与深度。(三)展示交流要互动我们在成果展示交流阶段,这是反馈交流的过程,是经验分享的过程,我们要强调多向互动,使学生的交流是深层次的,而不是浮在表面。缺乏趣味性的展示,往往是上台展示的同学兴高采烈,台下的同学无精打采。那这样的展示就失去了意义。1.充分交流我们在组织学生展示交流时,要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在汇报时,不仅要交流成功的喜悦,交流结论,还要交流面临的困难,是怎么解决的。还可以说说失败之处。这样的交流可以启发其他小组的同学,下次我们遇到这样的困难可以怎么解决,引发别人思考。如:“关于西区菜场塑料袋的调查与研究”小组本来是打算以录象的形式进行展示。他们小组里有一位同学的邻居刚好在西区菜场卖菜。(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本来已经联系好了,那位阿姨已经答应采访了。但是当听说要拍录象时,又拒绝了。他们就来求助于我,我告诉他们可以换个方式进行汇报的,可以采访时记录下来,变成访谈录,还可以拍一些照片。〖展示回放〗师:接下来有请第五组的同学进行汇报。生1: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关于西区菜场塑料袋的调查与研究”。这是我们拍的一些照片。我们发现很多人没有挎篮子买菜的习惯。我们在一个小摊前做了统计,短短三分钟就有五位顾客前来购买,没有一个人使用篮子。卖菜的人还是免费提供塑料袋。买一个洋葱也用塑料袋……师:你们在预期的展示方式提到录象展示。生:本来是拍录象的,但是那位阿姨听说要拍录象时拒绝了。后来我们就换了别的方式了。我们做了一份访谈录。……展示成功的一面固然重要,但是展示遇到的困难,并且把这个困难解决更能打动别人。在总结交流过程中,活动成果的展示必须是“学生内心对活动的感受的真实反映”。脱离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表演,显得是那么苍白无力,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深度体验。我们要鼓励学生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包括在活动中的困难、活动中的不足以及各种真实的情感体验。展示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可以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想和收获等。2.细细倾听有了倾听,才有深层次的互动交流。因此,在学生小组汇报前,我总是会提出要求。在别人汇报的时候,我们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做个倾听者。互动交流时,你才有发言权。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汇报中,了解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方法。当一组汇报完毕时,我总是会设计一些问题,进行互动。如:在《大家来看限塑令》这一活动中,第三小组的同学研究的是关于塑料袋对身体的危害。他们采用解说和播放视频的方式。在视频播放完毕时,我就问同学们:“从刚才的视频中,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正是因为认真倾听和观看了,谈得都很到位。有时候,我也鼓励展示的同学可以穿插互动的环节。这样有助于交流不仅增强趣味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四)关键之处要挖掘展示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增加趣味性。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关注趣味性。我们更加要关注的是孩子深度的交流。有时候,学生看问题或许比较片面,这就需要教师在关键处进行挖掘、点拨。〖引导回放〗在第五组“关于西区菜场塑料袋的调查与研究”汇报完毕时,学生认为限塑令没有很好地执行,其实自限塑令实施以来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师:其实,自限塑令实施以来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人们的行为还是有变化的。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有哪些变化?生:(沉默)师:比如我们到超市买东西……生1:我到世纪联华超市买东西,那里购物,塑料袋不是免费提供的。生2:我和妈妈去超市,我们带上了环保袋。生3:现在去超市购物,自备袋子的人越来越多了。……师:(出示图片和资料)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限塑令”实施3年,全国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年使用量减少240亿个以上,累计减少塑料消耗60万吨,这个限塑成效相当于节约石油360万吨,折合标准煤510多万吨,折算成二氧化碳1000万吨,尤其是商场、超市三年使用塑料袋减少2/3。师: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偏差时,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补充一些资料,引导孩子更深层的交流。体会:关注学生的深度体验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转变真不小。原来学生对于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感到茫然,无从下手,而采用懒惰的办法――直接将资料堆砌。在一个个活动专题的开展后,学生对于如何展示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哪些资料、主题是适合静态展示的,哪些资料、主题是适合动态展示的,通过小组的交流总能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展示交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开展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体验,了解活动进程,适时地进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空间,学生在这个大空间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实践学习、互相学习,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被拓宽。在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活动的自主探究之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取得成功,就会强化这种愉快的情绪,进而把自主探究当作一种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为其今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参考文献】[1]宋艳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设计.课程研究,2007(7):19-20[2]刘锋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合作能力探究.中国校外教育,2005(1):33[3]应汉良,章利江.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更有效.教育教学论坛,2016(1):253-254[4]朱海月.小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教学实践研究,2015(30):178-179[5]孙桂萍.对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再认识.文教资料,2015(31):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