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工序报验制度工序报验制度一、建筑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工程质量是保证该项目为企业创造效益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我们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施工项目服务的先决条件,建筑施工工序质量是直接制约着企业自身一些业务发展,所以必须采取主动控制,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措施,即全面进行建筑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和建筑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分清主次,抓住关键,设置建筑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来实现预定的质量目标。二、加强建筑施工工序质量控制针对于建筑施工工序质量监控的难点,为了达到“全面、实时、有效”这一控制目标,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得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1、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1.1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针对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优化每一道工序,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及各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并以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从大到小,由面至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都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1.2建设岗位责任制,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明确到人。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按照各岗位责任履行工作。1.3材料样品制度。质量监控中材料因素的控制犹为重要,到场材料,及时送检并留置样品,务必验收、清点、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需对发放材料使用部位进行登记便于追踪,避免材料丢失,或者浪费。特别是要对型材下料这一环节严格控制。对于材料的库存员务必及时整理盘点,并注意对各材料分类堆放,易燃品,防潮品均需采取相应的材料保护措施。2、加强建筑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2.1样板制度的落实在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推行各工序的样板制度,严格按《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要求的内容,对容易出现的各种质量通病问题进行专项技术交底。从制度上规范样板引路的运作,做好每个样板后才进行铺开作业。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四个作用:第一,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第二,要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第三,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第四,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致使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在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2.2实行监理质量监督。(1)未经监理批准开工申请的单位不能开工,未经监理签认的工序不得隐蔽,未经监理签认的本工序不得进行下一工序作业,未经监理的付款签证,承包商就得不到付款,这就保证了监理工程师的控制、协调有效。(2)分项、检验批、隐蔽工程验收,承包商必须先自检合格后,填写《报验单》,书面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对于重要部位,比如地基与基础、主体分部还需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参加。3、加大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3.1质量检查制度。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根据实践,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对两个制度介绍如下: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实践证明了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的解决了质量控制难点提出的难题。3.2注重成品保护。针对建筑工程的特点,成品保护可谓至关重要。作为最后的一道工序,任何一小点的破坏都会从整体上破坏美感,影响工程验收。对于成品保护,必须采取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做法来防护。采取相关防范强制性的制度及相关防碰撞等手段来保护成品。总之,必须对成品保护问题天天讲、日日抓,重点治理,加强灌输成品保护的意识,提高工人的认识。在工程建设中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但对工程质量评优影响很大,对使用及居住也有很大的影响。而建筑工程要整改和修复,也会给使用单位及业主单位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进行工程控制。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还应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量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