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编撰《春秋》的原则为、、故殷、以推广三代一贯的王道。2、《左传》创立了史论,以评论人事,阐述《春秋》的微言大义,书中常用“君子曰”形式直接表达作者的论断。3、《汉书》的作者除班彪、班固外,还有班昭和马续。5、近百年来,我国有不少学者对甲骨文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被称为“甲骨四堂”的四位学者是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和董作宾。6、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批评司马迁“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弊也。”7、司马迁作《史记》,意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9、日本汉学家泷川资言(1865~1946)编撰的《史记会注考证》是继三家注之后,对《史记》研究成果最重要的总结和梳理,集《史记》问世以来,两千年来注家、学者对其研究之大成。俗称“史记三家注”的是刘宋时裴駰注《史记集解》、唐司马贞注《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注《史记正义》。1、简述《史记》“五体”的名称及其相互关系。(7分)2、《史记》反映了司马迁哪些进步思想?(7分)3、比较《汉书》的“十志”与《史记》的“八书”。(7分)4、列举“十三经”的名称。(7分,答错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5、何为编年体?简述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的演变。(7分)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个字词4分,本题共20分)1、一条完整卜辞的组成形式。2、汉初传《诗》有哪四家。3、越王勾践灭吴的具体措施。4、《史记》三家注。5、《诗经》的体例及内容。一、填空(每空1分,本题共10分)1、甲骨文第一部著录性著作是清末刘锷的《铁云藏龟》,第一部研究性著作是孙诒让的契文举例。2、《世本》内容有七部分,其中作篇记载了上古的技术发明和礼乐初制,氏姓篇是先秦大小贵族的起源和宗支分化状况的族谱。3、《诗经》中最长的诗篇是宓宫,《国风》中的第一长篇是七月。4、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吴人韦昭作的《国语集》,近人徐元诰撰有国语集解。5、《汉书》对《史记》的体例有所变更,将“书”改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六、论述下列问题(每个字词10分,本题共20分)1、试论《大孟鼎铭》的史料价值。2、《史记》与《汉书》的比较。一、填空(每空1分,本题共10分)1、甲骨文集大成的著作是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编辑的甲骨文合集。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首创科学地划分金文时代以便应用的方法。2、清代学者闫若璩撰写的尚书古文疏证,惠栋撰写的古文尚书考,都是考辨《古文尚书》的力作。3、我国周代各国都有编年体史书,鲁、燕、齐、宋等国称《春秋》,晋国则称是《乘》,楚国则称《儔杌》。4、《战国策》是西汉人刘向校录的,东汉人高诱最早为该书作注。5、《汉书》较为著名的唐颜师古注汇集了隋朝以前的家注,清朝王先谦汇集了唐宋以来六十七家成果,作汉书补注。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个字词4分,本题共20分)1、夏商周三正。2、《左传》和《国语》的主要区别。3、鲁仲连帝秦论的四大危害。4、《史记》五部分的内容及相互关系。5、列举前四史的书名、作者、写作时代。六、论述下列问题(每个字词10分,本题共20分)1、《尚书》的体例及内容。2、试论《晋楚城濮之战》一文中晋胜楚败的原因。列举题1、举出“四书五经”2、举出《史记》三家注3、举出《汉书》新创四志4、举出《后汉书》新创列传七篇名词解释1.“古文尚书”2.《史记》“三家注”3.《汉书.艺文志》4.《三国志注》1.“今文尚书”2.“春秋三传”3.《三国志注》简答题1.简述《三国志》对正统问题的处理方法?2.《汉书》与《史记》相比较在体例和内容上有何继承、发展和创新?1.《左传》与《国语》相比较,在内容.体例.性质上有何不同?2.为什么说《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典范?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__《尚书》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2、《春秋》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十三经注疏》本《春秋左传正义》为晋_杜预___注,唐孔颖达疏。最早为《国语》作注的是三国时吴国的韦昭。5、最早为《战国策》作注的是东汉人__高诱_。6、《史记》的五种体裁有本纪、书、表、世家_和列传。7、《汉书》中专记学术文化的专篇是__________。8、最具价值的《三国志》注是南朝人___裴松_______所注。9、《后汉书》纪传部分是南朝人范晔所撰,志的部分是梁人___刘昭_____采司马彪《续汉书》八志补入的。10、《魏书》中的_________记载了拓跋姓改汉姓的变化,反应了民族融合的情况。《后汉书》所立类转的独到之处《后汉书》中的类传除《党锢列传》以外,对后世史家影响是比较大的。多数类传都为后来的史家所沿袭。从历史编纂学的角度看,《后汉书》虽比不上《史记》所创纪传体史书的宏规,也没有《汉书》建立纪传体断代史的范例。但是在完善纪传体断代史方面,却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这主要表现在类传的设置。《史》、《汉》类传比较少,一方面是社会历史现实反映还没有这主面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史家造作之初,还没有顾及到这些方面。从《后汉书》新增了七个类传以后,纪传体史书的类传名目,大体上就齐备了。后来的纪传体史书只在个别传目有所增减外,基本固定下来了。比较《汉书》与《史记》的异同司马迁作《史记》有其独创性;班固作《汉书》则倾向于文献保存。一、体例内容的比较《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班固取材于《史记》而并非完全照搬,承袭《史记》而有所补充、调整、变化和发展,体例较《史记》更为整齐统一。二、思想比较第一,《汉书》的封建正统思想比《史记》浓厚。反映了他俩的思想分歧。第二,《史记》有较强烈的反天道、迷信的思想,而《汉书》则有宣扬天道、迷信的内容。第三,司马迁则强调经济所起的决定作用,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相吻合。而班固所谓“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则是迂腐的道德说教。三、风格比较1、感情色彩方面。《史记》的爱憎感情,主观色彩相当明显,而《汉书》常常变成不动声色的客观叙述。2、叙事方法方面。《史记》善于叙事,笔法千变万化,不拘一格。而《汉书》只是通过平时的叙述以完成清晰的记事,故其生动性、文学性不及《史记》。3、人物刻画方面《汉书》中的人物不如《史记》中的人物生动传神、血肉丰满,因而其文学性亦不及《史记》。4、语言风格《史记》语言感情浓烈、气势奔放、简练畅达、生动形象,完全是文学家的语言;《汉书》简洁整饬、典雅规范、准确严密、韵味深长,堪称史家语言的典范。36《后汉书·党锢列传序》与汉末士大夫的“婞直”“摽榜”之风党锢中牵涉的人物,其影响多体现在精神上的引导力量,即他们品行高洁,在朝堂上仰仗自己的道德权威和浊流对抗,以实现他们“除奸臣清王道的思想”,他们崛强而刚直,引起社会尤其是众多太学生的同情与支持,形成标榜之风。当人触犯了宦官、宠臣的利益,导致党锢之祸的直接原因:党人将正义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连王权也无法阻碍正义的实现,这在当时是正确的,却造成了一场始料未及的浩劫。当道德与强权碰撞时,道德捍卫者的身份是尴尬的,倘若坚持道德,则会遭到迫害;倘若不坚持道德,则会失去高尚节操,不管怎样,其结局都是悲观的。37、《三国志》在编纂体例上的创新点《三国志》是我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国别史,它是在扬弃的基础上对纪传体断代史和国别史的创新,因而独具特色。38、《三国志注》与传统史注的明显差异过去的史注受汉儒传解笺经的传统影响,以名物古训、章句解释为主,注释范围大抵不超出正文之外。由于三国时代政治上长期分裂,有些史家采取广集诸说、求同存异、自己不加以评论的办法。魏晋以后,墨守家法师说的汉儒解经的方式,被注重义理、不拘一说的集解、义疏的方法所代替。《三国志注》便是一反传统做法,把重点放在史实的增补和考订上的著作。《三国志·让县自明本志令》与曹操的历史评价问题在此令中,曹操叙述了他55岁以前生平抱负的变化,是曹操一篇很重要的自传。在《武帝纪》末,裴松之注引《魏书》、《傅子》諸书,综述曹操的为人,并补充了曹操援剑割发、多疑滥杀、生性节俭等方面的史实,都为后人研究曹操提供了重要资料。从《国语•越语上》看越王勾践灭吴的根本措施与具体方法《国语•越语上•勾践灭吴》记述了勾践摆脱亡国危机、重新致敌于死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勾践含辛茹苦,励精图治,采取了五项根本措施,每项根本措施又通过相应的具体办法付诸实现。归纳起来,略如下述:第一,败军之际选贤授能。一则公开招聘辅政谋臣,二则以谦恭敬重的态度擢用文种。第二,发动以保存实力为目的的让步型外交攻势。一则选派能言善辩的文种赴吴求和,把求和条件降低到最低限度;二则制造并利用吴国的内部矛盾促成和议的达成;三则以派遣宦士乃至亲身充当夫差马前卒为烟幕迷惑对方。第三,切实改革内政。一则当众引咎自责,做好善后工作;二则改变婚姻陋习,奖励多生多育;三则亲自参加耕织,率先发展生产;四则长期免收赋税,适当减轻徭役;五则收养贫家子女,周济流散人口;六则优待国内人才,礼遇四方之士。第四,掌握战略反攻的主动权。一则激励雪耻意识,二则强化战场纪律,三则挥师连战连捷。第五,务歼仇雠敌战之国。一则拒不允和,二则残吴社稷,灭吴宗庙。以上五项根本措施和十六种具体办法,表明勾践具有战略眼光、政治策略、决断能力和率先垂范的精神,不愧为春秋五霸之殿军。连带需要指出的是,勾践卧薪尝胆这段佳话,并不见于《国语》和其他先秦古书,只有《史记•勾践世家》和《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言及尝胆之事;至于卧薪,在两汉以前的史籍中更无记载。由此看来,卧薪尝胆究竟有无其事,尚悬而未决。作为史学工作者对此应持存疑态度。我们这样说,并不等于否认这条成语所蕴含的积极意义。《战国策》所记鲁仲连“义不帝秦论”值得肯定吗?《秦围赵之邯郸》原载于《战国策•赵策三》,在全书中属于第236章。《古文观止》第四卷也曾选收本文,改题为“鲁仲连义不帝秦”。教材属于摘字名篇,《古文观止》属于据义名篇。对鲁仲连的“义不帝秦论”,古今几乎都持肯定态度。南宋鲍彪在其重校新注《战国策》的《自序》中说,鲁仲连发策之慷慨,“有合先王正道,孔孟之所不能违也”。这是褒奖鲁仲连“义不帝秦论”符合儒家的节义观和维护分封制的政治观。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在《古文观止》批注中说:鲁仲连不仅有“高义”之行,而且还有“远识”,称得上“战国第一人”。这是赞扬鲁仲连政治目光十分犀利,富有先见之明。或者说鲁仲连的政治观察力和预见性非世人所能企及。现代学者冯其庸主编的《历代文选》,在本篇解题中则说:“鲁仲连站在反侵略的正义立场,坚决主张抗秦,反对投降”。这是肯定鲁仲连“义不帝秦论”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即认为这种合理性和正确性是由战争的性质所决定的。与上述诸说略有不同的是,元代吴师道在补正鲍注《战国策》之《自序》中有指出:鲁仲连“持论立言不戾乎正”,在“攻斗并吞、相诈相倾”的战国社会中,算得上“绝出者,然其排难解纷,慷慨激烈,每因事而发,而亦未闻其反正明本,超乎事变之外也。”这就是说,鲁仲连与专搞阴谋诡计的说客策士存有区别,区别在于,终竟没有背离儒家的轨道,但同时还有一个根本性的缺憾,即未能做到“反正明本”。所谓反正明本,就是把霸道转入王道上来,从理论上阐明王道。而鲁仲连仍然是就事论事,扛着王道的旗帜在霸道的畛域内绕圈子。吴氏这种论断,只不过在肯定鲁仲连的程度上比鲍彪有所收缩而已。古人以儒家传统思想作为评定是非、褒贬人物的标准,不足为怪。今人从战争的性质来观察评判鲁仲连的历史活动也无可非议。问题的关键在于:一要弄清鲁仲连“义不帝秦论”的实际具体内容,二要明确当时的历史主题和发展趋势,然后把“义不帝秦论”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做考察与辨析,问题就会得到比较科学的解答了。至于战争性质,史学界公认战国时期均为封建兼并战争,并不存在侵略反侵略的本质区别,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历代文选》的编注者是文学研究工作者,我们对此可以置而不论。所谓“义不帝秦论”,集中体现在鲁仲连对“帝秦之害”的揭示上。帝秦之害概括起来,不外乎四点:一是招来苛酷之求和天下之讥,二是造成囚禁之灾和杀身之祸;三是引来失礼之责和国格之辱;四是导致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