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鲁迅课件--大学语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伤逝【教学要求】1.了解鲁迅生平概况及其在小说创作中的杰出成就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2.把握《伤逝》的创作背景、故事内容、艺术特征和主题思想,并能对其中的悲剧原因与意义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作者生平】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者生平】1881年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富裕乡绅家庭。他祖父是前清进士,当过知县,后升内阁中书,在京为官多年。鲁迅父亲考取县学生员获秀才学位。16岁父亲去世,18岁赴南京。先后在江南水师学堂和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学习。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期间曾回国奉母命和朱安结婚。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作者生平】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作者生平】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作者生平】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鲁迅先生以其思想的深刻和艺术的超拔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由周恩来题写馆名的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人物纪念馆,1951年1月7日正式对外开放。50年来,鲁迅纪念馆接待了国内外观众近千万,征集收藏文物文献资料近25万件,其中有5万件属珍贵、重要文物。【关于许广平】许广平(1898~1968),广州人。1917年就读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担任天津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主编,并在周恩来领导下参加了“五四”运动。【关于许广平】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成为鲁迅的学生。1927年1月,鲁迅到中山大学任教,许任助教和广州话翻译,与鲁迅在白云路租房同居;10月与鲁迅到上海正式同居。1929年,生子周海婴。1932年12月,通信集《两地书》出版。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一届会议,历任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民主促进会副主席、全国文联主席团委员等职务。1968年3月在北京病逝,终年70岁。许广平:广州“奇女”首席代表幼时拒绝裹脚,争取到与兄弟们一起进私塾念书的机会;强烈要求解除婚约,冲破包办婚姻的牢笼;考入“直隶北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后,在如火如荼的“五四”运动当中,许广平已经在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找到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并且一直走了下去;进入到“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她作为学生自治会总干事,带领同学发起了驱逐校长杨荫榆的学潮。1925年10月12日,许广平以“平林”的笔名发表《同行者》,大胆表示不慑于“人世间的冷漠、压迫”,不畏惧卫道士的“猛烈袭击”,“一心一意向着爱的方向奔驰”。而在《风子是我的爱》中,她说:“不自量也罢,不相当也罢,合法也罢,不合法也罢,这都与我不相干。”许广平:广州“奇女”首席代表鲁迅与许广平的恋情真正公开是在广州。1926年,鲁迅南下厦门,许广平回广州,两人约好用两年的时间,解决经济上的问题。但半年之后,鲁迅便应中山大学之聘也到了广州。到达广州后,鲁迅和许广平的恋情基本公开,不仅接连外出游览、看电影,有来客来访时许广平也不再回避。鲁迅与许广平在广州正式开始的爱情,对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两人共同生活的1O年里,鲁迅的作品数量超过了前20年的总和。鲁迅的家庭、婚姻与爱情了解鲁迅生活的美国作家史沫特莱说:“他的夫人决不是他卧室里的一件安适的家具,她乃是他的共同工作者。在某些地方还是他的右手。离开她,他的生活便不可想像。鲁迅的家庭、婚姻与爱情海婴六个月,一九三0年三月二十七日,上海”。(注:背后扶着周海婴的是鲁迅的手。)“广州少有的女性名人故居——位于高第街的许广平故居,虽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但已年久失修。短篇小说《伤逝》写于1925年10月,收集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1926年)中,是鲁迅先生唯一以青年人爱情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创作背景】《伤逝》的创作与易卜生(HenrikIbsen)的传入以及当时的社会思潮有密切的关系。易卜生——挪威著名的戏剧家、诗人。他的现实主义倾向的剧作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他开创的“社会问题剧”真实地反映挪威现实生活,提出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如反对传统的封建道德问题,扫除资产阶级市侩意识问题,争取民族独立问题,提倡个性自由、妇女解放问题等等。【创作背景】易卜生的代表作有四大名剧,即《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人民公敌》。《玩偶之家》又译作《傀儡之家》或《娜拉》,是使易卜生闻名全世界的剧本,它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创作背景】1918年,在《玩偶之家》的影响下,胡适创作了独幕剧《终身大事》。此后,欧阳予倩的《泼妇》,熊佛西的《新人的生活》、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白薇的《打出幽灵塔》等,塑造了一批出走者形象,被称为“娜拉剧”。1923年12月26日,鲁迅往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演讲,题目是《娜拉走后怎样》。1925年,他又写下了短篇小说《伤逝》。【作品分析】《伤逝》的副标题是“涓生的手记”,用内心独白的叙事方式,以涓生回忆的形式,讲了一个爱情婚姻的悲剧故事。【作品分析】涓生和子君冲破了封建家庭的阻挠幸福结合。婚后他们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子君很快成为家庭主妇。涓生失业后,他们的婚姻破裂,子君回到曾决裂的家庭后痛苦死去,涓生在子君离开后并未找到所希望的出路,最终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怨恨中。子君以爱情为生命,当她失去了涓生的爱情之后,已经无路可走,她只能重新回到她曾经坚决地反抗过的封建家庭,并很快在痛苦中离开了人世。涓生在子君离开后并未找到他所希望的生路,相反,悔恨和悲哀笼罩着他,当他得到子君去世的消息后,更是成天生活在自责和悔恨之中。【作品分析】子君失去了反抗的力量一方面恐惧爱情的失去一方面甘于做一个庸俗的家务奴隶【作品分析】涓生出于无奈,疏远了子君曾希望借个人的奋斗改变困窘的生存环境但努力没有取得效果加剧了两人的婚姻危机【作品分析】子君的形象“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个性解放的思想爱情至上恋爱前的子君纯真,有求知欲----涓生谈家庭专制,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因为涓生所讲的都是之前她并未能从心里真正自己明白或具有的新鲜事物。恋爱中的子君勇敢,快乐----勇敢地跨出了寻求自由恋爱的一步离开了自己的家。很幸福,很快乐。同居后的子君忙碌又空虚----忙着操持家务琐事;以前只有爱情的目标,达到了这目标后,没有生活的目标了。因此生活变得很空虚。分手后的子君坚强又脆弱----她离开涓生时,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回到了那个她曾经为了爱情而决裂的家庭。负着虚空的重担,在威严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最后她默默地死去了。子君形象的意义子君的意义在于通过悲剧,说明离开社会改革,妇女追求个人幸福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选择对人生的影响涓生和子君分手时,如果子君可以重新过自己的生活,那也不算是太大的悲剧。最多我们只是可惜他们的爱情没有坚持到底。但那个社会里,子君走了第一步,社会就不让她有新的机会。涓生的形象1、恋爱时幸福甜蜜(细腻的心理)2、同居时的矛盾表现3、失业后的自私作者意图通过《伤逝》,作者讲述了幸福“得而复失”的幻灭,告诉青年知识分子从封建社会解放出来是艰难的!【悲剧原因分析】封建势力的压迫是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人物自身的性格弱点也注定了他们的爱情必定是个悲剧。经济上的困顿使他们的爱情进一步走向灭亡。【艺术特点】【艺术特点】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采取涓生手记的形式,把笔力集中于人物的心灵历程和感情波澜的抒写:对涓生,采取心灵自剖的方法,曲折细致地表现他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对子君,则多通过神态、动作、细节的描写,尤其是神态描写来表现心理。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孩子似的眼里射出悲喜,但是夹着惊疑的光,虽然力避我的视线,张皇地似乎要破窗飞去。但我只要看见她两眼注视空中,出神似的凝想着,于是神色越加柔和,笑窝也深下去,便知道她又在自修旧课了,只是我很怕她看到我那可笑的电影的一闪。子君的眼里忽而又发出久已不见地稚气的光来,笑着和我谈到还在会馆的情形,时时又带些恐怖的神色。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间便又苏生,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这眼光射向四处,正如孩子在饥渴中寻求着慈爱的母亲……【艺术特点】浓烈的抒情色彩。1、采取涓生追忆往事、心灵自剖的方法,因而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使作品具有浓烈的抒情色调。2、运用了多种抒情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复沓的手法,反复咏叹,层层递进;通过奇异的想象,把感情形象化。3、以诗的语言,出色地创造了意味隽永的诗的意境。【相关评论】他与本世纪的所有的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与文学家一样,在关注本民族的发展的同时,也在关注与思考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对于他的时代与民族,鲁迅又是超前的。他因此无论身前与身后,都不能避免寂寞的命运。我们民族有幸拥有了鲁迅,但要真正理解与消化他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思想文化(文学)遗产,还需要时间。(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相关评论】正是鲁迅,能够促使我们独立思考,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不接受任何收编,他也从不试图收编我们;相反,他期待,并帮助我们成长为一个有自由思想的、独立创造的人——这就是鲁迅对我们的主要意义。他是永远不满足现状的,因而是“永远的批判者”:这也正是鲁迅思想的核心。——(钱理群《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相关评论】钱理群老师曾经说过鲁迅是语文的灵丹妙药,特别是作文的灵丹妙药,他说社会上那么多作文班,好多都是胡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读鲁迅。鲁迅对生活的态度,是一个博大的“爱”字。拿一个与鲁迅《伤逝》相似的胡适的作品来讲,在“五四”个性解放的浪潮中,胡适曾写过一个剧本,很有名,叫《终身大事》……他想到的东西别人都想得到,有什么深刻之处?……你看看鲁迅的《伤逝》,恰恰是自由恋爱两个人同居了之后,悲剧才发生了。……这就是鲁迅的深刻,也是

1 / 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