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艺术,它融汇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美术等多种因素。从舞台上呈现给观众的视觉形象来看,除了处于戏曲核心地位的表演方面,舞台上的人物造型和景物造型就是人们眼中最为直接而重要的了,在传统戏曲中,人物造型方面更是重视和突出的重点。人物造型包括头、面部化妆和服装两大部分。脸谱是属于面部化妆范畴的,在戏曲人物造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昆曲又称“水磨调”,一唱三叹,无声不歌的特点以及表演中无动不舞的艺术特点。唱演并重,载歌载舞伴奏乐器多用曲笛。唱腔:典雅柔美代表作有:《三岔口》《四平山》《游园惊梦》京剧京剧是在清代乾隆年间形成于北京的一个戏曲剧种,是中国最大的剧种。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兼有昆腔、吹腔、高拨子、南梆子以及众多的丝弦曲牌和锣鼓经。其音乐基础是徽调和汉调。主要板式有导板、回龙、原板、慢板、快三眼、散板、摇板以及二六、流水、快板等。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2006年,京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精彩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我在城楼观山景》、《包龙图打坐开封府》、《我不挂帅谁挂帅》、《玉堂春》、现代京剧《都有一颗洪亮的心》、《智斗》是《沙家浜》第四场京剧的唱腔的种类颇多。如:二黄、西皮、吹腔、四平调、高拔子、南梆子、昆曲等等。其中,二黄和西皮是京剧的主要声腔是两种声腔的总称。二黄的唱腔浑厚、舒缓,是一种平和、稳重、深沉、抒情的腔调,很适合表现沉思、忧伤、感叹、悲愤、压抑的情绪。《打虎上山》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西皮的唱腔流畅、活泼、跳动、有力,是一种明朗、刚劲、激昂的腔调,很适合表现喜悦、激动、高昂及愤怒的情绪。《儿行千里母担忧》选自京剧传统剧目《三家店》,京剧行当根据人物的自然属性(性别、年龄)和社会属性(身份、地位、职业),以及人物的品格、性情特征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不同予以划分,形成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生:是扮演男性人物的,分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和娃娃生。旦:是扮演女性人物的,分青衣、花旦、花衫、刀马旦、武旦、老旦。净:又称“花脸”,扮演性格豪爽、刚强,或鲁莽、勇猛,或奸诈、凶残的男性人物。分铜锤花脸、架子花脸、武花脸。丑:扮演性格诙谐或品行不正的人物,分文丑、武丑。老生,顾名思义就是中老年男子角色,在剧中多扮演正直刚毅的人物形象,老生在剧中一般注重演唱和细腻表演,唱腔上也最为丰富。台词用京剧中的韵白来表现,演唱用真声,风格刚劲、挺拔、质朴、醇厚,动作造型也以雍容、端方、庄重为基调。《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我在城楼观山景》。“小生”,在京剧中指青少年男子角色,他们在剧中的动作造型儒雅倜傥、秀逸飞动。在演唱上采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演唱风格华美和明亮。例如京剧《白蛇传》中的许仙,《玉堂春》中的王金龙等。“武生”主要扮演勇猛战士或绿林英雄等,不重演唱,以武打为主。《盗御马》中的窦尔墩《长坂坡》中的赵云旦行: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花旦、青衣、老旦、武旦、刀马旦、贴旦等。青衣又叫正旦,扮演端庄、贤淑的女子,声音委婉细腻,用假嗓子演唱。如《西厢记》崔莺莺,《白蛇传》白素珍。京剧《窦娥冤》中的女主角窦娥就是典型的青衣角色。青衣以唱功为主,一般说来,青衣的唱腔旋律优美,细腻婉转。《海岛冰轮初转腾》旦行中的“花旦”,扮演天真活泼的小姑娘或泼辣的妇女,在表演上注重做工和念白,声音清脆明亮。如《西厢记》红娘,《白蛇传》小青等。“武旦”和“刀马旦”相当于生行中的武生,扮演的是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装扮和武生差不多,也扎靠服,她们多在剧中扮演女侠、女将甚至女仙、女妖等。武旦和刀马旦的表演往往还伴随着热闹的锣鼓点,烘托场上的气氛。老旦,老年女子,大都手执拐杖。音色高亢、沉实,唱和念都用真嗓子。为突出老年人的特点,走路迈一种沉稳的横八字步,服装色调为色彩偏暗的秋香色、墨绿色,《杨家将》中的佘太君净行:“净”又称花脸。在京剧中用五颜六色的油彩勾画出各种图案,表现其性格、品质、特征的男性人物称“净”。净行角色就是从这一张张不同颜色的脸谱分辨出忠、奸、善、恶,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脸谱被称为“心灵的画面”。净行又可分为三种角色:正净:以唱功为主。所扮演的角色多为朝廷重臣,唱、念、做派要求雄浑、凝重。如:包拯副净:以做功为主,重身段工架,也有唱,又称架子花脸。武净:即武净,以武功为主。如典韦《包龙图打坐开封府》正净,以唱功为主。音色宽阔宏亮,风格粗壮浑厚,表现豪迈或粗犷的气质。脸谱含义脸谱颜色对应性格人物举例红脸忠勇关羽黑脸猛智包拯、张飞蓝、绿脸草莽英雄窦尔敦黄、白脸凶诈典韦、曹操金、银脸神秘猴王、妖怪丑行:丑行都是在鼻梁上用白粉涂上一个粉块,有元宝形,豆腐块形、枣核形。属于喜剧的角色行当,通常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丑分文丑和武丑两类。武丑---俗称开口跳,扮演机警幽默、武艺高超的人物,擅长翻跳扑跌等武功。象绿林好汉、侠盗小偷等等。“文丑”经常扮演花花公子、狱卒、酒保、更夫、老兵等。不管文丑或武丑,虽有文武善恶、身份高低之分,在剧中都是幽默、滑稽的喜剧人物,也并不都是反派。音乐家相册京剧大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MeiLanfang梅兰芳1894-1961左起程砚秋、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四大名旦京剧的表现形式唱(主要形式)念(对白)念:人物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吟诵诗句,富有音乐性;白:人物对话做(各种动作)注重身段、手势、眼神,形体动作的舞蹈化。打(武打、打斗)戏曲演员从小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培养的,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才能充分发挥作为歌舞剧的戏曲艺术表演的功能。更好的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京二胡月琴京胡以管弦乐为伴奏的戏为文场,演员以唱为主。三弦以打击乐伴奏为主的戏为武场戏,传统上也直接称打击乐为武场。《锣鼓经》板大锣小锣板鼓铙钹豫剧豫剧,主要流传于北方的地方剧种之一,又名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用河南方言演唱,属梆子腔系。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还有小三弦、二胡、笛子、梆子等。精彩唱段:花木兰音乐家相册常香玉1922—2004ChangXiangyu豫剧表演艺术家,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她的唱腔既有豫西调的委婉柔美又有豫东调的高亢激越,形成了独特的“常派”唱腔。其演唱嗓音宽亮、吐字清晰,刻画人物细腻。演出的代表剧目有《拷红》《白蛇传》《花木兰》等。黄梅戏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精彩唱段:天仙配黄梅戏的表演艺术家。她的演唱发声自然,声色优美,行腔流畅而韵味隽永,对黄梅戏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演出的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音乐家相册严凤英1930—1968YanFengying越剧发源于浙江省绍兴地区嵊县一带,因该地为古越国所在地,故名越剧。其唱腔属板腔体,伴奏乐器以胡琴类乐器为主。代表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等。音乐家相册徐玉兰1921—XuYulan越剧表演艺术家,“徐派”唱腔创始人。其唱腔具有高昂激越、热情奔放的特点。其表演富有激情,尤其善于扮演分流倜傥的小生角色。演出的代表剧目有《红楼梦》《西厢记》《春香传》《追鱼》等。作品介绍音乐卡片评剧《刘巧儿》描写陕甘宁边区农村少女刘巧儿,自小由父亲做主与邻村青年赵柱儿定亲,后其父贪图财礼,要巧儿嫁给财主王寿昌。巧儿不允,经过斗争,最终如愿以偿的故事。全剧反映了青年男女对自由婚姻的大胆追求。评剧源于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后有吸收东北“蹦蹦”、河北梆子、滦州影戏、乐亭大鼓、京剧等唱腔和表扬而形成。其唱腔源于生活,较为口语化,通俗易懂。代表剧目有《秦香莲》《小女婿》《刘巧儿》《小二黑结婚》等。音乐家相册新凤霞1927—1998XinFengxia评剧表演艺术家,“新派”唱腔创始人。其嗓音清脆甜润,吐字清晰真切,尤其她的顿音唱法(俗称“疙瘩腔”)更是别具一格。演出的代表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小二黑结婚》等。秦腔流行于西北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因用梆子击节,又称陕西梆子。其风格朴实、粗犷、豪放。伴奏分为文场和武场,主要伴奏乐器是板胡。代表剧目有《春秋笔》《火焰驹》《伐董卓》《斩单童》《牌子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