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究》结题报告自2011年3月《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究》被批准为市级教研课题以来,课题研究工作在我的主持下,在本学年几个学科中开展了大量的实施活动,收获了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现将课题组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问题的提出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等竞赛中,我们培养出来的“考试强手”却与诺贝尔无缘?专家研究发现:我们的学生擅长的是解决现成的问题,而不会发现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一个习惯于接受现成答案而不能产生问题的学生,是绝对谈不上创新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严重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小孩开始学会说话的时候,总是围着大人嚷嚷:“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当你回答了他的问题,他接下来又继续问:“为什么是这样?”无穷无尽的是什么,为什么,简直让大人难于应付。当他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了学校,视野扩大了,接触的人与事多了,因而问题也就更多了,总是围着教师问这问那,有时也弄得老师难于招架。经过几年的学校教育,人长大了,个人知识增多了,然而问问题的人却少了。就连回答老师提问的热情也没有了。为什么往日强烈的问题意识,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受学校教育的时间的增长、个人知识的增多而失落了呢?冷静地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讲概念、讲例题、讲答案。一直讲到“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整个教学过程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师生问、学生问的互动与交流,缺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学生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更谈不上对现实情景提出自己的问题;我们的一些优质课、观摩课中教师预设的问题过多,学生提出的问题太少。即使学生能提出一些问题,也往往是肤浅的、无探究价值的。更有教师把提问作为惩治那些不注意听讲、思想开小差的学生的措施。另一方面,学生回答错误或是问得不好,就可能受到批评和嘲笑。如此不但不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使学生产生厌恶、烦燥。就出现了学生对老师的提问的兴趣越来越小,出现无疑可问、不敢问、不知怎样问、没机会问的局面。一个习惯接受现成答案而不能产生问题的学生,何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它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课题。既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能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体验分析、探究、实践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各学科课程标准向学科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树立全新观点,探求新方法、新模式,大胆改革,优化课堂,形成开放性的课堂,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从实际情况看,我校在培养学生质疑问题方面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一些研究经验,全校在推进课程改革的同时,也同时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有了一些收获,但总体还达不到一定的研究成果,还需继续努力和探索。二、课题的理论依据心理学认为,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会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意识促使人们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从而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他的思维也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之中,促使其有强烈的“推陈出新”意识,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通过某一现象的启发,引起顿悟、产生灵感。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论认为,学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有主动获取知识的要求,有强烈的探究的欲望和能力基础。而对学生资源的开发,也无过于培养其问题探究的意识。无论从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还是从现实的教学实践考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依照学生自身认知发展的规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促进其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不少教学实践表明,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切创新、一切创造反正无不源于问题,又终于问题。本课题借鉴中外关于问题意识培养的宝贵经验,着眼于从乡镇小学实际出发,依照教育规律,在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我们借鉴以下理论:1、根据皮亚特的学生发展认识论、理论教学理论。7-12岁期间为儿童思维发展的起步阶段,主要程度选择得当,完全可以对小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2、根据认知迁移理论。问题意识的培养将会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正迁移。3、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教学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各科目教学作为子系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问题意识的发展,会促进学生认识和心理品质的发展。从而使学校的整体教育和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三、研究的过程几年的时间里,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明确活动指向。开放课堂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策略之一。每一学期,我都要给自己定的课题上三堂实验课,向学校小学组开放。我认真抓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各个环节,力求使课题研究的宗旨在课堂上充得到分体现。我力求改进教学评价,围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一主旨,将教学态度、媒体使用、过程推进、方法点拨、教学素养、即时效果等列入评价内容,让听课教师填写相应的课堂教学评议表,在肯定成功做法的同时,提出相应建议。课题组集中整理大家的意见反馈给上课教师,让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施水平和教师的实践能力。我力求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和强化师生共同的问题意识,形成学生质疑问难的品质与习惯,使师生都具有发现问题的眼光和思考问题的头脑,所以,我要求每节课、每次研讨活动,都要明确问题意识培养的目标,将问题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的始终,成为自己的行为自觉。2.找到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根本点如前所述,普遍认为“小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是出于:权威的慑服(书本和教师绝对正确,无可争辩)、教学的遏制(一味灌输)、课程的迷失(重理轻文)、应试的误区(重知轻能)、传统的阻挠(中庸、服从)。人的问题意识与生俱来,从孩童到就学,是人生中疑惑最多的时期,孩子从刚呀呀学语,就问这问那,天空、泥土、花草、树木、飞鸟、虫鸣,乃至家里的一切物品,都是他们发问的对象。这段时间,儿童轻松愉快、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孩子进入小学不久,为什么会逐步变得沉默寡言,对接触到的更新鲜事物就视而不见,甚至麻木不仁,再也没有了发问的激情和冲动呢?是因为有了课程和教材?课程和教材不仅没有束缚儿童发问,还为他们的发问提供了新的领域和天地。那是孩子接受了文化教育,受到了传统的压制?如果是,那我国传统文化怎就孕育了光照人类文明的“四大发明”?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将“学”与“问”相结合的精典论述。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到后人的“学贵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再到宋代朱熹的“读书无疑者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直到陶行知所说的“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传统文化中,对学习者的“问题意识”是相当看重的。什么使孩子好问的天性渐渐丢失了呢?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见解:“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袁先生一语中的,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自身。考试主要检测学生明白了多少、知道的程度。应试的压力步步传递,升学的期望层层放大。教师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空灌输知识,强行历练、拔高难度、机械重复,听讲、记忆、练习,成了学习的全部,且从学校延续到家庭,不断压挤着孩子生活的空间,消耗着他们宝贵的生命,即使自上而下齐呼“减负”仍收效甚微,这成了中国特有的“国情”。如此背景和重压之下,不少孩子有时甚至连自我存在都难以觉察,哪来问题意识?3.寻得学生问题意识生成的基准线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课题组进一步厘清了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小学生——6~12周岁之间,被强制在学校接受9年义务教育的特定群体。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他们的心智发展还很稚嫩,自我独立意识薄弱。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其思维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之中,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见人所不见,想人所不想。有时受某一现象启发而顿悟,产生灵感。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质量,是人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培养——广义指人们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通过创造适宜的条件和环境,促使对象向着预定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特定活动。这里指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教师通过长时间的指导、帮助和训练,使学生获得某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活动。实际上,面对原先就有着一定问题意识的小学生,我们所我的培养应该依次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是保,即保护孩子好问的天性,使他们想问;二是松,即松开束缚孩子发问的枷锁,使他们敢问;三是还,即还给孩子自由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多问;四是引,即引导孩子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筛选问题,并提出问题,使他们善问;五是帮,即帮助孩子采用合适的方式来设法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并获得相应的锻炼和激励,使他们乐问;六是督,即督促孩子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学习,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从小养成“事事问”、“时时问”的习惯,可见,“培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细微的过程。综上所述,我们是我以这样来理解“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内涵,即以小学生为对象,以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氛围和环境为前提,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载体,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养成学生“敢想、善问、乐思”为归宿,帮助小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的探索性的实践活动。4.掘开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突破口人们普遍认为: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突破口是调整和改变考试评价制度,必须从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入手,向“唯分”的考试评价制度开刀。当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制度,矗立于中考、高考等各类考试的基础上,有着十分宽广、深厚的社会历史根基,短时间内要从根本上撼动这一根基可能是痴人说梦。整体气候、宏观环境奈何不得,便成了部分不愿接受新思想、新理念、不敢思考和改变自己、固守“应试教育”者最佳的借口和托辞。课题组觉得:“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突破口还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自我适应”和“自我改良”,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如果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依然如故,即使外部环境有所改观,“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难有突破。反之,如果教师围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适当“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也许会遇到或多或少、或这或那的阻力和困难,“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会不断地向预定的目标逼迫。5.实践上的积极尝试相对于理论探索,课题组更多地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出发,从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式等做起,努力为学生问题意识的恢复、巩固、强化和提升,提供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分和温暖的阳光,为智慧的种子培土施肥。突出学习、反思、调整,实现角色转变: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关键在教师。引导教师认真学习,积极反思,主动调适,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便成为课题组实践研究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和追求的首要目标。审视自身行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强化教师的问题意识。教师问题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