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与赋役政策的演变考情统计知识点考题角度小农经济发展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2016·全国Ⅱ卷,26)宋代的土地政策(2014·海南卷,4)北魏均田制(2014·海南卷,26)清代垦荒政策(2013·全国Ⅱ卷,25)宋代土地政策(2012·全国新课标卷,24)汉朝抑制土地兼并赋税和户役制度(2014·全国Ⅱ卷,45)南朝山泽管理制度(2013·全国大纲卷,16)明朝户役制度(2013·全国Ⅱ卷·45)唐朝两税法和租庸调制主干串讲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2.商周时期: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实质是国王私有制,所有权属于周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诸侯臣下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随着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大量井田之外的荒地得以开垦成为私田,井田制开始瓦解。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三种类型:地主土地所有制、国家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1)地主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①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影响: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③废除:1950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2)国家土地所有制:关于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形式曾出现过屯田制、均田制等具体形式。屯田制在西汉、曹魏、金朝、元朝、明清初年都曾实行过。均田制始于北魏,流行于隋唐。这两种形式,往往是在经历了一场战乱和社会动荡之后,国家控制了大量无主土地的情况下实行。授田时,既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能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因此,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促进经济的发展。(3)农民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其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二、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由于人口增长、土地兼并等因素,人口与土地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封建国家为了保证赋税收入,维护封建统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缓和这一矛盾。1.土地兼并(1)根源①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②生产力的进步,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和土地买卖现象。(2)影响①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激化。②造成农民普遍贫困,加剧社会的贫富悬殊,农民与地主的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③地主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阻碍资本主义的萌芽。④推动租佃关系的发展。(3)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方案①封建政府通过调整土地政策,抑制土地兼并,确保自耕农利益,限制大地主利益,以维系封建统治,保证国家稳定的财政收入。较为著名的有: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均田制,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清朝康熙年间的摊丁入亩制度。②农民阶级通过农民起义,实现自己的均田主张。如明末李自成起义提出了“均田免粮”口号,清朝太平天国运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要求绝对平均土地。2.鼓励垦荒(1)表现①春秋战国: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现许多私田。②西汉:全国耕地面积扩大。③三国:魏、蜀、吴都实行屯田,使荒地得到开垦。④南朝:江南土地大量开垦,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北方边疆得到开发。⑤隋唐:耕地面积大量增加;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开垦山地,围湖造田使耕地面积增加。⑥明清:鼓励垦荒,耕地面积增加。(2)利:耕地面积的扩大,保证了农业正常有序的发展,促进人口的增殖。(3)弊:过度开垦,造成自然植被的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3.租佃关系(1)原因①土地兼并造成了大量的大土地所有者和无地少地的农民,提供了租佃的基本条件。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的加剧,进一步导致了人口的流动。③生产力的发展是其根本原因。(2)发展历程①战国时租佃关系已经产生。②汉代已经比较普遍,但是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很强,如东汉田庄的劳动者与田庄主就形成了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③宋代,租佃经营已经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双方通过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④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3)影响①在租佃制下,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生产自主权大为提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②无地或少地的农民通过租种地主的土地,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收入,生活相对稳定,有利于缓和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三、田庄经济1.形成原因(1)封建土地私有制盛行,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2)社会动乱,封建政权对土地与人民的控制能力、组织管理全国生产的能力大大削弱;大批流民与欲寻求保护的自耕农纷纷投靠世家大族,成为依附民。(3)豪强地主拥有政治与经济特权。2.特点(1)田庄经济实质上是大地产制,是土地兼并严重的表现。(2)采用田庄式的生产规模进行经营,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劳动者多为投身于庄园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都受庄主的剥削,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3.影响(1)地主田庄经济是与战乱时期发展生产的迫切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对维持局部地区的生产起到积极作用。(2)地主田庄有私人武装,在平时起到了维护封建秩序,镇压人民反抗,保卫地主田庄的作用。(3)在中央控制无力的情况下,容易成为封建割据势力。四、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1.春秋末年: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1)含义:“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初税亩”是指无论公私田,按实有亩数收税。(2)实质:承认土地私有制。(3)影响: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转变。2.汉朝:编户齐民。(1)含义: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资产多少征收赋税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当时农民的负担有:田租(土地税)、人口税、更赋、徭役、兵役等。(2)特点:田租轻而人口税和更赋重;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3)影响①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②编户齐民赋税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3.隋唐:租庸调制。(1)原因①吸取隋亡教训。②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当务之急。(2)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3)指导思想:轻徭薄赋。(4)内容①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定的谷物,叫做“租”(田租)。②交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户税)。③不去服役,可用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④作用:保证农时,赋役负担相对较轻,许多荒地开垦出来。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证,府兵制巩固,国家富强起来。4.唐中后期两税法(1)原因: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2)内容: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3)积极作用①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②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③扩大了税源(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增加了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④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础。(4)局限性①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②大地主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政府征收额外杂税,农民负担沉重。③不可能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5.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1)募役法(类似于“庸”):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作用: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2)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例外。作用:使官僚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3)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6.明朝:张居正一条鞭法(1581年)。(1)背景:明朝中期,农民赋税负担过重,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2)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3)内容①赋役合并,征收银两。②役银入亩,丁亩分担。(4)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①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②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7.清朝: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1)措施: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2)影响①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②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③部分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④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⑤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五、古代赋税制度的变革体现的规律1.以税种来分类(1)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有: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2)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初税亩、相地而衰征、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3)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2.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特点(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2)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3)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5)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史料分析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材料鱼鳞册始行于洪武二十年。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先是,诏天下编黄册,以户为主,详具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之数为四柱式。而鱼鳞图册以土田为主,诸原坂、坟衍、下湿、沃瘠、沙卤之别毕具。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钱穆《国史大纲》【问题】根据材料说明明代黄册、鱼鳞图册具有怎样的历史作用?【解读】由材料“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可知一定程度上明确土地所有权,保护农民利益,抑制土地兼并;由材料“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可知明代黄册、鱼鳞图册具有的历史作用是“赋役征收具备法律根据,保证政府的税收”。答案:一定程度上明确土地所有权,保护农民利益,抑制土地兼并;赋役征收具备法律根据,保证政府的税收。二、中国古代的垦荒政策材料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年)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破3亿。“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1740年)下令告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要求:“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