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果蔬加工和物流的安全控制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章果蔬加工和物流的控制果蔬加工是以新鲜果蔬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处理,消灭或抑制果蔬中存在的有害微生物,保持或改进果蔬的食用品质,制成不同于新鲜果蔬产品的过程。根据加工手段和原理,可分为:果蔬罐藏、果蔬制汁、果蔬糖制、果蔬干制、果蔬腌制、果蔬酿制、果蔬速冻、果蔬最少处理以及果蔬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一、果蔬加工中的危害分析果蔬制品安全卫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果蔬制品及原料本身的有毒有害成分;2)微生物、污染物、农药残留量、不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加工过程的环境卫生、操作者和设备卫生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污染问题;3)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的丢失和损坏,以及形成的有毒成分。1、果蔬制品中的物理危害在收获过程中混入的异物有:铁钉、铁丝、钢丝、石头、玻璃、陶瓷、塑料、橡胶等碎片。在加工过程中容易混入的异物有:加工设备上脱离的螺母、螺栓、螺钉,金属碎片,不锈钢丝,玻璃,陶瓷碎片,工具,灯具,温度计,包装材料,纽扣和首饰等。2、果蔬制品中的化学危害2.1原料中农药残留对果蔬制品安全性影响2.2原料中含有的工业有害物质对其的影响2.3原料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对其安全性影响2.4食品添加剂的不正确使用对其安全性的影响防腐剂、漂白剂、抗氧化剂、呈味剂、着色剂、增香剂2.5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对果蔬制品安全性影响果蔬中硝酸盐的来源:1)从自然环境中摄取和生物机体氮的利用;2)含氮肥料(无机肥和有机肥)和农药的作用;3)食品添加剂;4)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被植物吸收利用。果蔬中亚硝酸盐的来源:1)其外观及口感与食盐相似,易被当做食盐加入食品中而导致中毒;2)大量食用不新鲜蔬菜,其中硝酸盐由于细菌作用还原成亚硝酸盐。由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引起对人体的危害有:1)正铁血红蛋白症2)先天畸形3)甲状腺肿4)致癌性2.6苯并[α]芘对果蔬制品的污染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与硝酸等反应。食品中的主要来源是环境污染由于侵入途径和作用部位不同,对机体各脏器,如肺、肝、食道、胃肠等均可致癌。3、果蔬制品中的生物危害3.1细菌性危害3.2真菌危害3.3病毒危害途径:原料植物的环境中污染了病毒;原料植物带病毒;食品加工人员带病毒;食品加工人员不良的卫生习惯;生熟不分,造成病毒的原料污染半成品或成品。3.4寄生虫危害一类是由蔬菜瓜果中的寄生虫,另一类是有蝇类、螨类和蟑螂等昆虫引起的危害。3.5天然毒素的危害二、果蔬原辅料保藏过程中危害分析及安全控制1、果蔬加工对原料的基本质量要求品种、成熟度、采收等1.1原料的成熟度和新鲜度在果蔬加工学上,一般将成熟度分为三个阶段,即可采收成熟度、加工成熟度和生理成熟。可采收成熟度是指果实充分膨大长成,蛋风味还未达到顶点。加工成熟度是指果实已具备改品种应有的加工特性,分为适当成熟和充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果实质地变软、风味变淡、营养价值降低。1.2各类果蔬制品原料品种、成熟度和采收的要求1)果蔬汁类制品一般选汁液丰富、取汁容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酸度适宜、风味芳香独特、色泽良好及果胶含量适宜的种类和品种为原料。2)果蔬罐藏制品用于罐藏、果脯及冷冻制品的果蔬原料,要求选肉厚、可食部分大、质地紧密、糖酸比适当、色香味好的种类和品种。3)果蔬干制品干物质含量较高,水分含量较低,可食部分多,粗纤维少,风味及色泽好的种类和品种4)果蔬糖制品蜜饯类因需保持果实或果块形态,要求原料肉质紧密,耐煮性强。一般在绿熟时采收。果脯类要求肉厚、可食部分大、质地紧密、糖酸比适当、色香味好的种类和品种。果酱类要求含有丰富的果胶物质、较高的有机酸含量、风味浓、香气足。果冻类和果糕类应选果胶和果酸丰富的果实。5)果蔬腌制品生产果蔬腌制品的青菜头、萝卜和胡萝卜等根茎类蔬菜原料要充分膨大,应在尚未抽薹时采收为宜;叶菜类与大部分果实或根茎类不同,一般要在生长期采收,此时粗纤维少,品质好;对于某些果菜类如进行酱腌的黄瓜,则要求以幼嫩是乳黄瓜或小黄瓜进行采摘。6)果蔬速冻制品要求具有肉厚、可食部分大、质地紧密、糖酸比适当、色香味好的特点。2、果蔬原料保藏过程中危害分析及安全控制果蔬采后的败坏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微生物引起的腐烂变质;二是由于周围环境中的理化因素(温度、湿度、气体等)和产品自身的生命活动引起的物理、化学和生理生化变化造成的品质下降。2.1采后失水与保鲜2.2冷害2.3冻害2.4气体伤害低氧伤害、高二氧化碳伤害2.5其他生理病害矿质元素过量或缺乏、乙烯毒害、氨伤害2.6病理性病害及预防措施1)病原菌及侵染特点2)影响发病的因素机械损伤、温度、湿度、气体成分、采收前后田间病害侵染情况、果蔬的生物学特性等。3)侵染性病害综合防治措施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3、果蔬加工对水质的要求及处理3.1果蔬加工企业生产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所有加工上用的水都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水的硬度对加工品质有很大影响。3.2果蔬加工企业生产用水的水源种类及贮存和处理城市供水、自供水、海水4、果蔬加工对其他辅料的质量要求4.1食盐使果蔬加工制品具有咸味,与谷氨酸结合为谷氨酸钠而具有鲜味,更重要的是对蔬菜具有防腐保藏作用。要求质纯而少杂质,含氯化钠应在97%以上,无可见的外来杂物,颜色洁白,无苦涩味,无异味。4.2甜味剂4.3调味剂酱油、食醋、味精4.4着色剂4.5防腐剂4.6香辛料4.7增稠剂三、果蔬汁制品加工及安全控制以新鲜或冷藏果蔬为原料,经过清洗、挑选后,采用物理的方法如压榨、浸提、离心等方法得到的果蔬汁液称为果蔬汁。一般可分为原果蔬汁、浓缩果蔬汁、果饴和果汁粉四大类。1、质量安全控制点及预防措施1.1危害分析1)“极有可能发生的”潜在危害(显著危害)2)“不可能发生的”潜在危害3)与加工相关的危害4)食品接触表面病原体和过敏原的危害设施1.2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1)果蔬汁的败坏原因:微生物活动措施:采用新鲜优质的原料取汁;注意原料取汁打浆前的洗涤消毒工作,尽量减少原料外表微生物数量;防止半成品积压,尽量缩短原料预处理时间;在保证果蔬汁饮料质量的前提下,杀菌必须充分,适当降低pH值,有利于提高杀菌效果。2)果蔬汁变味原因:加工方法不当及贮藏期间环境条件不适宜,原料不新鲜,加工时过度的热处理,调配不当,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各种氧化和褐变反应,微生物活动所产生的不良物质也会使果蔬汁变味。措施:选择新鲜良好的原料,合理加热,合理调配,同时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与金属接触,最好采用不锈钢材料,避免使用铜、铁用具及设备。3)果蔬汁的色泽变化A:色素物质引起的变色措施:加工、运输、贮藏、销售时尽量低温、避光、隔氧、避免与金属接触。B:褐变引起的变色措施:加工中应尽量降低受热程度,控制pH在3.2或以下,避免与非不锈钢的器具接触,延缓果蔬汁的非酶褐变。4)果蔬汁饮料的混浊与沉淀原因:加工过程中杀菌不彻底或杀菌后微生物再污染;加工用水未达到软饮料用水标准,带来沉淀和混浊物质;金属离子与果蔬汁中的相关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沉淀;香精水溶性低或用量不合适,从果蔬汁分离出来,引起沉淀。措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预防和处理。1.3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关键点1)原料果蔬拣选2)杀菌3)过滤4)原料果蔬的验收5)辅料的添加四、果蔬糖制品加工及安全控制果蔬的糖制:将果蔬加糖浸渍或热煮让食糖渗入组织内部,从而降低水分活度,提高渗透压,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腐败变质,达到长期保藏的目的。按加工方法和产品形态分为果酱类和蜜饯类。蜜饯类工艺流程:果酱类加工工艺凝胶形成机理与条件:果胶是亲水性胶体,形成凝胶的最佳条件是糖65%~70%(脱水剂),pH2.8~3.3(酸可中和果胶胶粒表面负电荷),果胶0.6%~1%。基本工艺流程为:原料处理→加热软化→打浆(果酱)或取汁(果冻)→配料浓缩→装罐密封→杀菌冷却→检验→包装→成品。原料要求:含有较多果胶和有机酸,成熟度适中。过熟,果胶和酸的含量大大降低,影响凝胶形成;成熟度过低,制品色泽暗,风味差。1、质量安全控制点及预防措施1.1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1)果脯的返砂与流汤原因:主要是转化糖占总糖的比例问题。措施:掌握好蔗糖与转化糖比例,即严格掌握糖煮时间及糖液的pH,促进蔗糖转化,可加柠檬酸或酸的果汁调节。2)返砂产品不返砂原因:原料处理时,没有添加硬化剂;原料本身的果酸或果胶较多;糖渍时,半成品有发酵现象,糖液发粘;糖煮时间太短,糖液浓度不足。措施:处理原料时应适当添加一定数量的硬化剂;延长烫漂时间,尽量除去果胶、果酸;在糖煮时掌握好时间,防止蔗糖过度转化,尽量采用新糖液;密切注意糖渍的半成品,防止发酵。3)果脯蜜饯煮烂与干缩现象原因:煮烂原因主要是品种选择不当,果蔬的成熟度高,糖煮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划纹太深等。干缩原因主要是果蔬成熟度过低,糖渍或糖煮时糖浓度差过大;糖渍或糖煮时间太短,糖液浓度不够,致使产品吸糖不饱满等。措施:选择成熟度适中的原料;组织较柔软的原料应糖渍。为防止产品干缩,应分批加糖,使糖浓度逐步提高,并适当延长糖渍时间,吸糖饱满后再进行糖煮,糖煮时间要适当。4)变色原因:主要是原料发生酶促褐变和非酶褐变,或原料本身色素物质受破坏褪色。糖煮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和转化糖越多,干燥时的条件及操作方法不当等都会加速变色。措施:原料去皮切分后及时护色处理,减少与氧气接触;缩短糖煮时间和尽量避免多次重复使用糖煮液;改善干燥的条件,干燥温度不能过高,一般控制在55~65℃;抽真空或冲氮气包装;避光、低温(12~15℃)贮存等。5)微生物败坏原因:主要是由于制品含糖量没有达到要求的浓度65%~70%以上,含水量过大。在贮藏中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微生物污染造成。措施:控制成品的含糖量和含水量;加强加工和贮藏中的卫生管理,严格分选原料,剔除霉烂原料,原料库房要严格消毒、通风良好防止长霉;原料要彻底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合理选用杀菌、冷却方式;适当添加防腐剂等。1.2质量控制关键点1)原料果蔬拣选2)原料果蔬的验收3)辅料的添加4)包装罐(袋)的验收五、果蔬罐制品加工及安全控制1、质量安全控制点及预防措施1.1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1)胖听A物理性胀罐B化学性胀罐C细菌性胀罐2)罐壁的腐蚀A影响因素:氧气、酸、硫及含硫化合物、湿度预防措施:对采前喷过农药的果实,加强清洗及消毒,可用0.1%盐酸浸泡5~6min,在冲洗,以助脱去农药;对含空气较多的果实,最好采取抽真空处理,尽量减少原料组织中空气(氧气)含量,进而降低罐内氧的浓度;加热排气要充分,适当提高罐内真空度;注入罐内的糖水要煮沸,以除去糖中的SO2;对于含酸或含硫高的内容物,则容器内壁一定要采用抗酸或抗硫涂料。3)变色及变味原因:酶促褐变及非酶褐变措施:选用含花青素及单宁低的原料制作罐头;注意护色;热烫处理;配制的糖水应煮沸,随配随用;避免和金属器具直接接触;杀菌要充分;控制仓库温度等。4)罐内汁液的混浊和沉淀原因:加工用水中钙、镁等金属离子含量过高;原料成熟度过高;热处理过度;制品在运销过程中振荡过剧而使果肉碎屑散落等。针对上述原因采取相应措施。5)玻璃罐头杀菌冷却过程中跳盖现象及破损率原因:罐头排气不足、真空度不够;杀菌时降温、降压速度快;罐头内容物太多,顶隙太小;玻璃管本身的质量差尤其是耐温性差。措施:排气要充分,保证罐内的真空度;杀菌冷却时,降温、降压速度不要太快;进行常压冷却时,禁止冷水直接喷淋到罐体上;罐头内容物不能太多,保证留有一定的空隙等。6)果蔬罐头固形物软烂及汁液混浊原因:果蔬原料成熟度过高;原料进行热处理或杀菌的温度高,时间长;运销中的急剧振荡、内容物冻融、微生物对罐内食品的分解。措施:选择成熟度适宜的原料,尤其是不能选择成熟度过高而质地较软的原料;热处理要适当,特别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