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建筑批评的方法论第一节根据批评对象的批评模式第二节建筑批评的标准和规范第三节建筑批评模式第四节建筑批评的规范性与局限性建筑批评的演化论模式“方法”这一范畴有七种不同的定义:①方法是认识客体的方式,方法就是如何能够完全地认识一个客体的方式(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②方法是与必要的规则相联系的行动方式(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雅可布·弗里德利希·弗赖斯,JakobFriedrichFries,1773~1843);③方法是从原则出发进行推导的某种方式的说明(德国美学家约翰·弗里德利希·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Herbert,1776~1841);③方法是从原则出发进行推导的某种方式的说明(德国美学家约翰·弗里德利希·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Herbert,1776~1841);④方法是手段的统筹安排,通过这种安排能最好地达到目的(德国哲学家、神学家康斯坦丁·古特伯雷特,KonstantinGutberlet,1837-1928);⑤方法是一门科学获得有关其对象的有效判断的方式(德国哲学家班诺·埃德曼,BennoErdmann,1851~1921);⑥方法是规则的集中体现,根据这些规则,认识或意愿的某种素材在统一看法的意义上得到确定和判断(德国哲学家鲁道夫·施塔姆勒,RudolfStammler,1856~1938);⑦方法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对某个对象所采取的任何一种应用方式(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杜比斯拉夫,1895~1937)建筑批评方法是在特定的规则系统中,应用不同的批评模式去实现批评目的的有效说明及判断方式。建筑批评的核心是建筑批评的客体、建筑批评的主体、建筑文本、建筑的读者和使用者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筑批评可以划分为两大类批评模式:根据批评对象的批评模式根据批评观点与批评标准的批评模式第一节根据批评对象的批评模式一、批评的对象二、建筑批评的演化论模式三、作者比较和文本比较的批评模式批评的对象我们可以断定,作者的名字不像专用名称那样,从话语的内部移到生产活动的、处于外部的真正的人,作者的名字仍然处于文本的外形线上——使它们彼此分开,限定它们的形式,表示它们存在方式的特征。它指向某些话语群组的存在,并涉及这种话语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作者的名字不是某人公民地位的一种作用,也不是虚构的;它处于不连续性的断裂缺口,产生新的话语群组及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我们的文化里,作者的名字是一个可变物,它只是伴随某些文本以排除其他文本:一封保密信件可以有一个签署者,但它没有作者;一个合同可以有一个签名,但也没有作者;同样,贴在墙上的告示可以有一个写它的人,但这个人可以不是作者。在这种意义上,作者的作用是表示一个社会中某些话语的存在、传播和运作的特征。——福柯《何谓作者?》作者作为话语的功能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作者的功能是法律和约定俗成的惯例体系的产物,这个体系限制、决定并且明确表达了话语的权力范围;作者的功能在整个话语中并不具有普遍和永恒的意义,同样类型的文本并非总是需要作者。每个时期对待不同类型的文本的作者,都有着不同的态度;作者的功能并不意味着单纯在话语中探究作为个人的作者来源。实际上,它是在建构出我们称之为“作者”的一种特定的理性存在;作者功能并不是把话语看作被动的静止的材料,以从中建构一个真实个体的形象。话语的权力福柯将“话语”界定为构成各种文化现象的重要的人类活动,他认为“话语”是语言中更为活跃,也更有意义的一种因素。它既是一种功能,又是一种运动,一种关系,其意义也是在这些功能、运动和关系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在福柯看来,一种文化现象就是一种“话语”,它意味着一个社会集团按照某种常规将其意义在社会中传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与其他团体相关联和相互认识的过程。法国建筑师和建筑评论家雅克·吕甘(JacquesLucan,1947~)认为评选应当遵循三个原则:1.代表建筑革新的作品(主要是在建造、类型学和构图方面的革新);2.以最具说服力的方式表现了最具代表性建筑师的创作思想的作品,这些作品在20世纪的建筑史中具有公认的价值;3.在建筑理论界引起争议的一场运动、一种趋势或一个思潮的代表作品。康德指出,鉴赏判断有四个特性∶第一个特性是“审美无利害”,鉴赏的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第二个特性是从审美无利害的基本规定引申出来的“无概念的普遍性”,“美是无概念而又作为一个普遍愉快的对象被表现出来的”。鉴赏判断不是逻辑判断,美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第三个特性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性引起了审美愉快。“在概念被视为目的的原因(它的可能性的现实根据)的范围内,目的就是一个概念的对象;一个概念的因果性就它的对象来看就是合目的性(Formafinalis)。”鉴赏判断的第四个特性是“无概念的必然性”。康德认为审美愉快是特殊的愉快,它的必然性不是理论性的客观必然性,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作是一种必然的愉快的对象。“审美判断里所指的必然性却只能被称为范式,这就是说,它是一切人对于一个判断的赞同的必然性,这个判断便被视为我们所不能指明的一普遍规则的适用例证,因为审美判断不是客观的和知识的判断,所以这必然性不是从一定的概念引申出来的,从而也不是定言的判断。”未来电子时代的建筑应当具备由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馆以及伦佐·比阿诺和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的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开创的三个因素:1由建筑的透明性所表现的非物质性(immateriality)2由建筑物与外界的互相作用的能力所表现的精神性(Sensoriality)3建筑物综合各种媒体以传递信息的能力所表达的多媒体性(Multimediality)英国当代美学家,《英国美学杂志》(BritishJournalofAesthetics)的终身主编奥斯博恩(HaroldOsborne)曾经从哲学的观点提出批评标准的问题。他认为评价所有的艺术都必须遵循三条原则:艺术性(artisticexcellence)审美性(aestheticsatisfaction)艺术境界(stature)。19991945第三节建筑批评的模式一、价值批评模式二、社会批评模式三、科学批评模式四、文化批评模式五、心理批评模式六、形式批评模式七、图式批评模式八、类型学批评模式九、现象学批评模式十、历史批评模式圣吉米涅阿诺SanGimignano未来主义BBPRTorreVelascaMilano,Italy19581938年出生于法国波尔多市附近的冈戴昂,毕业于法国高等工科学校、法国桥路大学和巴黎美术学院。1967年在他29岁的时候,设计了圆形的巴黎戴高乐机场候机楼。从此,作为巴黎机场公司的首席建筑师,他设计了尼斯、雅加达、开罗、上海等国际机场,在世界上有50余座机场的设计经验。他参与过许多大型项目的建设,像巴黎德方斯地区的大拱门、英法跨海隧道的法方终点站等。在他的影响下,巴黎机场公司的活动逐渐向大型标志性建筑设计的方向发展。1999年,安德鲁领导的巴黎机场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经多轮角逐,又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国际竞赛中一举夺标。ADP,清华大学第二轮第一次修改ADP,清华大学第二轮第二次修改伦·库尔哈斯1944~北京奥运会主会场上帝从空中俯瞰赫尔佐格的鸟巢从空中俯瞰也许会感到结构清晰,充满结构理性和丰富的肌理,而我们凡人从地面上看,也许就不那么壮观,甚至有点凌乱。北京银泰中心249.9米541.7米(609米)1776英尺LeCorbusier1887~1965AdolfLoosChicagoTribuneTower1922现象学批评模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西耶纳市政厅和广场PalazzoPubblico1298~1310PiazzadelCampo现代意义上的现象学是20世纪初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胡塞尔第一个使现象学成为哲学的万能钥匙,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后,现象学发展为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只要良善、纯真尚与人心同在,人便会幸福地用神性度量自身。神莫测而不可知?神如苍天彰明较著?我宁愿相信后者。神本是人之尺规。劬劳功烈,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荷尔德林(FriedrichHölderlin,1770-1843)维罗纳VeronaPiazzaNavona,240x65mBerniniFontanadeiFiumi,1651BorrominiS.Agnese,1657BerniniPiazzaS.Pietro,1656~1667Michelangelo,Giuliano,Sangallo,Raffaello,PeruzziS.PietroinVaticano银城数码大厦1994~2003临港新城293km²滴水湖5.4km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