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文学活动四要素说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传统》中提出,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这四个要素组成了文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文学就是在这样一个循环中向前发展的。2、模仿说是一种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它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善于摹仿,艺术即起源于人类的摹仿本能,艺术是摹仿自然和社会人生的产物。代表人物有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斯多德。前者摹仿自然、后者摹仿社会人生。3、文学的审美功能任何文艺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往往能够对于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产生有力的感召和塑造作用。这就是文学的审美功能。4、客体“自然说”认为文学的客体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这里的“自然”最初指的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5、案头剧剧本作为一种文学文体,具有双重性,既是戏剧又是文学,因此,一个好的剧本应当具备戏剧价值和文学价值,对那些无法演出的剧本就叫做案头剧或叫书斋剧。6、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以人类社会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和探讨文学的性质、特点、规律、功能、构成和价值,解决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及方法。包括五大部分的任务: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7、文学的审美主体性文学这种意识形态饱含了作家对社会生活的主体感受和体验、认识和评价,渗透了主体强烈的思想感情,而且这种感情在文学创作中是不可或缺的,而政治、哲学、法律这些意识形态是不能饱含个人情感的。8、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艺术活动都属于精神生产。9、诗歌韵律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的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10、艺术构思指作家在感知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围绕一定的创作目的,将储存在头脑中的审美信息进行艺术处理,对生活中的各种表象进行整合,从而构成新的形象,并安排好情节。11、巫术说主张原始人的一切创作活动都包含着巫术的意术,都是原始巫术的直接表现,因为巫术的思维法则的推动才促成了艺术的诞生。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文化人类学家泰勤与弗雷泽。1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不仅是一般的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作为一般的意识形态是文学的普遍性,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文学的特殊性质。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是指文学具有形象性、情感性、个体性的一种意识形态。13、浪漫主义(理想型)文学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欧洲盛行的文学思潮。它是对古典主义的一种反叛。浪漫主义侧重表现的是理想境界,注重于主观情感的抒发。其次在艺术形象的构思上,按照作家主观的情感逻辑而不是生活本身的逻辑,去想象和创造形象和理想境界。最后它往往着力于寄寓了主观理想的大自然的抒写。14、舞台指示舞台指示是指剧本中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人物形象、人物心理活动、情感变化、场景、氛围的描写,时间、地点、动作的说明,灯光、布景、音响效果的说明等。15、文学文学是作家借助语言塑造艺术形象,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意识形态。16、文学作用的整体性所谓文学作用的整体性是指文学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应该以它在整个社会中产生的作用和文学的全部内容来衡量,而不能只看到作品在一时一地、在个别人身上产生的影响,也不能仅凭某些细节、某些场面去估计它可能产生的影响为前提。17、戏剧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18、语言形象的间接性作为语言艺术,文学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用语言表现的形象只能以概念符号的形式呈现,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可能间接地被感知。它要求接受者必须在理解语言的前提下,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才有可能通过想象感知和把握文学形象。19、戏剧台词台词是戏剧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戏剧的台词一般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西洋歌剧中的台词以诗体唱词为主;在中国戏曲中,则是韵文体的唱词和散文体的念白的综合运用。20、游戏说认为艺术与游戏一样,是一种非功利性的纯粹审美的生命活动。文学艺术是自由的,是人类剩余精力所自由游戏的结果。艺术起源于人类摆脱物质与精神束缚、追求自由天地的游戏本能。代表人物是席勒与斯宾塞。21、象征型文学指十九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后,在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影响下产生的与传统文艺观、审美观相对立的一种文学,它是形形式式的现代主义文学的总称。22、诗歌节奏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是最讲究节奏性的。所谓诗歌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变化。23、文学史文学史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文学的发展历史,总结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规律。24、小说结构小说结构是小说作品的形式要素,是指小说各部分之间的内部组织构造和外在表现形态。结构一部小说的过程,就是小说家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按照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要求,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把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事件分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的加以组织和安排的过程,包括小说作品情节的处理、人物的配备、环境的安排以及整体的布置等。小说情节结构的基本类型有6种,即线状结构、网状结构、画面结构、象征结构、写实结构、散文结构。25、艺术思维艺术思维就是指在艺术创作活动中,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经过复杂的辩证关系构成的思维方式,他们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艺术思维。其中形象思维是主体,起主要作用。26、散文的多样性散文的多样性是指散文的取材和样式。散文的取材是最广的,几乎无所不包,没有不可以在散文家笔下表现的。因此有人说:“散文是生活的博物馆”。散文样式的多样性是指散文可以使用许多文体,出了常用的文体外,还可以用戏剧、小说、诗歌文体来写散文。27、戏剧布局戏剧布局也叫戏剧结构,从全局出发,对作品的情节进行安排,元剧作家又称“布关串目”。戏剧的布局要有利于演员用形体和言语动作的表达,有利于观众看得明白又有兴趣,有利于反映丰富多彩的复杂的社会生活。28、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阅读、批评等活动的总称。文学活动是一个交往结构(对文学活动的整体观照)29、文学的认识功能人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往往可以了解到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风貌,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和人生经验,提高观察生活、熟悉生活、认识人、理解人的能力,这就是文学的认识功能。30、劳动说认为劳动是文学产生的原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倡导者是俄国的普列汉诺夫。31、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是对物质和存在领域的反映,它和一切意识一样是第二性的东西,是对第一性的社会存在的反映,是思想观念上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文学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性质。32、“三一律”西方古典主义戏剧理论的结构原则。它规定戏剧的情节、地点、时间必须完整一致,即每剧限于单一的故事情节,事件发生在一个地点并于一天内完成。这个规定曾经长期影响欧洲戏剧文学的创作。33、文学体裁三分法所谓“三分法”,就是依据文学作品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把它分为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三大类。抒情文学,以直接抒发作者感受和情绪的方式塑造艺术形象;叙事文学,以描写生活事件、刻画人物性格来塑造艺术形象。它的分类标准比较统一。在西方相当流行。但忽视了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在体制、结构、语言等反面的特点,比较笼统,不够精确。34、诗歌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运用语言的方式,也是语言的原始形式。所谓诗歌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地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文体。35、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事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或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事性虚构作品。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36、剧本剧本是指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文体,是戏剧的文学成分。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37、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的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这三个分支分别有不同的研究对象。38、现实主义(现实型)文学所谓现实主义文学是指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通过典型化的描写,来揭示社会本质方面的一种文学类型。共同特征:(1)遵循生活的本身的发展逻辑真实地表现生活。(2)强调对生活作典型化的概括和提炼。(3)强调细节描写的真实性,语言运用朴素。解答题1、为什么说文学起源学说中的劳动说更具合理性?①首先,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②其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③再次,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④最后,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2、你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发展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①“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种情况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级,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电热。②其实,“不平衡关系”只是说明了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而这一关系的另一方面则是两者发展上的平衡关系,就是说,经济的、物质生产的活动的发展水平会最终制约文学发展水平。3、言意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论述。意的丰富性;言的局限性;个体人生的生命体验。4、你怎么理解情感在文学创造中的作用与价值?①作者在认知感受生活中总是带有情感;②情感本身是文学的表现内容;③文学的情感总是寄托于形象,形象中内含情感。5、简述小说的审美特征。1)人物的具体真实性。2)故事的曲折生动性。3)环境的充分具体性。4)叙事的技巧性。6、文学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表现在哪些方面?①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②对经济基础起破坏、瓦解作用;③在瓦解旧的经济基础的同时,促进新的经济基础的产生。7、简述审美意识形态的特征。①无功利与功利;②形象与理性;③情感与认识。8、你如何理解语言形象的间接性?举例分析。间接性(相对于绘画而言)①语言塑造的形象是一连串的抽象;②语言必须在了解意义的前提下通过想象和联想才能完成;③形象的间接性既是文字的短处,也是文学的长处。9、“理解”这种思维机制在文学创造中有什么作用?①理解是对对象有意识,有理性的思考;②对情节进行提炼,对结构作出安排,对人物的运筹,对主题进行开掘,对人物进行评价;10、为什么说诗歌最大限度地突出了语言文本的形式美?①诗通过各种语言修辞的运用使语言在句式上整齐的美,对声调上扬的美,对韵律上回环的美却得到充分发挥;②诗以美视美听来唤起读者的读感;③读者读诗对于诗歌语言本身的兴趣甚至会超过对诗歌意义的兴趣;④由于汉语单词、单句、诗句组合的灵活特点,因而更易唤起读者对语言的兴趣。11、政治对文学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①政治制度及其方针政策,对文学发展具有强制作用;②政治思想对文学发展具有影响作用。12、为什么说在阶级社会中,文学会存在阶级性?①作家生活在一定阶级社会中,他们的思想观点,感情爱好等会带上阶级的烙印;②文学把人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而人在阶级生活中,总是属于一定阶级的,总会打上一定的阶级烙印。13、你如何正确理解文学的社会作用?举例说明。①文学的作用是精神的;②文学的作用是以社会存在为前提的;③文学的作用是整体的;④文学的作用是有限的。14、创作个性在作家的创作中有何意义?①创作个性是作家长期不懈努力的灵性之化;②创作个性是作家创作型和深刻性的突出表现;③创作个性是个别性和社会性的高度统一。15、情感这种思维特征在创作中有何作用?(1)作家在感知生活时是一种以情观物的活动;(2)情感是文学表现的重要对象;(3)情感附着于形象,形象寄托着情感。16、你如何理解文学是“人学”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