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常用教学模式一、国内常用“传递与接受”1、简介“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手记(用耳朵聆听教师的讲解、用眼睛观看教师的板书、用手记下教师讲授要点和板书内容——记笔记;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主要是耳听和眼看)来完成知识与技能传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2、历史背景: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起源于赫尔巴特“四阶段”教学模式,后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继承发展了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五环节”教学模式,即组织教学——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并由凯洛夫引入中国,成为中国到目前位置最普遍的教学法。奥苏贝尔提出学习是接受的,而接受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发展了传递——接受教学模式。3、理论基础:根据行为心理学的原理设计,尤其受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训练心理学的影响,强调控制学习者的行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认为只要通过联系──反馈──强化,这样反复的循环过程就可以塑造有效的行为目标。并受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影响。4、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包括对知识意义的理解、保持和运用),并强调要依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来帮助学习者形成与扩展认知结构,主要是对学生言语信息和智力技能的培养。二、国外常用“webquest”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的伯尼·道奇(Bernie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因此,WebQuest是一种以网络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学生活动的内容往往都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的,与学生互相作用的部分或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因此我们可以叫它为“网络专题调查”或“网络主题探究”。WebQuest的主要作用在于架设从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过渡的桥梁,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webquest学案中,主要包括六大部分,分别是:引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总结。而他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一下几个部分:1、选择主题WebQuest教学方法的第一步,即选择一些没有清晰答案的、甚至是有争议的问题,用一个较为复杂的情境吸引住学生,使他们着迷、惊奇和疑惑继而产生强烈的探求欲。首先要考虑主题和任务的可行性,应当选择符合新课程标准、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发展状况,并适合用WebQuest表现的主题。其次,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并具有挑战性的主题,即完成任务和回答问题需要更高级的思维水平,那些拥有内在复杂性的主题将是一个很好的候选对象。例如:主题“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本身并不具有挑战性,但将问题引申为“如何更快、更准确地从信息海洋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就需要学生对多种获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才能得出答案。2、设计WebQuest学案在WebQuest课程单元的教学设计中,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和高水平思维,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和教学目标,编制学习方案并精心设计成Web网页。学习方案的设计以方便学生学习为目的,学生直接与教师设计的网页和资源对话,根据网页上的学习任务、活动指南、过程等开展探究、合作、讨论、创作等活动,因此,这些承载学习方案的网页也称之为WebQuest学案。3、教师制作WebQuest学案为方便教师使用,很多网站提供WebQuest模板,教师只要在下载的模板网页的相应部分内填入自己设计的内容即可完成学案的设计。模板有两种样式:单网页、多网页(框架)式,如网址:就可以下载这两种模板。虽然有模板可以参照,但教师有个人的兴趣爱好和风格,当熟练掌握了WebQuest的教育理念和技巧后,学案的设计就不必拘于模板,可以灵活变化。做好的WebQuest学案既可以上传到远程服务器上,也可以放在局域网服务器上,以便学生学习。4.组织实施教学WebQuest将教师从书写板书、精细讲解中解脱出来,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高枕无忧了。如果说原来的步骤都是战斗部署,进入教室上课才是战斗的开始,不仅教师自己要加入这场战斗,最重要的是使我们的学生参与进来。要帮助学生做好以下几件事情:(1)理解主题背景、意义(引言部分),知道任务目标,建立合作与协作机制(最好采用异质分组),发展完成任务所需新知识与技能。(2)确定完成任务所需的条件和提出与之相关的疑问。(3)阅读资料、搜集素材,提取主要观点,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将有价值的观点、支持性材料、新疑问和对问题的思考发布到讨论区。(4)对搜集到的素材和自己提出的论点进行判断、分析、综合、归纳。(5)进行创作。(6)展示成果,演示汇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疑点、难点并做出示范或解答,提醒学生及时反馈小组任务开展情况报告,有时还要做出一些调整(人员、资源、步骤等),注意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并及时给予激励。5、对活动进行总结与学生一起进行评价,对完成任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并思考这种探究的经验如何运用到其他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