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度假地产项目的营销策划心得大型度假地产项目的营销策划心得按:大型度假地产项目的营销策划在中国属于新鲜事物,体系庞大,主体多变,没有太多的案例可以借鉴。由于所谓的广告公司的忽悠和长官意识的霸权,大型度假地产的营销策划走过些弯路,或许有些项目还正在走。担心压在心头,就撰了这些文字,给搜索到此的人一点勤劳的“报酬”,当是引玉之砖。大型度假地产项目的营销策划通常容易出现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项目主体资格的缺失由于大型度假地产项目往往都是成片开发,开发商的股份组成一般都至少有投资人和地方政府(或代表地方政府的国有企业),领导班子中往往缺少真正懂房地产的专业人士,尤其是懂度假地产的专业人士。于是,对项目自身的认识不够,自信心不足,最终导致主体资格的缺失。主体资格缺失简单地说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谁”,无论项目位置如何好,项目资源拥有什么样的优势,规划做得如何好,就是不知道怎么让别人知道,也不知道怎么去描述。最后,无可奈何,用类比方法,把别人的漂亮衣服往自己身上一套——不管是否合身,总比光着身子好!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洋名:什么东方芝加哥、什么海口外滩、什么东方夏威夷、什么比华利山庄……,这还不够,在加上一大堆的解释与描绘的语言,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就象生物的多样性一样,其实房地产项目、度假地产项目也是多样性的,世界上不会有完全相同的项目。所以,勇敢地做回自己,在市场上大声地喊出自己的声音来,找回项目该有的自信,是度假地产项目营销策划的基石。二,人性关怀与文化关怀被忽视度假地产与传统地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度假地产满足了人们度假的需求,尤其是中长期度假的需求。其实,项目之初,规划设计师在做规划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足够的人性关怀和文化需求,这种关爱甚至比传统地产更加广博、深邃和恰倒好处。每个度假地产项目都有其度假主题,更有其人性与文化的个性。然而,到了我们的营销策划师的环节,这样的人性与文化关怀被大大的忽略了,过分夸张了项目的物理功能,其结果就是,项目的描述“拽”得不得了,“牛”得不得了,楞生生地在项目与消费者之间堵上了一道墙,需求与供应无法进行有效地沟通。三,历史文化被抹杀不管什么样的度假地产项目,总可以找到它的地理坐标,自从有地球以来,这里就按照自然规律演绎着它自身的历史,有了历史,就有了文化。因此,任何一个度假地产项目,我们都可以找到它的地理坐标、历史坐标和文化坐标。历史与文化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对错之分,只有历史文化个性的差异和看待这些历史文化的角度与方向。任何一个度假地产的项目都建立在它的地理价值上,过去的是历史价值,未来的是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可能雷同或相似,历史价值才是最有个性的,最有卖点的。一个地名,可能存在了几百年、几千年,我们可以从百科全书、字典、地图上找到它,也可以从互联网上找到它,一旦找到了,就会终生不忘。因此,营销者不要怕历史不够光耀、地名不够响亮、文化不够灿烂,只要我们让受众找到了项目的地理坐标,营销工作才能随后展开。抹杀了项目的历史文化,就等于放弃了营销的起点。重新建立一个营销的起点与如何挖掘利用好已有的起点,有经验的营销师自然会有明确的结论。四,市场目标客户的模糊度假地产与传统住宅地产的目标市场是不一样的:传统住宅地产的购买人就是使用人,而度假地产产品的购买人只是投资人和收益人,使用人却是所有的度假客。在这之前,由于开发商承担着土地成片开发的职责,可能还有二级开发商这个角色。因此,营销的目标客户就有三个人群。大型项目往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投资人,尤其是产品购买人,容易忽略最终的消费者,结果就落入了“为卖产品而卖产品”的巢臼,一叶障目,舍本求末,终失天下。度假地产是个庞大的产业链,终端消费者是支撑整个产业体系的“载舟之水”,他们才是我们服务的核心对象,照顾好了他们,投资人才会被吸引,才会照顾好开发商的钱袋子。五,推广阶段上的混乱度假地产往往都是大项目,位置新,概念新,功能复杂,服务体系庞大,产品链条长,开发周期长。一般的项目都要经历3-5年,有的甚至5-10年或者更长。整个开发过程中包含前期开发、土地招商、房产销售、旅游服务等,有的项目先开发、先经营,所以经常是同一时间内包含土地招商、房产销售和旅游服务。这样,营销思路容易产生混乱,步伐出现错误也就在所难免。其实,仔细分析后,推广思路就十分清晰。由于一级开发商实际上是承担了土地开发和招商的功能,而二级开发商才是产品制造者,旅游的经营服务是大家共同的事情,这样,推广就一目了然。一级开发商要做的是片区概念推广和片区旅游服务推广,二级开发商要做的是产品销售推广和个性化旅游服务推广。一级开发商在推广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地理坐标的定位,直接进入了产品概念的定位上,结果,推广了很长时间,别人还不知道在哪里。因此,只有在地理坐标的定位推广完成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其他推广。由于很多项目中,一级开发商同时也是二级开发商,在有房产产品销售时,就忘记了土地利益。我们都知道,房产价格首先取决于土地价格和开发成本,土地价格来自于区域内项目的未来预期,因此,旅游服务推广往往就是区域定位推广,是提升区域土地价值的重要手段,不能因为需要销售产品而被忽视了。六,营销渠道与手段的困惑度假地产的营销者和广告人,往往钻进传统地产的营销模式里出不来,看到了度假地产推广的复杂性就手忙脚乱了。二级开发商(大投资人)、房产购买人(小投资人)、度假客三类人分布在三个不同的大群体中,尤其是大小投资人更是远离项目位置、分布散,传统的房产推广渠道显然不够用或者用不起。营销渠道与营销手段因此需要创新。“全时空营销”与“精准营销”是度假地产的有利武器。全时空营销用于造势做概念,做旅游服务推广,而精准营销适合做招商和房产销售。七,两个营销制高点人性关怀人文化关怀最终落地的是“心理营销”和“文化营销”,“心理营销”和“文化营销”是市场营销的两个制高点,房地产不例外,度假地产也不例外。心理营销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让其在消费过程中心理上获得最大的满足。而度假地产的消费者,特别是某些高端产品的消费者,有着和营销策划人员更高级的心理追求,一些产品或服务甚至稀少得一般人从未体验过,因此,对于这样的产品的营销,从心理关怀着手,是对营销策划者的极大挑战。文化营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营销策划者远离真正的文化,写几句歪诗、弄几句广告辞还马马虎虎,要用文化做营销,实在是勉为其难了。文化营销的基础是要用项目打动文化人,让文化人创作出真正的文化精品,把市场营销融在文化中,借文化传播的强大力量来营销推广度假地产。八,“海口外滩”策划与推广的得失“海口外滩”是一个典型的带度假地产性质的片区营销案例,笔者参与了其中,也作为主要操作者见证了它的成功与失败。2001年开始,海口市房地产开始复苏,政府为了抓住机遇拉抬地价、拉抬房价,海口市开始了新一轮的城市总规修编和几个片区控规设计。其中“填海区”是几个片区规划中最重要的。因此,海口市政府,尤其是规划局希望通过该规划的国际招标过程和听取市民对规划的意见来彰显其政绩。刚好我所在的公司有一个6万多平方米的项目位于该填海区的核心位置,也要为项目取案名。首先是我们的案名被确定为“新外滩XX城”(我极力反对,老板最终拍板确定的),而当时的王富玉书记也想把这个片区命名为“海口外滩”。于是,在政府与企业的双重推动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海口外滩”运动。一时间,海南日报、海口晚报、各家电台、电视台,连篇累牍地介绍海口外滩。从文化到历史、从规划到建筑、从营销到销售,整个海口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更有反对者,在本地甚至中央的各大网站论坛“死谏”,不能叫海口外滩。最后,市政府只得请广大市民提名,各路名人评选,挑选了19个名字供政府领导选择。因市委书记的调动和省规划委员会的强力反对,最终,“海口外滩”名称被摈弃,取而代之的是“海口市核心滨海区”。2004年,我工作变换,项目还在原来的片区,但我们既不用“海口外滩”,也不用“核心滨海区”,而直接用被淡忘了的“海口湾”这个地理名称,正因为此,“给世界一个海口湾”,“做海口湾的主人”等广告深入人心,传播速度和广度远远比“海口外滩”和“核心滨海区”要大得多。回过头来,我仔细进行了再分析,主要有下列得失:1,“海口外滩”作为项目名称或项目名称的一部分是可以的——尽管有人反对,只要有好的传播与销售业绩,就无可厚非。但作为政府行为,作为地理名词,作为片区名称,“海口外滩”是万万不可的。市民和学者的反对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最终省政府没有批准是明智的。2,“海口湾”是个地理名称,沿用了千百年。虽然我们在前面冠以了企业名称,但偷梁换柱后,一般市民和消费者是不会深究的,久而久之,地理概念和地产概念自然会既融合、又各有特别含义。由于借了“海口湾”的历史遗产,推广收益自然也就分享了前人的成果。3,大型度假地产项目实际上是承担了部分政府功能和全部的开发商职责,对于代为行使的政府功能,一定要坐得直、行得正,显示出王者的风范。因此,片区名称一定不要生造或盗用,否则浪费钱财和丧失发展良机,害人害己。4,度假地产的策划、营销与推广,不能浮躁,重要领导人一定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对城市负责,对文化负责,对未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