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问答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专题热泵溶液除湿机+毛细管辐射冷吊顶常见问题:结露。如何解决,有哪些好的建议。回答:结露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室内湿度未得到有效控制,使得辐射吊顶表面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从而出现结露现象。在辐射吊顶供冷的空调系统中,末端需要安装传感器来监测室内空气露点温度的变化,当出现结露的危险或可能时,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调节:调节送入的干燥空气,通过加大送风量、降低送风的含湿量水平等手段来尽快将室内多余的湿负荷带走,避免出现结露;若仍有结露危险,可关闭辐射吊顶的供水水阀,同时加大送风量或降低送风含湿量水平来防止结露,当传感器监测到空气状态达到要求时再开启辐射吊顶的水阀。表冷器处理显热可以使用高温水是否缺乏理论支持?喷水室处理干热空气使用高温水是由于喷淋过程中蒸发冷却潜热交换使得空气温度降低,而改善舒适度(一般达不到空调标准)。但表冷器处理显热是通过管内外的传热来进行的。此时管内外传热的推动力是温差!您将7度进水提高到16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回答:热量传递的驱动力是温差,从单个处理环节看,在处理显热负荷时,的确使用7℃冷水时表冷器处理过程传热驱动力明显要大于使用高温冷水的过程,这是否就可以说利用7℃冷水处理显热负荷就要比利用高温冷水处理显热负荷来得好呢?显然不是。空调末端的处理过程是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是全部。空调系统是一个系统,并非仅由一个表冷器处理过程组成,还应当包括制取冷水的环节、输送冷水的环节等等。当表冷器只负责处理显热负荷而不需要进行除湿时,冷水温度的选取同样也需要进行技术和经济性分析,综合2考虑制取冷水的冷水机组的性能、投入的换热面积等指标的影响,处理显热负荷的冷水温度正是在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及分析评价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后进行选取的。在集中空调系统中,制冷机制备出的冷冻水,经过冷冻水泵输送至室内末端装置(如风机盘管)用于室内降温。从室内温度到冷冻水供水温度之间存在几部分温差:1)冷冻水进出口温差,此部分温差受水泵的限制,否则大流量小温差会造成水泵电耗显著增加,目前系统一般设计为5度温差;2)风机盘管内冷冻水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换热温差,此部分温差主要受风机盘管有限换热面积的制约;3)风机盘管内有限空气流量的制约,否则风机能耗过大。而且,冷冻水仅用于降温需求,希望降温末端工作在没有凝水的“干工况”情况。以室内25度、55%相对湿度的设计状态而言(对应露点15度),理论上冷水温度低于室内25度即可实现对室内的降温目的,但加上上述几部分温差损失而且考虑末端干工况运行,从而得出建议的冷冻水供水温度。您的“温湿度独立技术”的提法是否科学?室内的热湿负荷是没有办法剥离后处理的。实际普通办公室、酒店的湿负荷很小,室内热湿比线几乎和等d线平行。您处理室内含湿量(潜热)的时候,空气的显热就没有被处理吗?就是使用硅胶吸湿,还是提高了室内的空气温度。各种除湿技术都也避免不了对室内显热的影响,独立何在?回答:空调系统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建筑中的显热、潜热负荷进行处理来实现对室内温度、湿度的有效调控,常规空调系统通过将热湿负荷统一处理来统一调节控制温度、湿度,而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基本理念是对室内的温度、湿度分别调节控制。公共建筑中,湿负荷在总负荷中占的比例一般在20~30%,显热负荷占据大部分。处理显热要求的冷源温度显著高于除湿要求的冷源温度,3占负荷大部分的显热部分,本可以用高温冷源进行处理,却与除湿一起共用低温冷源,造成能量的大量浪费。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包括湿度控制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利用湿度控制系统承担建筑全部的潜热负荷实现对室内湿度的控制,利用温度控制系统处理剩余的建筑负荷来实现温度控制。在湿度控制系统中,如您所说,各种除湿方式都难免对室内显热负荷产生影响,而温度控制系统会承担这种影响产生的显热负荷,从而实现对室内温度的控制。在今年《暖通空调》第一期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设计方法一文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暖通网友通过“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专题”提问:请教院士:您提出了温湿度独立技术是否缺乏理论支持?书上说:除湿的推动力是水蒸气的分压力差,不是温度,和您说由于除湿而需要低温水是否矛盾?在焓湿图上可见,表冷器在理想状态下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就会对空气除湿,比如空气露点温度15度,表冷器温度14度,而未必是7度。当然降低水温,会增加传质推动力,加快除湿。许多试验证明,影响除湿效率的重要因素是进风的相对湿度,而不是温度。我认为传统空调采用7度水的原因是除湿和降温的共同需要,考虑到传热和传质的推动力,经过技术和经济比较才确定的。请出示因为除湿才需要7度冷水的依据。回答:在目前常用的冷凝除湿方式中,“除湿”要比“降温”需要更低温的冷水。热量传递的驱动力是温差,水分传递的驱动力是水蒸气分压力差。温度越低时空气的饱和水蒸气压力越低,表冷器冷凝除湿正是利用不同温度时饱和水蒸气分压力的不同来实现除湿的。若想实现冷凝除湿,表冷器的表面温度必须低于空气露点温度,即理想状态下需要的冷水温度不能高于空气露点温度;而热量传递过程的驱动力是温差,只需要冷源温度低于空气干球温度就可以实现降温,4即理想状态下需要的冷水温度只要不高于空气干球温度即可。以室内25度、55%相对湿度的设计状态而言(对应露点15度),理论上降温需求的冷源温度低于25度,而除湿需要的冷源温度则需要低于15度。因而在对室内热湿负荷的处理中,冷凝除湿对空气的除湿过程是比对空气的降温过程更难的一个过程。常规空调系统显热负荷、潜热负荷统一处理,为了同时满足除湿、降温需求,经过对冷水机组的性能、投入的传热传质面积等指标的技术和经济性分析后才确定了选用7℃冷水。若没有除湿需求,只处理显热负荷时,就没有必要选取7℃的冷水。暖通网友通过“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专题”提问:溶液再生的问题尊敬的江院士、刘老师,您好:我个人认为溶液除湿系统中溶液的再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我看到的溶液再生过程基本是利用某种热源(热泵或其他形式)对溶液加热,之后风流吹过溶液表面将水蒸气带走,而实现溶液的再生的。如果风流比较潮湿,如相对湿度在90%甚至还高,温度可以达到35℃左右,用这样高湿的风流进行溶液的再生效果会怎样呢?有没有研究风流温湿度对溶液再生的影响呢?,风流中的灰尘不可避免进入溶液中,这对溶液的性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回答:我个人认为溶液除湿系统中溶液的再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我看到的溶液再生过程基本是利用某种热源(热泵或其他形式)对溶液加热,之后风流吹过溶液表面将水蒸气带走,而实现溶液的再生的。在溶液再生过程中,水分的传递方向是从溶液向空气传递,这一过程的驱动力是溶液表面蒸气压和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之差。进口的空气越潮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越高,导致再生过程的传质驱动力越小,再生过程越困难。但对溶液而言有个比较好的性质,即使在相同的溶液浓度情况下,升高溶液的温度会5使得溶液的表面蒸气压显著升高。例如,50%浓度的溴化锂溶液,60度温度时表面蒸气压6.055kPa(相当于含湿量39.5g/kg),70度温度时表面蒸气压9.742kPa(相当于含湿量66.2g/kg)。我国比较潮湿的深圳、广州,室外设计含湿量在20g/kg多一些,如果空气再潮湿达到35度、90%相对湿度,此时室外含湿量为32g。只要溶液的再生温度足够高,就可以实现溶液的浓缩再生过程。此外,在溶液除湿-再生过程中,对除湿过程进行冷却,则在相同的处理空气除湿情况下,系统中循环的溶液浓度可以降低。溶液浓度越低,再生过程相对越容易,40%浓度的溴化锂溶液,60度温度时表面蒸气压已经达到12.49kPa(相当于含湿量87.5g/kg)。溶液再生过程国内外有很多学者进行研究,并且实验测试了再生过程中空气进口流量与温湿度、溶液进口流量与温度、浓度等对于再生效果的影响,有大量发表的文章。溶液的再生装置设置有空气过滤器,而且在溶液循环中有的也设置有溶液过滤器,保持溶液的洁净。回答:温湿度独立控制是一种将室内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分开处理从而实现室内温度与室内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理念,以该理念为基础的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及相关产品、设备的应用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40余座建筑应用了这种空调系统形式。近几年来,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研究已有了很大进展,很多新产品和设备得到了开发应用。在2006年出版《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一书时,可用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高温冷水机组、干工况运行的风机盘管等设备还鲜有开发、应用,而经过五年发展,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研究和相关设备的研发、生产和应用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在2011年《暖通空调》杂志第一期中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当前温湿度独立控制的发展及应用情况,包括初步的设计方法、关键设备如高温冷水机组的研发情况等。6尽管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和发展,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相关研究和设备研发等工作仍需投入不懈的努力。结合当前发展情况,从温度、湿度独立控制的理念出发,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首先是设计方法的总结提炼。科学合理的设计是实现空调系统正常运行、降低运行能耗的基础,由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应用的空调理念及设备等与常规空调系统有所差别,同时在不同地域气候条件、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中,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可以有多种形式,如何选取合理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方案及设备形式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设计方法的总结提炼可以为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对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高温冷水机组的供回水设计温差、辐射末端的应用设计等给出合理分析,为进一步完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提供支撑。其次是相关设备产品的进一步研发。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理念为空调设备、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一些新的空调设备可借由温度、湿度独立控制的理念得到开发和利用。现有应用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关键设备如高温冷水机组、干式风机盘管等已经得到一定开发应用,从进一步的发展角度来看,高温冷源设备如高温多联式空调机组、新型新风除湿处理设备如应用到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冷却除湿方式的新风机组、承担显热负荷的末端设备如辐射末端等都还需要进一步研发,现有产品也还有性能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余地。同时,目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方式还主要应用在较大型的公共建筑中,如何进一步开发出适用于小型公共场所、性能优异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产品和设备也是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所需要研究的热点。再次是实际运行的反馈与思考。空调系统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实际建筑的温度、湿度控制问题,只有经过实际应用的检验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7从实际应用中可以找出在方案设计、产品设计生产中未注意或忽略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加以总结思考可以进一步完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在运行中,可以完善控制调节方面的内容,如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全年的运行控制方案、日常运行策略等;可对一些设计中不易确定的影响因素如渗透风的影响等进行实际评估;可以实际测试空调系统的运行性能,分析关键设备性能、系统能效等,为设备研发等工作提供实际数据;可以建立实际运行与设计之间的反馈,反映系统设计与实际运行间的联系和差异,为进一步完善设计提供帮助。温湿度独立控制理念的推广及系统的实际应用已经得到一定发展,进一步实施相关研究和设备开发工作等可为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的更广泛推广和应用提供支撑,从而为建筑节能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作出贡献。医疗建筑采用溶液调湿机组,是否会引起细菌交叉感染?回答:1、如果溶液调湿机新风组不带排风热回收模块,显然不存在细菌交叉感染(排风污染新风)问题。2、如果溶液调湿机新风组带有排风热回收模块,理论上存在细菌交叉感染(排风污染新风)问题,但产生这一风险的可能性较小,因为首先排风来源是有所选择的,不能采用传染病区和高污染区域的排风;其次,第三方相关测试表明溶液具有明显灭菌作用。如何证明利用化学溶液处理新风对人体无害?江亿老师,您好!您发明了“溶液除湿新风机”,利用化学溶液处理新风,请问您能证明溶液成分不会扩散到新风里去吗?您是否做过实验证明溶液对人体是无害的吗?您是技术的发明人,应该出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