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弭谤》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讲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国语》及其文学成就壹《国语》是先秦时期的“语”书,这是它的特色。“语”是春秋时期书籍中一种固定的体裁。王树民、顾静等人也认为先秦存在“语”书。《国语•楚语上》申叔时谈教育太子要使用的教材中,除了要用“春秋”、“诗”、“礼”、“乐”等外,也提到“语”,可知“语”书是一种教材类的文献。“语”书的编撰意图在于“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以期达到“求多闻善败以监戒”编撰意图内容简介《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历来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盲史官)所撰。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着重通过一些历史人物议论的记录,反映春秋时代上述八国的历史片断,因偏重于记载有关邦国成败的“嘉言善语”,故名《国语》。《国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国语》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由于《国语》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二、两者在体制上不同。《左传》为编年史,其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而《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国语》与《左传》一、思想上,都偏于儒家立场。《国语》和《左传》多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为读者提供历史的借鉴。《国语》与《左传》三、从叙事上讲,《左传》略胜一筹。在叙事的具体性、丰富性上,《左传》是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它在叙事上表现出了极高的概括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左传》突破编年体的局限,用追述、补叙的方法,把很长时限中的事情集中在一起来写,造成了情节的集中性和篇章的完整性。《国语》也有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但不及《左传》完整、普遍。《国语》中许多事件的前因后果及经过都是一笔带过,而把重点放在大段的议论文上。《国语》与《左传》四、从记言上看《国语》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国语》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它是为突出言论而叙事,采取一事多议和夹叙夹议的方式。《左传》重在记史,其记言都是为其记事服务的,力求用最简省之文字将于史事有重大影响之言语记录下来。《左传》中的所记的人物语言大致可分为独白和对话两种《国语》与《左传》五、两者在叙事过程中都注重对人物的塑造。《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由于它是编年体,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国语》中有一系列大小故事穿插其中,因此表现出叙事技巧和情节构思的特点,有时也能写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课文解析贰标题召(邵)公谏厉王弭谤谏:动词,劝说,劝告。弭(mǐ):止息、消除。谤:本义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如“国人谤王”。引申义:毁谤,或诽谤。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文本解析(1)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虐:暴虐。国人:国都里的人民邵公告(厉王):宾语省略,承前省略堪:忍受。命:指厉王虐的各种政令。相关链接周厉王,周夷王之子。西周第十位国王(前878年—前841年在位),姬姓,名胡。在位期间,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即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依山泽而谋生,借以剥削人民。他还不断南征荆楚,西北方面又防御游牧部落,西北戎狄,特别是猃狁,不时入侵。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有矛盾。为压制国人的不满,任用卫巫监视口出怨言的人,发现就立即杀死。文本解析(1)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使(之)监谤者:……者,……的人,发表意见的百姓以告:即“巫以之告”,同时省略主语与宾语。以:把。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以目:用眼睛(看看)。表示敢怒不敢言。文本解析(2)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省略句:(国人)乃不敢言。虚词“乃”:就,于是文本解析(3)第三段: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障之也:判断句,“也”表判断;是:这,指示代词。障:防水堤坝,用作动词,堵塞。甚于……:于……甚,介宾状语后置川壅(yōng)而溃:壅(yōng),堵塞。溃:水冲破堤坝。文本解析(3)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为川者、为民者:为川、为民:治水,治人。者:特殊代词。用于动词性词组后,形成名词性词组,译为“……的人”。决之使(之)导:决,排除障碍;导,疏通。宣:开导,引导。文本解析(3)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听政:治理国政。听,治理,处理。如“垂帘听政”公卿至于列士:周代大臣的等级分公、卿、大夫、士四等,而士又分上士、中士和下士,故称“列士”。相关链接献诗:公卿列士通过献诗的方式进行讽谏或赞颂。流传到今天的《诗经》主要来自公卿列士的献诗,其中的《大雅》《小雅》和《国风》就是从周代保留下来的这类诗篇的一部分。相关链接•瞽(gǔ)、师、瞍(sǒu)、矇(méng):•他们都是盲人。但这几种盲人又略有差别。从等级上讲,“瞽”是乐官中的太师(下文“师”是少师,比“太师”级别略低,也是盲人),地位比“瞍”“矇”高。从失明的情况讲,眼睫间有缝隙,内有眼珠而不能见物者叫“瞽”;眼中空洞无眼珠者叫“瞍”;眼中有珠,双睫也能开合,但不能见物者叫“曚”,有人认为就是现在的青光眼。文本解析(3)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qí)、艾(ài)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亲戚:古今异义,古: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的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同族人与外族人。今义:不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在内。耆、艾修之:国内元老大臣修饬整理这些规谏。耆,六十岁的人。艾,五十岁的人。是以:以:因为,“是以”即“以是”。宾语前置句。意同“是故”文本解析(3)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xí)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间,取消独立性,使它与上下文合在一起表达一个意思。犹:如同,好像。于是乎:“于”,介词,从。“是”,代词,这,指山川。“乎”,句中语气词。其:第三人称代词,它,指土地。原:宽阔而平坦的土地。隰:低下而潮湿的土地。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沃:有河流灌溉的土地。文本解析(3)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xí)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周厉王很清楚:山川土地可以给国家带来财富。周厉王可能疑惑:人民的嘴巴怎么给国家带来财富呢?文本解析(3)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fù)财用衣食者也。宣言:古今异义。两个词,发表议论。善败,治乱,即太平与混乱,好事与坏事。兴:暴露出来。备:防备。阜,丰富,多。如物阜民丰,此处用作动词,增多。所以:用来……的方法。其……也:副词,表示揣测或感叹,这大概(正)就是……吧(啊)。文本解析(3)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虑之于心:状语后置句,于心虑之。宣之于口:同法成:成熟。行,自然流露,自然表现。胡:怎么(疑问词)。其与能几何:其,那,指示代词。与,帮助。那些辅助你的人能有多少呢?文本解析(4)王弗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弗:不。行拂(弗)乱其所为乃:于是,副词。流:把……流放,放逐。省略句:(民)乃流王于彘(省略主语)于彘:到彘地。相关链接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人民包围了王宫,袭击厉王,他仓皇而逃,后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即今山西省临汾市霍县境内。)。他出逃后,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管理朝政,号为共和,自共和元年(前841)中国历史有了明确纪年。主旨与艺术成就叁主旨概说本文以召公劝谏周厉王要广开言路而厉王不从的历史事件,告诫世人特别是统治者,在为政方面,不该一意孤行,应多方听取意见,包括底层百姓的声音,以纠正自己施政的错误或不足之处。艺术成就1.结构三段式:谏因、谏言、谏果。首尾叙事,中间记言,事略言详,记言为主。《国语》一贯特色。开头妙语传神。一虐一谤,因果清楚,一怒一喜,形象鲜明。“道路以目”,暗伏结局。结尾七字触目惊心。时间之短,结局之惨。艺术成就2.邵公谏词比喻形象,议论精彩。前面“伤人必多”,喻为防民之口的害处后面“阜财用衣食”喻为“宣之使言”的好处中间切入正题,阐述“天子听政”怎样做。(公卿士大夫等人)结尾连用两个反问句,来总结出老百姓的嘴巴不可堵塞(故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谢谢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