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弭谤一、《国语》(一)《国语》的思想倾向(二)《国语》的记言特征(三)《国语》的记事特征二、《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思想内容(二)写作特色(三)主要人物形象一、《国语》《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成书约在战国初年。《国语》体制:记言为主,记事为辅。各国“语”在全书所占比例不一,每一国记述事迹各有侧重。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从此一般都认为《国语》乃左丘明所作。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周语》对东西周的历史都有记录,侧重论政记言。《鲁语》记春秋时期鲁国之事,但不是完整的鲁国历史,很少记录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是针对一些小故事发议论。《齐语》记齐桓公称霸之事,主要记管仲和桓公的论政之语。《晋语》篇幅最长,共有九卷,对晋国历史记录较为全面、具体,叙事成分较多,特别侧重于记述晋文公的事迹。《郑语》则主要记史伯论天下兴衰的言论。《楚语》主要记楚灵王、昭王时期的事迹,也较少记重要历史事件。《吴语》独记夫差伐越和吴国灭亡。《越语》仅记勾践灭吴之事。(一)《国语》的思想倾向:儒家的崇礼重民。《国语》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的思想倾向。虽然《国语》许多地方都强调天命,遇事求神问卜,但在神与人的关系上,已是人神并重,由对天命的崇拜,转向对人事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民本思想这一点与《左传》相同。《国语》中所记的许多统治者,其中的明智者都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注意民的利益,不能伤民。如《周语》中“召公谏厉王弭谤”的故事,记载召穆公劝诫厉王弭谤的主张,指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雍也?若雍其口,其与能几何?”2.肯定和赞扬了有卓识远见的政治家、爱国者和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如《齐语》一卷,几乎全写管仲佐桓公称霸诸侯之事,全文皆赞管仲功绩。又如《越语》中“勾践灭吴”一篇,叙述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处心积虑,卧薪尝胆,务求报仇雪耻,经过长期的奋斗,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赞扬了勾践坚韧顽强、锲而不舍的精神,肯定了他的远见卓识。3.揭露统治者争权夺利、尔虞我诈、骨肉相残的丑恶残暴行为《国语》对于统治者的揭露,毫不隐恶。如《晋语》中的“骊姬之乱”,主要写晋侯家族内部的故事,他们为了争夺太子之位,互相残杀,阴谋诡计层出不穷,骨肉之情荡然无存,作者深刻揭露了统治者凶残的本性,可见思想的进步性。这是全书对统治阶级丑恶行径的描写最为精彩、最为规模宏大的故事。(二)《国语》的记言特征《国语》所记之言: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国语》记言特点如下:1.具有极强的政论性。所记大多是各国臣僚的谏词和进策,以及君与臣、臣与臣之间的对话,多是历史人物就历史事件所发表的议论和看法,具有极强的政论性。2.具有极强的议论性结构模式的议论性:先提出一件事情,然后记载对该事的议论,最后用事情发展的结局证明议论的正确。不是在叙述中插入议论,而是以议论作为结构篇章、组织材料的重心。文字说理的议论性:《国语》中一些说理文字,精辟严密,层次井然,逻辑性极强。如《周语上》邵公谏厉王弭谤,《晋语八》叔向贺贫,《楚语下》王孙圉论楚宝,都历来为人们所称道。3.富有形象性。《国语》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4.具有差异性。由于《国语》是各国史料的汇编,素材来源不一,其记言水平参差不一,风格也颇有差异。比如:《周语》多长篇大论,行文委婉,旨在说教。《鲁语》篇幅不长,语言隽永。《楚语》、《吴语》、《越语》文字流暢整饰,颇有气势。5.《国语》的辞令:《国语》中的应对辞令,有的与《左传》相同,但文字不如《左传》精彩,有的则难分高下。如《吴语》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越王勾践求成于吴,辞卑气低,是很有特色的辞令。“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惟君左右之。……”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越王愿意把金玉及子女,奉献给大王,以酬谢大王的辱临。并请允许把越王的女儿作大王的婢妾,大夫的女儿作吴国大夫的婢妾,士的女儿作吴国士的婢妾,越国的珍宝也全部带来;越王将率领全国的人,编入大王的军队,一切听从大王的指挥。这段话是文种“行成于吴”时说的,极尽卑躬屈膝之能事,把对方捧到天上,把自己摔到地下,使骄横的吴王夫差听了更加得意,自然就不必杀尽这些俯首贴耳、甘愿任人摆布的臣服者了。其实,这番话当然不是越国君民甘心情愿地说出来的,更不是文种的本意。这番甜言蜜语无非是迷魂汤而已,一般人都能识破;而好大喜功的人无不喜欢这类奉承。这段话之所以巧妙就在于它有的放矢,选中了对象。紧接着上面这段甜言蜜语之后,下面的软中带硬、硬中有软的外交辞令更为传神:“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沉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如果您大王认为越王的过错不能宽容,那么我们将烧毁宗庙,把妻子儿女捆绑起来,连同金玉一起投到江里,然后再带领现在仅有的五千人同吴国决一死战,那时一人就必定能抵两人用,这就等于是拿一万人的军队来对付您大王了,结果不免会使越国百姓和财物都遭到损失……(是情愿杀了越国所有的人,还是不花力气得到越国,请大王衡量一下,哪种有利呢?)这段话也是文种说的。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吴王如果不饶恕越国的君民,那么将有全副武装的万名兵士伺候您(字面上是伺候,实际上是拼死战斗),那岂不是伤害了您所钟爱的越国兵士了么?明明是要与吴国拼命使双方都有损失,却偏偏说吴国的损失还包括他们杀死的越国兵士,因为越国兵士也是吴王所钟爱的。说恭维别人的话,说到如此,真是巧妙至极。(三)《国语》的记事特征《国语》虽然记言多于记事,但在记言的同时,《国语》也间以叙事,有时叙事的比重还相当大。1.《国语》的叙事是以事件作为基本的结构单元,重心在记言;叙事是为突出言论,所以不顾及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整体性;采用一事一议和夹叙夹议的方式。2.《国语》也有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但不及《左传》普遍、完整。《国语》中许多事件的前因后果及经过都是一笔带过,而把重点放在大段的议论文字上。3.《国语》也有情节生动曲折,极富戏剧性的叙事。如《晋语》前四卷写晋献公诸子争位的故事。其中有虚拟的情节,也有精彩的描写,更有一些滑稽的小插曲,写得生动活泼。4.《国语》集中篇幅写一人。《国语》有时的记叙某一国事件时,集中在一定篇幅写某个人的言行,如《晋语三》写惠公、《晋语四》写晋文公、《晋语七》专记悼公,《吴语》主要写夫差、《越语上》主要写勾践等等。这种方式,有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总之:由于《国语》以记言为主,虽然叙事和刻画人物有一定特色,但文学成就比《左传》还是稍逊一筹。原文: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译文:周厉王暴虐无道,国人公开批评指责他。召公告诉厉王说:“国民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很生气,找来卫国的巫师,让(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杀掉那些人。国人都不敢说话,在路上遇见,也只是用眼神(示意)。二、《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逻辑严密,说服力强。“厉王虐,国人谤王。”“虐”是“谤”的原因,“谤”是“虐”的结果。下文的“民不堪命矣”,也源于“虐”和“谤”。而王的“怒、监、杀”是听了召公劝告后的反应,由怒而监,由监而杀,具有内在联系。“莫敢言,道路以目”又是“怒、监、杀”的结果。原文: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译文: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百姓的指责议论,(人们)不敢说什么了。”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阻塞就会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原文: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gǔ)献曲,史献书,师箴,瞍(sǒu)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qí)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bèi)。译文:因此,治理河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通畅,治理百姓的人也应开导百姓使(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直至士人进献讽谕歌谣,乐官进献乐曲,史官进献史籍,少师进献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有眸子的盲人诵读,百官进谏,平民传达意见,近臣尽力规劝,王室成员弥补、监察(天子的过失),乐师和史官教导,年高望重的人劝戒,然后天子斟酌处理,因此,事情可以(顺利)施行,不违背事理。原文: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xí)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译文:人民有口,就像土地有山水,财物用物都从这里出产;如同土地有高原、洼地、低平地和水浇田,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百姓发表言论,国家治乱就可以从这里发现。推行(百姓认为)正确的做法,防范(百姓认为)错误的做法,才是用来增加财物衣食的办法。原文: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译文:百姓在心里考虑一件事,然后从嘴里说出来,思虑成熟,自然要在言谈中表现出来,怎么能堵塞呢?如果堵住了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能有几个呢?”召公谏言。可分四个层次:1.以治河为喻,说明治理人民必须使其畅所欲言;2.以前代统治者施政成功的做法为例,说明君王要广开言路;3.以土地生财为喻,说明依据人民的言论可以制定利民兴国的政策;4.以言论是思想的自然流露为由,说明堵嘴将导致众叛亲离。这四个层次,不仅比喻鲜明,富于变化,而且逻辑严谨。第一层提出论点,二、三层论证,第四层结论。从内容上看,先就周厉王的做法,从反面说明堵口的危害,在否定周厉王“障之”的基础上,提出“宣之使言”的论点,紧接着以例证说明怎样宣之使言,再以比喻说明为什么要宣之使言,最后照应第一层对堵口的否定,得出不可堵口的结论。原文: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zhì)。译文:周厉王不听。于是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过了三年,百姓就把厉王放逐到彘。•历史上的周厉王:•周厉王是西周末年的一个残暴君主。他酷爱财货,实行专利政策,想方设法把平民公用的土地山川据为己有。这引起了以平民为主体的国人的怨愤。他们街谈巷议,指责他是暴君。厉王不但没有引起警觉,反而变本加厉地对人民进行迫害,人民几乎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周王朝的第二大贵族、王室重臣的召公,清醒认识到民众的力量,忧虑王朝前途,多次劝谏周厉王重视百姓,发扬先王们敬天保民的思想传统,开张视听,采纳人民意见,制定顺应历史潮流和民众要求的政令法度。然而周厉王仍不以为然,自行其是。终于,酿成了大暴动。参加暴动的有普通百姓、手工业奴隶、王宫卫士等,其势迅猛,如狂涛巨澜,不可阻挡。这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人民大起义。起义的人们把他赶出王宫。他仓皇渡过黄河,逃到彘。公元前828年死在那里。整体把握:本文记叙周厉王暴虐无道,用高压手段乃至杀戮来镇压人民的批评,他不听召公的劝谏,结果被人民放逐,遭到灭亡的下场。全文分三段:第一段,写厉王弭谤的方法,寥寥几笔,便写出王虐民怨的状况。第二段,写召公谏弭谤,从正反两面反复阐明不可“防民之口”,恳切有力。第三段,写弭谤的结果,“流王于彘”,完全应验了召公的谏言。写作特色(1)逻辑严密,说服力强。(2)比喻生动形象。召公针对厉王的暴政,以“为川”为喻,警诫厉王要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弭谤犹如壅川,“川壅而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