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中国古代城市一、城市规划基本知识1、城市和城市发展(概述)城中国的城与外国的城堡:城是由防御作用的墙围起的或用于一定军事作用的构筑物。外国的城堡也有类似的作用,欧洲中世纪的城邦制国家多由城邦及其周围的土地(农业)组成;市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产生为物物交换创造了条件,《易经》中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专管交易的人的出现使生产产品与交易脱钩——经商——商人。居民点,交易,服务设施,居住,管理等等是城市的基本象征先有市而后建城,一般是贸易(交易)、水陆码头或交通枢纽。先建城,一般以防御工事为主,防御要塞,都城有两道城墙(内城外廓)外加壕沟。而后有市、居民点、管理等机构现代城市的定义直辖市、市、镇。市的三个要素是: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如县政府所在地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非农业人口50%以上;工矿人口在1000人以上,非农业人口75%以上也定义为城镇居民点。中国山西平遥古县城位于山西中部,始建于周宣王(公元前827-782年)时期,现在的城池是明洪武3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2700多年历史,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也是最完整的古县城。不仅有完整的古县衙而且保留了完整的民居、街市店铺,它的街道、民居建筑、寺庙建筑犹如古代建筑博物馆,是古建筑的珍宝,寺庙内的彩塑更是稀世之宝。*平遥有三宝:第一宝,古城墙,周长约6公里,3000垛口72敌楼,寓意孔子弟子3000,72贤人。城墙历经600多年基本完好。第二宝是北门外镇国寺,其万佛殿建于五代(公元十世纪)距今已1000年历史,目前是排名第三的古代木结构建筑,店内五代的彩塑更是稀世珍品。第三宝石城西南的双林寺,建于北齐平武二年(571年),寺内十余所大殿内保留着元代至明代(13-17世纪)的彩塑2000余座,是彩塑艺术的珍品。第二宝是北门外镇国寺清朝道光年间的金融中心平遥是晋商发源地之一,清道光四年(1824年)中国第一代银行票号“日升昌”在平遥诞生。三年后在全国很多省份设分号,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其业务扩展至至日本、新加坡、俄罗斯,鼎盛时期平遥城有票号22家,是当时名副其实的中国金融中心。平遥城内保留了古城原貌古城池2.25平方公里,至今居住着4.2万居民,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城内六大寺庙群、县衙署、市楼等都是原物。原状大小、形式街巷100多条,街道两旁的店铺基本是17-19世纪的建筑。3797处传统民居,有400多处有保护价值,是中国建筑文物得大宝库。鸟瞰平遥古城四方形城墙如龟状:东西各2门南北各1门,南门外2井是龟眼,北门是龟尾较低洼全程雨水皆由此流出。东西4门各设瓮城,城门向南开,唯有下东门向东开,据说为的是把龟腿拉住,免得爬走。龟乃长寿生物,寓意古城永固。山西平遥古城平面图古城墙上垛口及敌楼敌楼与城墙城墙的诉说城墙的结构用牌楼划分街区——可识别性与归属感保留完好的街区和店铺砖雕影壁墙木雕百寿影壁市中心——市楼街道与民居孝义坊——对忠孝之人的最高奖励城楼和城楼内街道临街店铺,可看到青砖砌的柜台临街店铺,可看到青砖砌的楼梯丰富多彩的屋顶和屋脊1丰富多彩的屋顶和屋脊2乔家大院的屋顶和屋脊丰富多彩的屋顶和屋脊3乔家大院建筑模型乔家大院局部屋脊屋檐城墙与敌楼的光影效果城墙角楼突出有加强和强调的效果瓮城与城楼有利于防御作战街楼本身是街景也是观街景的制高点,是地标性建筑,也起划分街道空间和空间转换的作用。街楼还是城市设计的节点,街道空间运动序列的启、呈、并、转;使街道空间弃直白乏味增丰富多彩,使街道空间具有戏剧性,趣味无穷,增加空间的可识别性与个性。宗教建筑和宗教园林宗教建筑反映宗教的思想,反映其主题教义,反映对人与自然的理解,反映其物质与精神的世界观。景,妙在知与不知之间。知者,知其妙,悉其好恶;不知者,不知其所以然也。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园林之美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1: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儒家理论学说: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并溶入了重民、三纲五常、道统等思想,提倡以义制利的价值观。强调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和,有限空间---无限自然,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创造出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表现出园主与自然浑同一休,陶然闲适的心情。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把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如松、梅、兰、竹、菊。2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之所以美,不在形式,在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3禅宗(佛教):“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不仅体现了“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禅宗旨趣,还阐析了禅学对于宇宙本体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在刹那之中使自已获得解脱的觉悟或感受。禅宗思想可谓有以下几个特点:(1)“梵我合一”的一元世界观,即所谓我心即佛,佛即我心;(2)设定了顿悟见性的修行方式,也就是通过渐修或顿悟发见本心;(3)“以心传心”、“自解自悟”、“不着文字”的内心体验。园林意境:咫尺千里,小中见大,淡泊明志佛教建筑正脊的鸱吻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模型图唐招提寺会堂佛光寺大殿正立面图佛光寺大殿一角北京故宫——现存最完整皇家宫殿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故宫鸟瞰中心区鸟瞰故宫主体建筑太和殿三层达八米多高的台阶使大殿威严壮丽台阶的雨水口和大殿屋顶挑檐角部彩绘角楼对紫禁城范围的强调作用故宫角楼故宫有四个城角,在每一个角上都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建造得十分引入注目角楼转折变化丰富的屋脊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很丰富多彩。角楼通高27.5米,屋脊饰兽共230只,(太和殿118只)它的设计精绝、构造奇巧,站在楼外根本看不到裸露的梁头,外面的菱花木窗只是一种装饰性假窗户,里面是砖墙。因为整个角楼的承重分量大如果是真窗,立柱将无法承受整个建筑物的压力,素装裹大殿辉煌已不再孔庙孔俯孔林鸟瞰孔庙大成殿及其金龙盘玉柱柱廊,除了皇宫只有孔庙才有如此辉煌的建筑御花园中独具特色的亭,是否预示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