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大木作一、概述:主要结构部分、建筑形象的决定因素概念:开间(面阔)、通面阔汉以前奇、偶间都有汉以后十一以下的奇数三、五、七、九、十一唐大明宫:含元殿、麟德殿;故宫:太和殿位置与名字:正中宋称当心间、清称明间左右为次间;再外为尽间、梢间九开间以上定名增加次间数开间大小:早期相等;晚期有区别“步”:屋架的檩与檩(宋称榑)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步”“通进深”按步架计二、主要构件1、柱总分:内、外部位分: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童柱、雷公柱、擎檐柱等与其他构件结合方式:①绑扎②榫卯断面:圆、方柱、八角柱、束竹、凹椤、人像柱、礎形式:莲瓣、覆盆。柱头:外来文化影响梭柱出现收杀1.1柱的用材之制凡用柱之制,若殿阁即两材两栔至三材,若厅堂柱即径两材一栔;余屋,即径一材一栔至两材,若厅堂等屋内柱,皆随举势定其短长,以下檐柱为则(若副阶廊舍,下檐柱虽长,不越间之广)。1.2柱径与柱高演变大→小(材料结构特性认识的发展)东汉崖墓中:1/2~1/5(见教材第五版P30图1-33、P252图8-4、P253图8-5)唐佛光寺大殿:1/9(见教材第五版P146图5-1、5-2、5-3、5-4)清代:①北方1/10~1/11粗旷、稳重②南方1/15左右(屋顶轻)轻巧、秀丽1.3生起(升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二端逐渐升高,它规定当心间柱不升起,次间柱升二寸、以下各间依此递增。——使檐口形成和缓的曲线五开间较当心间升四寸七开间较当心间升六寸十一开间较当心间升十寸十三开间较当心间升一尺二寸构造做法后讲1.4侧脚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柱高的10‰,在两山向内倾斜8‰,而角柱两个方向都有倾斜,此做法叫侧脚。若楼阁则楼层于侧脚上加侧脚,逐层仿此向内收分做法。(或柱脚移出一定尺寸,柱头不动。)(见《中国古建筑营造技术》马炳坚P5图1-2)至明、清已大多不用。(补:柱的拼合)(备注:为了加强建筑的稳定性,古建筑最外圈柱子的下脚通常向外移一定尺寸,使外檐柱子上端向内倾斜的做法“拜升”。因柱收分叫收溜,溜多少升多少)1.5分槽(柱网)①都柱(秦、汉时期出现)平面中央——半穴居建筑遗风②金厢斗底槽唐佛光寺大殿(见教材第五版P147图5-2)内外两圈柱组成的象似回字的柱网形式③单槽分两段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宋)道教祠观+减柱重檐九脊(见教材P126图4-27、28)④双槽分三层西安唐大明宫含元殿(见教材P113图4-4)北京故宫太和殿(见P278图9-1)⑤分心槽门屋等分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辽)(见教材P150图5-8)⑥满堂柱大明宫麟德殿(见教材P113图4-5)⑦移柱减柱(宋、辽、金、元)山西大同华严上寺大雄宝殿移柱减少内柱内柱移位有利于室内空间利用山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减柱+移柱明清建筑中已不使用。原因:跨度大;梁架不规则;安全性差;施工复杂;彻上明造时,内部无规律,欠美观。1.6副阶周匝:在建筑主体以外另加一圈回廊的,《营造法式》称为“副阶周匝”隆重建筑中使用。早商时期出现2、枋一般方形断面,大部分面阔方向,主要起稳定作用。(连接柱头或柱脚的水平构件)2.1额枋简称额,也称檐枋位置:柱头部分。面阔方向、水平水平联系构件,承托斗栱和横向梁架汉称之为“楣”,上下两层叫“重楣”。隋代以前,楣多放于柱头隋唐降到柱头间。宋代上层叫“阑额”;下层叫“由额”清代上层叫“大额枋”;下层叫“小额枋”上下层之间的垫板叫由额垫板使用于内柱间的叫内额降至地面的叫地垘(门槛)唐阑额断面:高﹕宽=2﹕1;角柱处出头辽形制基本同唐,角柱处出头,并做垂直截割宋、金阑额断面:高﹕宽=3﹕2出锋明清阑额断面:高﹕宽=1﹕1出锋或明清霸王拳样式出锋:山岔头不带斗栱小式;霸王拳:带斗栱的大式《中国古建筑木做营造技术》P173图4-242.2平板枋(清)——宋(普拍枋)在阑额和柱头上平面的一块板,承托斗栱的构件。发现最早的普拍枋:西安兴教寺玄奘塔清:高2斗口;宽3斗口,外做海棠纹早期不出头,后来出头,垂直切截割或刻海棠纹2.3脊枋、金枋正脊之下的枋为脊枋,在檐枋与脊枋之中沿屋面坡度逐层放置的枋一律叫金枋。2.4承椽枋——用于重檐建筑中P174图4-25P189图8-12.5关门枋——门庑建筑中中柱间装门扇2.6间枋——用于多层建筑中与梁结合承托楼板(主要指面阔方向)与承重梁交圈的构件。P169图4-222.7花台枋——用支撑镏金斗栱后尾的花台栱下之枋2.8穿插枋——在抱头梁或桃尖梁下,连接檐柱与金柱之枋(小式建筑中称法,大式中叫桃尖随梁)2.9麻叶穿插枋——门庑建筑中(垂花门)麻叶抱头梁下悬挑垂柱之枋2.10天花枋——承托天花板(类似龙骨)2.11雀替(宋称绰幕枋、替木)—梁枋下面与柱的交接处最早出现北魏云岗石窟长:净面宽1/4;高:同额枋;厚:3/10额枋高分类:①普通雀替—北京故宫太和门②大雀替—喇嘛教建筑中(北京的黄寺)③小雀替—太和殿④通雀替—山西大同善化寺中⑤骑马雀替—尽端开间垂花门山面⑥花牙子(雀替透雕)四川称弯门⑦龙门雀替—华丽的大型雀替柱两侧加样框2.12棋枋——重檐建筑在金里装修时,在承椽枋之下的一根枋子,或与檐枋相平,或高于檐枋,棋枋之下装槛框。2.13走马板——棋枋与承椽枋之间的垫板3、梁(梁架或屋架)介绍梁及其附属构件:瓜柱、角背、驼峰、柁墩等有代表性的梁架从梁的位置、作用、形状分类主梁放于前后金柱上,若建筑无廊,则放于前后檐柱上。“步”的概念清代:按本身所负的檩数叫几架梁宋代:梁叫“栿”,以每栿承担的椽子数称几椽栿清七架梁—六椽栿(宋)五架梁—四椽栿(宋)三架梁—平梁(宋)双步梁—乳栿(宋)单步梁—剳牵(宋)六架梁—五椽栿(宋)四架梁—三椽栿(宋)卷棚顶(一)梁的分类按形状外观分:①直梁②月梁—汉称虹梁按位置和功能分:五—九架梁(二)三架梁—宋称平梁中间立瓜柱叫脊瓜柱若其高度小于水平断面的长、宽,则称之为柁墩按位置不同分金瓜、脊瓜、交金瓜(歇山山面踩步金与下金檩交接处)附件:角背—作用:稳定瓜柱(当瓜柱高度超过其水平断面尺寸的两倍以上时。关于彻上露明造)(三)四架梁与六架梁用于卷棚式屋顶无正脊(称元宝脊)附件:连二角背(四)桃尖梁用于带斗栱的大式建筑中,位于檐柱与金柱之间若桃尖梁用作顺梁(与主梁架成正角放置的梁)称桃尖顺梁。上承托正心桁(檐柱中心线的桁)以正心枋为界,枋内为桃尖梁身,宽6斗口,枋外为梁头,4斗口做法:扒腮。(五)采步金梁歇山建筑上独有构件,在山面距正心桁一步架,梁身为矩形断面,两端象檩,为圆形断面,外面做圆孔(椽碗)承山面椽子。见《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P164图4-18介绍交金瓜(交金墩)(六)抱头梁用于没有斗栱的建筑中,位置与作用同桃尖梁参P160图4-15《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七)顺趴梁与长短趴梁(下非柱直接承担)主要用于庑殿和歇山,梁外端趴在山面的正心檐檩上(正心桁上)又称丁栿垂直主梁架、且不连续(如金枋带趴梁,即连续)P23图2-9(参)P35图2-17(1)顺梁(2)金枋带趴梁;P164图4-18长短趴梁又称井字趴梁—主要用于攒尖建筑上长趴梁搭置在檐檩(或正心桁上),短趴梁搭置在长趴梁上,形成井字形。(八)麻叶抱头梁—为垂花门的主梁,架下为麻叶穿插枋(九)承重梁上承托楼层的大梁,与之垂直的即为间枋4、“桁”或檩4.1概述带斗栱的大式建筑中叫桁,以斗口定尺寸;不带斗栱的大式或小式建筑中叫檩,以檐柱定尺寸。宋称“榑”,一般圆形断面,矩形断面的称“承椽枋”。4.2按位置不同分类①正心桁—位于檐柱中心线上的桁,Φ=4.5斗口。②挑檐桁(宋称挑檐榑)小式中(即不带斗栱的正心桁—正心檩)③正脊桁(檩)附件:扶脊木—位于脊桁上,断面为六边形,两侧做椽碗。④金桁—在正心桁与脊桁之间的桁。清称“上金桁”为宋称“上平榑”。清称“中金桁”宋称“中平榑。清称“下金桁”宋称“下平榑”。⑤附件:升头木:屋面的转角处三角形构件,又叫“枕头木”。替木:汉代出现,位于撩檐桁上。宋襻间:由素枋结合替木和斗栱组成各梁架之间构件,清用垫板与枋代替。5、椽及其附件椽分类:檐椽、飞椽、花架椽、脑椽、罗锅椽、板椽(连瓣椽)5.1檐椽、飞椽(飞子)(见《中国古建木作营造技术》马炳坚P188图4-38)檐椽长度=檐步架+檐平出+举架系数。(如有飞椽椽长=步架+2/3×总平出)直径:小式1/3直径(檐柱径);大式1.5斗口。断面形状:圆形(大式较多)或方形(小式较多)飞椽附着于檐椽之上,向外挑出,挑出长=1/3总平出举架系数,后尾成楔形。附件:①大连檐飞椽头上,梯形断面的横木,长随通面阔,高同椽径,宽1.1~1.2椽径。作用:联系飞椽使之成为整体。②小连檐钉附于檐椽上,使檐椽联为整体,厚1.5倍望板。③闸挡板—用于堵塞飞椽间的空挡,高同椽高。④里口木=闸挡板+小连檐先装里口木,再钉飞椽。⑤椽碗—封堵檐椽之间椽上的挡板。长随面阔、厚同望板。使用在檐柱间安装修时,用于檐桁之上的构件,它的作用与闸挡板近似,有封堵椽间空隙,分隔室内外、防寒保温、防止鸟雀钻入室内等作用。位置:垂直钉在檐桁中线内侧,其外皮与檐桁中线平。施工:先钉椽碗再穿檐椽,也有做两半的。⑥椽中板—装修安于金柱间时。作用类似椽碗。位置在金桁上方、夹在檐椽与下花架椽之间、其内皮与桁中线平。⑦瓦口承托底瓦和盖瓦的构件。钉附于大连檐上,长随大连檐明间正中,以板瓦座中。5.2罗锅椽(见《中国古建木作营造技术》马炳坚p189图4-39)用于双檩卷棚屋面,顶步架侧面全弧形的椽子称罗锅椽。5.3板椽(连瓣椽)攒尖建筑中檐步架以上的椽子。因椽呈放射状,尾部已无法做单根椽子,以板代椽。6、结构附件6.1蜀柱与叉手—宋代(清代瓜柱)叉手用于平梁上,支承脊榑。(清代没有)6.2驼峰全驼峰、半驼峰(见《中国建筑史》第五版潘谷西P256图8-9)6.3托脚:宋《营造法式》中支撑平榑的构件,作用同叉手。6.4平座与滴珠板7、举架(宋称“举折”)举—指屋架的高度。所谓举架指木构架相邻两檩中—中的垂直距离除以对应步架长度所得的系数。作用:使屋面呈一条凹形优美的曲线。越往上越陡,作用排水和檐下采光。清代举高:步架=0.5、6.5、7、7.5、9、9.5称“几举”。早期较平缓,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1/6。陡宋1/4~1/3。清代有的1/2。基本形成:调整各瓜柱的高度。计算方法:①清代:(《中国建筑史》第五版潘谷西P280图9-3)一般脊举不超过九举,否则不利铺瓦。顺序:由下而上②宋代(《中国建筑史》第五版潘谷西P268图8-13及举折)8、庑殿推山做法如山面与檐面的坡度相同,等坡四落水。由垂直脊在平面上为45°的直线。推山处理,使垂脊变为向外弯曲的折线。不仅是构造处理,也是艺术手段,陡、峻雄奇。注意:山面檐步架不推(为保证山面、檐面的屋面檐口曲线交圈)。第二步按10成推1/10步架。结果:山面、屋面更陡峻雄伟。构造:正脊向两侧延伸加长,脊桁挑出于脊瓜柱之外,下施太平梁,梁上立雷公柱支撑挑出的桁条头。(见《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马炳坚P23图2-9P25图2-10P32图2-16)9、歇山收山做法清式确定歇山建筑山面山花板位置的法则称为“收山法”。一般规定:由山面正心桁中向内侧收一檩径定山花板外皮位置。或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心向内收进的做法。目的:使屋顶不过于庞大。构造增加了踩步金及顺趴梁。早期收山较大,晚期较小。(《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马炳坚P36图2-18)附件:山花板、博风板(见《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P22图2-8)悬鱼、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