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水电工程投产检查大纲(讨论稿)6一、投产检查前应具备的条件序号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存在问题1.1生产准备各项工作完成(组织、人员、技术、物资、基础设施、管理方式等),为基本建设向生产经营过渡做好了准备。1.2本阶段与电网相关资料已经报送,并网协议、购售电合同等已签订。1.3本期单项工程相关图纸资料已移交,现场设备符合设计要求,本期工程单项竣工验收合格。1.4本期工程建设验收合格后应由项目法人单位牵头组织成立机组启动委员会,其人员组成应包括投资方(即业主建设管理单位)、设计、制造、施工、监理、调试(厂家)、调度等有关单位代表。1.5建设项目(工程)中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投产正式进入商业营运前应进行初步验收并具备下列条件:1.5.1初步设计中的职业安全卫生专篇已经过劳动部门的审批同意;1.5.2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已按设计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1.5.3对验收、调试中所发现的危及职工安全和健康的问题进行了整改;1.5.4对可能影响职工安全和健康的生产岗位进行了检测,并建立了档案;1.5.5建立健全了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和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1.5.6符合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1.6在试运行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6号)相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向上级安全生产监督主管部门申请验收并验收合格。1.7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水利部水建[1995]128号)组织验收并验收合格。二、生产准备7序号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存在问题1机构设置1.1在启动试运行12个月前成立生产准备机构,全部生产人员必须提前10个月足员到位。生产准备人员的数量,根据集团公司的定员标准,结合本厂生产系统和设备的布置、集控程度等实际情况进行测算。1.2生产准备机构在成立后,应制订生产准备计划,并及时上报;根据本厂人员、设备、工程建设、外部环境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对生产准备整体安排、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安装调试、外协计划、接入电网、常用及事故备品筹备、一般生产材料准备等工作制定详情的计划,以满足各阶段工程建设、试运和生产的需要。1.3生产准备机构要根据生产准备计划,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做到工作内容清楚、标准明确、责任到人、严格考核,确保生产准备工作质量。2建章立制2.1生产准备部门成立后,要配齐国家、行业及上级部门有关的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规定及规章制度,并保证其有效性。同时,各专业须配备必要的专业工具书。2.2建章立制工作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集团公司有关要求。各项规章制度及标准的试行版原则上应在新机组进入生产期前3个月制定完成,存档备查,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在投产6个月后,对各项规章制度及标准进行修订,发布正式版并严格执行。2.3按计划编制培训教材、系统图、运行规程及相关运行管理制度。3培训取证3.1生产准备部门成立后,应及时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到设备厂家、设计院、相应电厂收集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认真整理、学习和消化,结合本单位系统、设备特点开展技术分析与讨论,为编写培训教材、绘制系统图、编写运行规程、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等工作做好准备。3.2培训工作基本要求:(1)原则上对主要岗位运行人员的培训不应少于10个月,对检修维护的人员不应少于6个月,依此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8(2)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理论学习、仿真培训、现场实习、厂家讲课都应做到学习有记录,事后有检查,阶段有总结。(3)全员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始终坚持电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把安全培训放在首要位置,注重培训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4)特殊工种和各专业技术人员应按照国家、行业要求取得相应的资格证,做到持证上岗。其他岗位在培训后要进行专门的考试,考试合格颁发证书,要求做到生产人员全员持证上岗。4记录台账及工器具4.1建立完善各类安全生产统计报表及台账、运行维护记录、班组建设记录。4.2投产前安全生产需要的仪器仪表、试验设备、工器具、安全设备设施配置到位,检验合格。4.3投产前配置齐全安全帽、接地线、标示牌、绝缘棒、绝缘靴、绝缘手套、验电器、警示带、安全围栏等安全工器具。4.4投产前安全生产需要的备品备件配备到位,仓储管理合格。4.5完成与施工单位备品备件、专用工具移交工作。4.6按照国家、行业相关要求购置配备劳动保护用品。5文件资料5.1在生产准备期应收集、整理、归档下列资料(1)项目法人工程建设阶段报告。(2)监理报告、设计报告、施工报告。(3)生产准备运行报告。(4)相关设计文件和招标文件。(5)阶段和单项工程验收鉴定书。9(6)设备规范及使用说明书、系统图。(7)待验工程已完和未完项目清单。(8)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资料。三、安全管理序号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存在问题1安全生产责任制1.1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明确机构的组成和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例会制度。明确年度安全目标和保障措施,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1.2建立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健全安全生产三级监督网络,落实三级安全教育。1.3设置安全生产监督专职管理机构,配备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专职安全监督人员。1.4建立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明确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各岗位职责。1.5制定符合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2应急管理2.1建立健全行政领导负责制的应急工作体系,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应急管理委员会,明确应急工作职责和分工,并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具体工作。2.2加强专业化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取得社会应急支援,条件许可的应与当地驻军、医院、消防队伍签订应急支援协议。2.3建立应急信息报送制度,规范应急管理和信息发布等各项工作,即时报告不安全事件。2.4建立应急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妥善安排应急管理经费,确保电力应急管理和应急体系建设顺利实施。2.5结合自身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按照《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和《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试行)》要求,建立健全10本单位应急预案。2.6建立预案备案、评审制度,根据评审结果和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2.7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与有关部门互联互通的应急平台体系和移动应急平台。2.8按国家有关标准配备卫星通信、数字集群、短波电台等无线通信设备,并根据需要配备保密通信设备。2.9加强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维护管理,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及紧急配送体系,保障应急所需。2.10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培训。2.11定期开展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应急管理能力培训以及重点岗位员工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2.12对应急演练活动进行3-5年的整体规划,制定具体的年度应急演练工作计划。2.13按照《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要求,开展实战演练(包括程序性和检验性演练)和桌面演练等应急演练,并适时开展联合应急演练。2.14建立与气象、水利、林业、地震等部门沟通联系,及时获取各类应急信息。2.15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采用多种有效途径和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3消防安全及危化品管理3.1制定消防安全、危化品管理制度、重点消防部位应急措施3.2消防设施满足防火要求,并按设计要求全部完成。3.3消防水源可靠,消防供水系统安装调试合格并投入运行。3.4火灾报警系统、自动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消火栓灭火系统、移动灭火器等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并投入运行,安装调试及验收记录齐全,满足电力建设“三同时”要求。3.5透平油库、绝缘油库、蓄电池室、计算机室等防火重点部位防火措施符合要求,责任人落实。113.6电气盘柜、电缆沟、电缆竖井、电缆隧道、电缆槽盒等防火封堵和隔离满足要求。3.7制定防火重点部位消防措施及灭火方案,防火重点部位消防措施落实到位或消防设施齐全。消防通道畅通,现场工作人员已经过消防知识培训掌握三懂四会。3.8现场检查消防器材、火灾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合格或可用。3.9建立消防器材、火灾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配置清单,且清单与现场实际相符。3.10消防器材、火灾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试验或应有相应的记录。3.11危险化学品库房按要求设置消防、防盗及通讯设施,符合阴凉、通风、干燥的要求。3.12储存的危险化学品进行编号,按种类、特性分类储存并在每一物品上标明物资名称、规格或某些注意事项。3.13危险化学品仓库有书面的物品特性、使用、保存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程序,或配备必要的防护、应急用品(如手套、消防器器材、清水、急救药品等)。3.14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应进行核查登记,库存的危险化学品定期检查,帐物相符。3.15存储设施符合安全规定,制度建立,执行到位。3.16有毒、有害、危险品存放,管理措施到位。4交通安全管理4.1制定交通安全管理制度。4.2明确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或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专(兼)职交通安全管理人员。4.3建立驾驶员台帐、安全行驶档案、不安全事件内部调查分析及处理档案、车辆安全技术档案等资料。4.4驾驶员执行出车前、行车中、入库后的“三检制”,对车辆各部件和装载物品进行检查。4.5制定和执行“准驾证”制度,兼职驾驶员办理“准驾证”。124.6企业管辖范围内的道路有明确的限速标志,限速标志正确。道路交通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4.7企业每月进行交通安全检查。5较大不安全因素控制和职业危害5.1制定较大不安全因素安全管理制度5.2较大不安全因素未进行登记建档,并填写《较大不安全因素登记表》,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报送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同时抄报二级公司5.3较大不安全因素的档案资料应根据人员、管理、及设备设施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更新5.4建立较大不安全因素应急救援预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5电气、机械闭锁及防护罩合格,对存在的较大不安全因素和职业危害危险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5.6对较大不安全因素的安全设备、设施及装置,做好定期检测、试验和监督检验工作并对检测、检验的结果做好记录6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识完善6.1遮栏、护栏、栏杆、爬梯、踏步、沟(孔洞)盖板等安装完成,符合安全要求。6.2试运区域与运行区域、基建施工区域有效隔离并明显标识。6.3试运设备与运行设备、安装设备有效隔离并有明显标识。6.4试运设备标牌、阀门标牌、盘柜标牌、管道名称、介质流向、色标色环等标识齐全。6.5试运区域各类安全标识齐全、通风良好、照明充足、通道畅通。6.6生产现场的安全设施纳入设备管理范畴,明确责任人和管理职责。6.7生产场所清洁、整齐,不存在卫生死角、成片蜘蛛网、乱堆放设备材料、杂物,地面积水、积油、积灰(粉),设备存在明显积尘或其它污物,以及工作场所常用照明充足等。137特种设备7.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设立、管理人员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操作规程等制度,建立事故报告、处理、责任追究制度。7.2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具备应急救援能力,按预案要求进行演练,对应急救援装备和急救物品的配备、存放、检查维护符合要求。7.3使用的特种设备经过制造监督检验和安装监督检验,经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验合格并在检验有效期内。7.4特种设备的使用按行政许可要求进行使用登记,并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单位建立了特种设备的相关安全技术档案7.5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经过安全教育培训,按规定持有有效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7.6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按规定进行检验,能有效工作。防过载装置、防冲顶装置有效,使用许可证、荷载试验、操作证书等合格。7.7制订大型起重设备使用及运行专项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管理,特种设备的运行按要求有真实的运行试验记录,在规定范围内运行。7.8特种设备经过正常的维护保养,有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对维护保养中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置。7.9电梯使用制定有电梯使用管理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