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2009年度)被提名人姓名:何金海专业技术职务:教授专业或专长:气候预测与气候变化(季风和梅雨的监测预测)拟提名学部: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提名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遴选部门:江苏省中国工程院印制2一、基本信息姓名何金海性别男出生年月日(公历)1941.11.1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省镇江市党派中共籍贯江苏省南京市身份证件名称居民身份证证件编号320111194111014411工作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行政职务单位所属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江苏省单位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单位所在地江苏省南京市邮政编码210044单位电话02558731185住宅电话02586304181手机13585108552传真02558731185电子信箱hejhnew@jsmail.com.cn专业或专长气候预测与气候变化(季风和梅雨的监测预测)专业技术职务教授遴选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江苏省曾被提名、推荐为年度(工程院)2007院士候选人情况年度(科学院)二、主要学历(从大专或大学填起,六项以内)起止年月校(院)及系名称专业学位1960.09-1965.08南京气象学院(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天气动力学大学毕业1965.08-1968.08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气动力学研究生毕业3三、主要经历(十项以内)起止年月工作单位职务/职称1968.08-1970.03中央气象局(现中国气象局)气象员/1970.04-1975.08江苏省扬中县气象站气象员/1975.08-1982.01南京气象学院教师/讲师1982.01-1984.01美国夏威夷大学气象系访问学者/1984.01-1990.05南京气象学院系副主任/讲师/副教授1990.05-1992.04南京气象学院系副主任/教授1992.04-1994.12南京气象学院系主任/教授1994.12-2002.12南京气象学院系主任/博导/教授2002.12-至今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导/教授四、主要学术团体兼职(六项以内)起止年月学术团体名称兼职职务2002.10-2006.09中国气象学会理事1999.01-至今中国气象学会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2000.08-2003.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委2002.08-2006.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和重大项目咨询评估专家2006.06-至今上海气象中心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5.11-至今国家气候研究委员会委员4五、在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贡献(限3000字)何金海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导,中央气象台特聘教授,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特聘专家,上海区域气象中心和宁夏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科学顾问等。长期从事东亚季风形成机理和变异规律的研究及其灾害监测预测方法的研制,是东亚季风及其灾害监测预测研究领域的带头人。其成果深化了东亚季风理论体系,研发了梅雨(东亚副热带季风的典型阶段)预报新技术;揭示了低频振荡的经向传播过程及机制,研发了低频天气图预测方法,已在汛期业务中试运行,效果显著;提出了南海夏季风建立标准和监测区域,已被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海洋热带研究所等业务单位用于南海夏季风的监测和预测。共发表论文326篇,著(译)作6部(第一作者3部),总计被国内外他引1541次,受到气象业务部门广泛关注;被SCI收录41篇,EI和ISTP收录37篇,他引371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三)一次,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一次,还获部级二等奖二次(一次排名第一)。主持创建了国家重点学科,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博士20余名,荣获江苏省首届师德模范和优秀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为我国气象教育事业发展和创新性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深化了东亚季风理论体系,提出了监测预测新技术东亚季风是影响我国旱涝的直接原因,八十年代初陶诗言和陈隆勋等提出东亚季风系统的概念,何金海与朱乾根等(1986)明确提出东亚季风系统可分为南海热带季风和副热带季风两个子系统,深化了东亚季风理论体系,为我国旱涝预测技术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国家气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附件1.1)。1、研制了梅雨预报新技术,提供了旱涝预测新方法江淮梅雨是长江中下游的主要雨季,是我国夏季旱涝雨型预测的关键,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影响巨大。(1)提出应区分梅雨季节与梅雨天气的新观点;指出东北冷涡是梅雨预测的一个关键因子,被业务部门普遍认可。与上海区域气候中心合作研制的江淮梅雨建立日期的确定和预测方法已投入业务试用;合作研发的低频天气图已在汛期业务中试运行,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延长预报时效提供重要技术支撑(附件2.1)。(2)近年来提出江淮梅雨是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的典型阶段,揭示了东亚副热带季风的本质,提出副热带季风雨季的建立早于南海夏季风;本质特征是经向风的季节循环,并与锋面相伴随;主要驱动机制是纬向海陆(含青藏高原)热力差异。提出我国夏季雨季预测的关注点应从传统的夏季提前至3-4月,为防灾减灾提供了5科学依据。2、揭示了南海热带夏季风建立过程及机制,提出了南海夏季风建立标准和监测区域,为夏季风监测预测提供了依据南海夏季风是向我国输送水汽的载体,直接影响我国东部旱涝。(1)指出南海夏季风建立的过程特征是:副高带断裂及孟加拉湾槽的形成和加强,斯里兰卡低涡及“涡旋对”的出现,赤道印度洋西风活跃和东传,西太副高东撤以及南亚高压迅速西进和分裂重建。这一系列事件是相互联系和有序的,是夏季风建立的的重要信号。(2)发现亚洲低纬度副高带断裂的机制是中南半岛的潜热加热和印度半岛感热加热的有效配合,苏门答腊对流沿亚澳大陆桥向北移动是中南半岛对流活跃和夏季风建立的重要因子,为夏季风建立的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附件1.2)。(3)提出了南海夏季风建立标准和监测区域,已被国家气候中心、广州海洋热带研究所等业务单位用于南海夏季风的监测和预测,并在专业季风网站对外发布(附件2.2,2.3)。3、揭示了大气低频振荡经向传播过程及机制,为我国降水预测方法提供了依据低频振荡是影响季节内旱涝的重要因子,是提高预报时效关注的热点。发现澳大利亚冷空气对低频振荡的强迫可引起我国东部降水的增强(滞后10-12天),这种强迫与波动CISK机制相结合可以解释低频振荡的经向传播;发现南半球中纬度的中低层和亚洲季风区中高层各有一个能源使亚洲季风区低频振荡得以维持。上述成果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作为“东亚季风”成果的主要内容获9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附件1.3,1.4)。4、参与并组织国际合作,主持国家课题,推动成果转化在陶诗言院士带领下,积极参与、组织和推动中美季风合作、中日季风合作10余年,任中日季风合作专家组成员和技术组副组长。发起组织和积极承担《南海季风试验》国际合作,任专家组成员和课题组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项,承担国家基金重点项目3项(主持1项),参加“973”项目3项(1项任课题副组长),承担并指导应用开发项目5项,任科技部支撑计划“极端事件”项目咨询专家。广泛与国家和地方气象业务部门合作,开展研究成果的业务转化。在国家气象6中心为全国气象系统科研业务人员讲解季风与中国降水预测的新技术新方法;其低频振荡研究成果有利于国家气象中心延长预报时效(附件2.4)。08年5月组织召开了全国东亚副热带季风研讨会,并做主题报告,就东亚副热带季风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监测预测的主要任务和思路,推动了相关预测业务的开展。二、主持创建了国家重点学科,实施人才培养工程1、为满足中国气象事业需求,自92年任系主任以来,坚持气象人才培养“重基础,强实践”的理念,探索研究型和应用型大气科学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并完善教学体系,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大气科学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高质量就业率基本稳定在98%-100%,大部分毕业生进入气象部门就业,占全国气象业务骨干的60%;本科毕业生的30%-40%考研深造。带领全系(院)经过多年奋斗,创建了国家级重点学科、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该专业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05年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并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坚持改革、创新、开放,着力建设优秀学科梯队,培养了一支学历水平高、年龄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学科队伍。经过多年努力,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99年获得博士后科研流动站,02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08年入选教育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依托学科优势,积极推进重点学科科研平台的创建,95年建立了开放实验室,98年批准为局属唯一的“中国气象局灾害天气重点开放实验室”,04年选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08年选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为“东亚季风及其灾害预测”的学科带头人,把握学科动态,凝练研究方向,组建学术团队,积极承担国家项目,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研究骨干,其团队已成为高水平研究成果产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3、为满足中国气象业务现代化需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97年正式组建了气象台,组织完成了业务和教学体系建设,达到当时先进省台水平;07年被定为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08年指导了气象台(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共建项目)的升级建设工作(附件4.1),建立了一流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了培养创新性业务人才的实践平台。4、教书育人,尽心尽力,一直坚持为本科生和硕博士生授课,深受学生欢迎。培养博士生20余名,均成为业务骨干,部分已成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授/博导、高级工程师,并有多名成为国际知名的青年学者,如日本FrontierENSO预测专家罗京佳,加拿大环境部低频振荡研究和应用专家林海等。荣获江苏省首届7师德模范称号、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8六、重要科技奖项[包括国家三大奖,省、部级一、二等奖等,限填六项以内(同一成果及相关科技奖项,只填写一项最高奖项)。请在“基本信息”栏内按顺序填写成果(项目)名称,类别(国家、省、部)名称,获奖等级,排名,获奖年份,证书号码,主要合作者]序号基本信息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1成果名称:东亚季风研究;类别名称及获奖等级: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5;获奖年份:1990年;证书号:科900103;主要合作者:陶诗言,陈隆勋,朱乾根,丁一汇,张家诚,李维亮,赵卫,樊平参与项目的总体实施,撰写论文,参与项目成果的总结。与朱乾根等合作提出了东亚副热带季风的概念,深化了对东亚季风系统的认识,研究了亚洲季风的水汽输送和低频振荡的位相传播,为我国旱涝预测提提供了依据。2成果名称:热带准40天振荡的现象、成因及其与热带外环流的遥相关;类别名称及获奖等级: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获奖年份:1994年;证书号:940101;主要合作者:朱乾根,徐祥德,罗哲贤,雷兆崇,唐东升,王盘兴,杨松,智协飞主持和直接参与者。系统研究了亚洲季风区低频振荡传播过程和能量平衡特征,揭示了澳大利亚低频冷空气影响东亚夏季风降水的有序过程,为中期预报提供了新启发,提出冷空气强迫是低频振荡经向传播的可能机制。3成果名称:东亚季风研究;类别名称及获奖等级: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3;获奖年份:1995年;证书号:25-2-004-03;主要合作者:陈隆勋,丁一汇等序号2的成果与陈隆勋、丁一汇等成果共同构成此项成果。揭示了澳大利亚低频冷空气影响我国东部夏季风降水的有序过程,提出冷空气的强迫和波动CISK机制的结合可能是低频振荡经向传播的一种机制。94成果名称:中南半岛地区热力特征对南海季风爆发的影响和机理研究类别名称及获奖等级: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3;获奖年份:2004年;证书号:2003-018;主要合作者:张耀存,钱永甫等创新地提出中南半岛(亚澳大陆桥)自冬向夏的感热加热对夏季风建立的触发作用,强调苏门答腊对流沿亚澳大陆桥向北移动是中南半岛对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